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如森
- 作品数:39 被引量:2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清代民国绥远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时空变革
- 2023年
- 清代民国时期,地处塞北农牧交错带西段的绥远地区,因应国内外局势改观发生产业结构多元化变革,这成为当地经济地理的显著特征。清代中期以降农、工、商、交等非本地原生产业逐步渗透、叠加与变革,到20世纪30年代与当地原生游牧业初步整合为现代性的多元化地域经济结构,完成片段性量变向全局性质变的飞跃。清前期绥远地区全境牛羊遍野的游牧产业景观,也演变为民国后期稼穑弥望、工业企业众多、国内外商贸繁盛、公路铁路交错的多元产业新格局,成为区域经济繁荣、蒙汉关系融洽的多民族共同家园。
- 樊如森李艳焱
- 关键词:产业结构清代民国时期
- 近代中日贸易述评被引量:8
- 2012年
-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是中日近代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双方贸易的成果来看,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60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82倍,日本成为中国仅次于英国的第二进口贸易国,中国也成为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进口贸易国。尽管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还对中国很不利,但毕竟在强化日本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史事实一再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是中日经济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障碍。
- 樊如森吴焕良
- 关键词:中日经济关系进出口贸易
- 近代中日外贸枢纽港的空间位移与东北亚市场整合
- 2020年
-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外贸枢纽港,均发生了显著的空间位移。前者表现为南北向的外贸重心摆动,即由粤闽沿海向北转移至浙苏沿海,进而再向北扩展到环渤海地区;后者表现为东西向的外贸重心摆动,即由九州沿海向东转移至东京湾,进而再向西扩展到大阪湾地区。外贸枢纽港的时空变迁,推动了中日两国之间海陆交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强化了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市场整合,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现实镜鉴意义。
- 樊如森郭婷
- 关键词:东北亚市场
- 环渤海经济区与近代北方的崛起被引量:3
- 2007年
- “环渤海经济区”并不是一个边界固定的经济区域,其形状、范围和经济关联度,都随着沿海港口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强弱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历史经济地理概念,它很早就客观存在;1860年代环渤海口岸开埠通商以后,又有更加显著的发展,从而促成了北方经济在近代的崛起,并为今天的开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时下主要按现行政区而“规划”出来的3省2市“经济圈”,无法客观反映环渤海经济区的历史发展实际和内在规律。要全面地把握这一课题,必须将视野放大到近代甚至更早。笔者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所做的相关探讨,能够为该区域今天的开发和建设,提供较为符合实际的借鉴。
- 樊如森
- 天津开埠后的皮毛运销系统被引量:25
- 2001年
- 开埠以后,天津及其腹地皮毛的运销系统,是随着天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天津与腹地间货物运输方式的变化而逐步完善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天津皮毛的来源地区、营销方式、产销数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皮毛运销系统的逐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天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樊如森
-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铁路建设
-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市场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0
- 2006年
-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市场体系,在区内和区外贸易都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以三级市场和四个区域性市场网络为依托而逐步构建起来,从而使西北地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对于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全国经济的近代化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樊如森
- 关键词:民国时期
- 天津港口贸易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1860—1937)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
首先,本文在界定基本概念和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天津港口的发展及其进出口贸易概况,搞清了天津在近代北方广大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中心...
- 樊如森
- 关键词:港口贸易腹地外向型经济
- 文献传递
- 近代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及其动力机制被引量:4
- 2011年
-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时间、广空间、多层面的复合发展过程。它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这一地区39个沿海和内陆通商口岸的陆续对外开放。这些口岸作为连通国内外市场网络的核心节点,引领着该区域的城镇、交通、产业等主要经济领域,率先进入了经济现代化与市场化的行列。其主体内容和表现,就是来自中外双方的不同生产方式和市场要素,在环渤海广阔的地理与社会空间内,发生了长时期的相互碰撞、彼此调适和市场整合。到20世纪30年代,这里初步形成了以天津为中心、以青岛—大连为两翼的环渤海外向型经济区,标志着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环渤海特色的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提升了该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 樊如森
-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外向型经济
- 华北西北经济现代化与天津开埠被引量:1
- 2006年
- 近代以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上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相对落后状态。1860年天津开埠,从根本上逐步改变了北方原有的经济面貌。一方面,在腹地的支撑下,天津日益发展成为北方经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包括华北和西北在内的广大腹地,农、牧、工、交业的现代化水平也在天津的辐射与带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事实证明,没有沿海港口的开埠,就没有内陆现代经济的起步;而缺少了内陆经济的支撑,沿海现代经济的发展,也会变得暗淡无光。从沿海港口到内陆腹地的华北西北现代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北方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意义相当重大。
- 樊如森
-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
- 论近代中国北方外向型经济的兴起被引量:18
- 2003年
- 近代以后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步由传统的农、牧、工、商业经济向现代外向型经济转变。这一嬗变与北方沿海港口尤其是天津港的开埠和发展 ,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津进出口结构的变化 ,则是北方社会经济这种变迁的主要体现。通过港口与腹地间经济的互动作用 ,近代北方外向型经济体系逐步架构起来。
- 樊如森
-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进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