殷罡
- 作品数:4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借一双“慧眼”看埃及——与埃及问题专家座谈实录
- 2005年
- 人生的早晨.还很弱小.需手脚并用;人生的黄昏又太衰老.需借助拐杖;只有人生的盛午才最有力量.乃直立行走,日方中天……在古希腊神话中,因为有许多人没有回答出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斯神所要求的答案,于是被残忍地推下了山崖。至今,这尊神像还伫立在阳光直射的金字塔上,对世人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沉默。这个关于智慧和情感归宿的寓言也还弥漫在后人的文学作品中。提起埃及.首先闪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冷峻的金字塔和金字塔下昂首走过的骆驼;打开埃及的历史,扑面而来的有古代“埃及艳后”和关于埃及法老那神秘而古老的传说,提起近代的埃及,则是每年有二十多亿美元收入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埃及的国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所处的位置在亚洲与非洲的交汇点上。然而,在并不安宁的阿拉伯世界里,好像这里遇到的任何麻烦,都需要埃及总统出面斡旋。有人说“如果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国,那么埃及则是非洲的中国”,也有人称“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在非洲阿拉伯世界,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是埃及最主要的贷款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2005年7月23日凌晨,一声巨大的爆炸,百余人的伤亡,划破了金字塔上空的寂静。那么,这个国家今天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她的和平之梦是否会因此惊醒?在灿烂的古文明的辉映下,她是如何创作现代文明的?同属于文明古国的埃及和中国,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怎样不同的轨迹?今天,中埃两国有哪些经贸以及文化上的往来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王锁劳,亲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以下殷罡简称为“殷”,王锁劳简称为“王”)
- 殷罡王锁劳宏磊周瑾谭震
- 关键词:阿拉伯世界埃及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周恩来总理
- 卡扎菲 萨达姆 国际秩序——强人时代的终结?
- 2004年
- 萨达姆的完结,卡扎菲态度的改变,说明在当今世界,强人时代可能真的结束了。不能仗着一个或两个强人去改变这个世界。
- 殷罡
- 关键词:卡扎菲萨达姆国际秩序核技术政治理念宗教势力
- 卡扎菲 萨达姆 国际秩序
- 2004年
- 萨达姆被捕后,卡扎菲一时间突然成为国际媒体的主角。萨达姆落网后不到一星期,2003年12月19日,卡扎菲宣布利比亚自愿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表示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卡扎菲一向桀骜不驯。与萨达姆一样,他也曾频频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发出挑战。他27岁时政变上台,少年得志,狂傲不羁。一本小小《绿皮书》企图给整个世界指明方向,还企图通过一颗原子弹一劳永逸地解决阿以冲突。还在萨达姆与伊朗苦苦交战而使美国暗暗得意的时候,卡扎菲就已经成了美国收拾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美利多次发生冲突,1986年4月15日美军对卡扎菲驻地的空袭更是震惊世界,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后利比亚与西方关系似乎更是不共戴天。卡扎菲承认,伊拉克战争是导致他这次做出如此重大决定的原因之一。其实,他的这种转变不是突然的,有多方原因,学者们在下面的讨论中指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的兴趣不仅限于此。萨达姆的垮台和卡扎菲的转变,是一种国际政治动态变化的反映。顺带说一下:去年12月18日,伊朗政府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所在地维也纳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今年1月2日,朝鲜允许美国代表团参观朝鲜核设施。6日,朝鲜表示愿意停止试验和生产核武器。
- 殷罡吴心伯马小军阮宗泽
- 关键词:卡扎菲萨达姆国际秩序伊拉克战争政治理想政治意识
- 专家学者谈2010年中东地区形势
- 2010年
- 王京烈安维华殷罡刘月琴李绍先赵华胜李伟建余建华
- 关键词:专家学者政治局势研究员
- 软实力支撑以色列60年
- 2008年
- 2008年是以色列建国60周年。以色列得以生存和强盛,的原因很多,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美国的鼎力支持至关重要,但关键还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以色列的软实力突出体现在延续千年的民族认同感、毫不松懈的危机感、高度的国民凝聚力,以及严格运作的法制体系。
- 殷罡
- 关键词:软实力民族认同感军事力量法制体系危机感凝聚力
- 北非中东政局动荡归类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 殷罡
- 关键词:中东和平进程政局动荡伊斯兰极端势力国际反恐斗争政治斗争
- 以色列大选剖析与展望被引量:2
- 1996年
- 以色列大选剖析与展望殷罡举世瞩目的1996年以色列大选是首次依据新的选举法并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前举行的。选举结果出乎世人预料──似乎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支持的工党在第14届议会选举中竟失掉10个席位,直落1977年以来最低点;而世界舆论几乎一致看好的前总理...
- 殷罡
- 关键词:耶路撒冷问题中东和平进程巴勒斯坦人工党政府议会选举政治力量
- 殷罡:对中国立场的学者解读
- 2006年
- 2月4日.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有人说,这是中国对伊朗核问题立场的一次转变。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东局势的学者.您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 殷罡李巨川
- 关键词:国际原子能机构伊朗核问题中东局势
- 告别阿拉法特
- 2004年
- 九位以色列总理在他面前告老还乡——一个想不起父亲模样的孤儿就这样牵动了中东的历史。
- 殷罡
- 关键词:民族解放运动
- 不倒的旗帜,他和对手及其他
- 2004年
- “阿拉法特”、“死亡”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我刊上已不止一次。2002年熏阿拉法特被软禁在拉马拉官邸后,我们就做过有关阿拉法特命运的两个“封面话题”———《感悟死亡》、《和平生死一线间》……10月29日,在本刊第22期即将截稿的时候,传来“不死鸟”病重的消息。也许,他如以往那样还能带来“不死”的传奇?也许,他还能笑着回到拉马拉?也许……我们同许多人一样,守望阿拉法特的生死一线间。11月11日传来消息:阿拉法特已撒手人寰。阿拉法特的死同他的生一样传奇。此时,我们的杂志已付印。自然,留下的是遗憾的空白。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看到人们对他的追思,我们让自己沉下心来,梳理思绪,通过和中东专家座谈,在本期推出了这个“封面话题”。一位西方记者曾说过,“如果说有谁的个人命运在如此长的时间里(40多年)对中东局势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人就是阿拉法特”。巴以问题错综复杂,除了当事者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外,还有大国的卷入,阿以问题的背景。那么,在腥风血雨中,阿拉法特是如何树起一面不倒的旗帜?在对手以色列、盟友阿拉伯兄弟国家以及美国面前,他又如何扬起这面旗帜?
- 李绍先殷罡王锁劳
- 关键词:生平事迹民族解放运动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