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锦平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法律
  • 1篇要件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生态视野
  • 1篇世界法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契约
  • 1篇契约治理
  • 1篇民法
  • 1篇民间标会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课
  • 1篇考试
  • 1篇考试方法
  • 1篇考试方法改革

机构

  • 6篇福州大学

作者

  • 6篇林锦平
  • 1篇陈沙麦
  • 1篇刘桂昌

传媒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福建政法管理...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探析被引量:4
2003年
习惯在当代我国法律中的地位不高 ,学界对习惯之法律地位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首先考察了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的历史现状 ,并分析了其法源地位变化的成因 ,最后结合有关学说 ,对习惯成为法律的条件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 ,尽管 19世纪“法典万能主义者”曾一度否认习惯是一种法律渊源 ,但在世界法律发展史的其它时期 ,习惯一直是一种重要法律渊源 ;虽然社会政汉、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是影响习惯之法源地位的重要因素 ,但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的根本原因在于 ,习惯具有法的内在本质特性和外部形式特征。在习惯成为法律的要件问题上 ,“确信说”、“国家说”和“综合说”是不足取的。
林锦平
关键词:法律渊源世界法法典法律发展要件法源
论民法价值理念的现代性及其在生态视野下的转变
为了应对由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人类生存危机,民法正面临着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即如何对自身进行改革,以满足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重和谐关系的需要。出于为民法改革出谋划策的目的,本文从法律的价值层面入手,通过价值...
林锦平
关键词:民法生态视野
文献传递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质量
1994年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校相继开设了《大学生思想修养》、《形势与政策》和《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三门课”的需要,分别设立了三个教研组,并配备有教学经验的教研组长,协助分管教学的教研室副主任抓教学。此外,我们还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规章和制度。
陈沙麦林锦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备课制度
法学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浅论被引量:1
2001年
改革考试方法 ,对充分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本文根据现代教育测量学的有关理论 ,针对当前法学专业课考试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着重探讨了法学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这对如何进行法学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 ,以提高改革成效 ,搞好考试工作 。
林锦平
关键词:考试方法改革
论我国合同法中的交易习惯被引量:8
2003年
习惯自古就是法律的主要社会渊源。在现代社会 ,习惯虽然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但它在法律的适用和法制的发展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惯是一种补充法源 ,我国《合同法》明确承认了交易习惯的规范效力并将其纳入合同规则体系 ,不但可以扩大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还可以增强合同法的灵活性和适应力 ,使合同法的适用效果更加妥当。习惯还是意思表示解释的重要依据之一 ,交易习惯得以解释合同 ,其根本理论依据在于合同自由论和合同诚信论 ,其直接理论依据是合同解释之客观化、诚信化理论。交易习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合同法中 ,它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习惯 。
林锦平
关键词:交易习惯合同法合同解释
论我国民间标会监管机制的构建
2016年
民间标会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一种非正式金融组织,至今未得到我国法律认可,且采取严"堵"监管方式。但民间标会有其存在合理性,故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屡禁不止。与其"堵",不如"疏"。文章从我国民间标会监管现存问题出发,探索民间标会科学监管模式,即建立"契约治理+自律监管+适度监管"监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间标会监管机制构建提出建议。
林锦平刘桂昌
关键词:民间标会契约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