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秀庆

作品数:50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乳腺
  • 13篇细胞
  • 13篇甲状旁腺
  • 12篇乳腺癌
  • 12篇腺癌
  • 7篇细胞培养
  • 5篇胰岛
  • 5篇甲状旁腺细胞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淋巴
  • 4篇免疫
  • 4篇肠癌
  • 3篇导管
  • 3篇预后
  • 3篇淋巴结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激素
  • 3篇甲状旁腺功能

机构

  • 48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48篇段秀庆
  • 18篇宋春芳
  • 14篇宋纯
  • 12篇许评
  • 4篇韩礼欧
  • 4篇林乐岷
  • 4篇金连弘
  • 4篇李同昌
  • 4篇王彪
  • 3篇李永宁
  • 3篇薛东波
  • 3篇李曦
  • 3篇张伟辉
  • 2篇李新
  • 2篇王雷
  • 2篇薛双峰
  • 2篇宋一民
  • 2篇王江滨
  • 2篇周毅
  • 2篇张雪

传媒

  • 7篇医学综述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第六次全国大...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4篇1998
  • 1篇199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伴有糖尿病的腹部大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外营养期间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伴有糖尿病的腹部大手术后危重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腹部大手术后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1周(或以上)的伴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和胰岛素盐水微量输液泵静脉持续输入组,分别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以及切口感染和愈舍情况。结果 CSII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后第1天、第2天CSII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3—7天两组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伤口愈合障碍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CSII控制腹部大手术后TPN支持期间伴有糖尿病危重患者的血糖,与传统静脉胰岛素滴注相比,血糖控制平稳,发生低血糖情况少,且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障碍等并发症,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韩礼欧韩薇薇段秀庆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完全胃肠外营养糖尿病给药途径
Fas配体表达对甲状旁腺细胞移植的影响
2004年
目的探究睾丸细胞Fas配体(FasL)表达对联合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数量的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与同种的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移植,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对移植物进行细胞成分、淋巴细胞凋亡及甲状旁腺功能检查。结果单纯甲状旁腺细胞移植组,存活期为(17±4)天。睾丸Sertoli细胞与甲状旁腺细胞联合移植组存活时间延长,存活期可超过60天。当Sertoli细胞数增加到4×106时,在60天观察期内,8只鼠中的6只血清钙及PT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P<0.01)。移植物内可见甲状旁腺细胞、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及凋亡的淋巴细胞,甲状旁腺细胞仍具有旺盛的分泌能力。结论睾丸Sertoli细胞FasL的表达诱导了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对联合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
段秀庆宋纯许评宋春芳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细胞SERTOLI细胞移植物
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 探讨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90例,研究组病例行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病例行传统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术后并发症、乳腺美容效果等情况.结果 与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后乳腺美容效果得到明显提高(P<0.01);手术时间有所缩短(15~40 min,P<0.05);疼痛持续时间短(0.5 ~3 d,P<0.05);术区硬块感时间缩短(25 ~80 d,P<0.05);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及切口Ⅰ期愈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临床术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武欣欣段秀庆谢珊珊王雷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块乳腺肿块切除术改良式
