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通过时间
  • 2篇胃排空
  • 2篇X线
  • 2篇标志物
  • 2篇不透X线标志...
  • 1篇胸部
  • 1篇腰椎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造影
  • 1篇幽门疾病
  • 1篇右髂骨
  • 1篇原发恶性
  • 1篇原发恶性纤维...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技术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胃返...
  • 1篇双幽门

机构

  • 7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安县中医院

作者

  • 7篇梁志平
  • 3篇李向民
  • 2篇杨冬生
  • 1篇任龙喜
  • 1篇洪波
  • 1篇彭振全
  • 1篇刘继伯
  • 1篇程爱国
  • 1篇金惠生
  • 1篇陈国生
  • 1篇邢进宏
  • 1篇白俊清
  • 1篇关凤信
  • 1篇杨振武
  • 1篇程爱国
  • 1篇李新

传媒

  • 3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腰椎硬膜外腔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告了120例硬膜外腔造影的X 线表现及75例手术所见。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发现造影像可分为Ⅴ型,正位像:单侧神经根缺损型(Ⅰ型)、硬膜凹陷型(Ⅱ型)、不完全梗阻型(Ⅲ型)、完全梗阻型(Ⅳ型)、双侧神经根缺损型(Ⅴ型);侧位像:前缘缺损型(Ⅰ型)、后缘缺损型(Ⅱ型)、不完全梗阻型(Ⅲ型)、完全梗阻型(Ⅳ型)、竹节样变型(Ⅴ型)。并且与椎管内病变和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病理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CT Scan 尚未普及和水溶性脊髓造影剂价格昂贵、购入困难的今天,不仅可以作为椎管内病变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诊断方法,而且可以作为决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的常用检查方法。
程爱国任龙喜白俊清顾耀臣卢井和金惠生刘继伯梁志平
关键词:腰椎硬膜外造影椎间盘突出
十二指肠胃返流
2003年
目的:阐述和评价在标准的钡餐检查中,十二指肠胃返流(Duodeno-qastric Reflux,简称DGR)的发病率及相应X-线表现。方法:采用摄影和透视相结合,对500例患者进行标准的上胃肠道钡餐检查。结果:DGR的发病率为62%,X-线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结论:应用标准的上胃肠道钡餐检查,DGR的表现典型,诊断标准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梁志平杨冬生李向民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返流X线表现钡餐检查
胸部结核球6例误诊分析
1996年
结核球为一种干酪性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的球形病灶,临床工作中并非少见.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如缺少特征性的X线表现,常延误诊断,本组6例均为术前误诊病例.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认识胸部结核球的少见影像学表现,同时侧重于与肺肿瘤的鉴别.1 病例报告例1:女,44岁.体检时胸透发现右上肺肿物.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血压15/10kPa,体温36.5℃,脉搏92次/分,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胸部平片示右上肺野可见一3.0cm×3.0cm球形病灶,边缘有分叶及细毛刺,侧位胸片病变位于右上叶后段.有明显的分叶.体层片示病灶内有偏心性空洞,壁不规则,无钙化,外侧缘可见“兔耳征”.胸部CT示肿块的分叶、毛刺及偏心性空洞更为清楚.影像学诊断:右上肺周围型肺癌.手术病理证实:右上肺结核球.
徐增田梁志平杨振武史学锋
关键词:胸部结核球误诊
胃双幽门管4例报告被引量:1
1994年
胃双幽门管是胃窦与十二指肠球之间非手术、瘘道性通道,常从胃小弯延伸至球部上方。我们从1986年3月~1991年9月间的11070例上消化道造影中发现4例。
徐增田梁志平张辉
关键词:幽门疾病病例报告
不透X线标志物法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的测定被引量:5
2000年
评价自制不透 X线标志物的临床可应用性 ,并确定正常人胃排空与胃肠通过时间的正常值。方法 采用 X线法对 6 0例健康志愿者餐后 1h、2 h、3h的胃排空及 2 4h、48h肠道标志物排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正常人标准餐后 3h胃排空率为 (41.1± 30 .0 ) % ,2 4h和 48h肠道标志物排出率分别为 (73.5± 2 9.8) %、(99.0± 2 .9) %。结论 自制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 X线屏蔽功能。X线法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方法简单实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邢进宏梁志平关凤信李新陈国生程爱国
关键词:不透X线标志物胃排空胃肠通过时间
右髂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2004年
彭振全李向民梁志平洪波
关键词:右髂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诊断病理
不透X线标志物法对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的测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自制不透X线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确定正常人胃排空及胃肠道通过时间的正常值。方法:采用X线法对60例健康志愿者餐后1 h、2 h3、h的胃排空及24 h4、8 h肠道标志物排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正常人标准餐后3 h胃排空率为41.1±30.0%,24 h和48 h肠道标志物排出率分别为73.5±29.8%、99.0±20.9%。结论:自制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屏蔽功能;X线法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梁志平杨冬生李向民
关键词:不透X线标志物胃排空胃肠通过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