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磁力定向纳米颗粒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及评价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石墨烯(GO)磁力定向纳米颗粒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制备Fe3O4-GO-阿霉素(DOX)复合物,检测其载药率及释药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比较Fe3O4-GO-DOX与单纯DOX在载药定向、肿瘤抑制方面的优劣。结果 Fe3O4-GO-DOX载药率及释药率分别为84.2%、92.7%。以48 h为观察终点,Fe3O4-GO-DOX对MCF-7细胞的抑制显著优于DOX(DOX浓度为0.25、0.5及1μg/mL时,P<0.05);以2周为观察终点,Fe3O4-GO-DOX与单纯DOX相比,治疗前后裸鼠肿瘤体积减少显著上调(50±13 vs. 23±7,P=0.022)。经尾静脉注射99mTc标记的Fe3O4-GO-DOX或DOX的ECT结果显示:不同于99mTc-DOX组荷瘤裸鼠相对弥散的肿瘤内99mTc聚集,Fe3O4-GO-99mTc-DOX组荷瘤裸鼠肿瘤内99mTc聚集明显上调,且呈粗大的颗粒状分布。DOX治疗后4 h及24 h,与DOX组相比,Fe3O4-GO-DOX组瘤内99mTc聚集显著增强(P<0.001),而瘤旁99mTc聚集显著减弱(P=0.002,4 h;P=0.035,24 h)。结论 Fe3O4-GO纳米颗粒可通过磁力定向、缓释两大优势充分发挥化疗药物作用,实现精准、持续、有效的乳腺癌细胞抑制与杀伤,有着深远的应用前景。
张天怡杨贵森冀亮林枫季洪亮赵松林乐岷段秀庆周毅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氧化石墨烯阿霉素
模拟微重力培养大鼠胰岛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模拟微重力培养对大鼠胰岛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新鲜分离和消化的大鼠胰岛分别进行普通培养和模拟微重力条件培养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胰岛的大体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并与新鲜分离的胰岛对照。结果培养 7d时透射电镜下观察微重力组的胰岛形态类似新鲜组的胰岛 ,胞浆内有发育良好的分泌颗粒和丰富的线粒体 ;扫描电镜显示只有微重力组胰岛与胰岛之间形成了许多小洞。结论模拟微重力培养时 ,胰岛的形态保持良好。
宋纯段秀庆孙野青李曦韩礼欧许评宋春芳金连弘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胰岛形态学细胞培养
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情况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结肠癌患者有时以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发病,使结肠癌易被误诊而贻误了结肠癌的最佳治疗时机。本文总结了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病例共22例并进行了分析。这22例患者中有3例于术中发现为结肠癌;有19例患者于阑尾...
张伟辉薛东波段秀庆宋春芳辛业宏
文献传递
E-cadherin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上皮钙黏素(E-cadherin)是上皮来源肿瘤细胞侵袭、增殖及转移的有效抑制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降低较为常见,而血清中可溶性E-cadherin却异常增多。肿瘤组织中E-cadherin异常表达的程度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分子病理因素有关,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或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有显著差异,并且影响患者的预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类型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其可能是乳腺癌患者有价值的治疗靶点。
邵先茹王竞伟段秀庆
关键词:乳腺癌上皮钙黏素预后诊疗
核转运蛋白基因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核质转运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进程,如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凋亡以及信号转导等。分子量大于40000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主要依靠核转运蛋白。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是核胞质转运蛋白α家族的七个成员之一,在大分子的核转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分子物质的核转运通过促进肿瘤细胞进展和恶性细胞转化而改变细胞表型。KPNA2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KPNA2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差相关,提示KPNA2在肿瘤形成和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薛美玲张雪段秀庆
关键词:乳腺癌核转运预后
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可以治愈的早期癌症。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DCIS是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非专一性前体,识别出哪些DCIS具有进展能力,并发掘其进展机制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肿瘤微环境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参与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构成微环境的细胞中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作为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此外,通过分析DCIS和IDC的基因表达谱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基因组相似性,但仍检测出一些质的差异,表明在某些样本中发生了从DCIS到IDC的进展。
张雪薛美玲段秀庆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肿瘤微环境表观遗传学基因变异
突变体p53相关的复合物在乳腺癌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可以在其最具侵袭性的亚型中检测到p53突变。而最多见的p53突变是错义突变,最终导致突变体p53蛋白在癌细胞中的高表达。突变体p53蛋白不仅丧失野生型p53蛋白的肿瘤抑制活性,还获得了新的致癌能力,它还可以通过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胞吞胞吐改变基因表达。而突变体p53最主要的致癌活性是介导与其他转录因子或转录不直接相关的蛋白质形成异常复合物,而这些复合物与突变体p53的作用是目前靶向治疗的关键。
章杰段秀庆
关键词:乳腺癌转录因子靶向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