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鸿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被引量:15
- 1997年
- 去年人胃癌往往伴有心、肺、肾、肝等重要器官疾病,加上对麻醉、手术耐受性差,增加了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的困难,较一般胃癌手术治疗有更多的并发症和危险性。因此,重视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老年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老年胃癌病人的并存病、麻醉与手术、以及术后的处理。
- 林超鸿
- 关键词:老年人围手术期胃肿瘤外科手术
- 胃癌腹腔灌洗液CEA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1997年
- 检测50例胃癌和10例胃良性病变腹腔灌洗液CEA及脱落细胞,CEA临界值定为115ng/g蛋白。结果:胃癌腹膜种植、侵及装膜、未侵及浆膜,CEA阳性率分别为88.9%、55.8%、13.3%。三者差异显著(P<0.01)。CEA阳性组2年1存率(29.2%),显著低于阴性组(88.5%)(P<0.05)。提示腹腔灌洗液CEA检测比脱落细胞检查更准确、敏感,是判断腹膜隐性播散和预后的一种好方法。
- 朱孝成林超鸿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灌洗液CEA预后
- 淋巴因子激活的LAK/TIL细胞的表型被引量:3
- 1997年
- 为研究肿瘤生物疗法中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及其功能和特征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FCM)结合抗体双荧光标记法对培养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作连续的多项表型监测,发现存在着CD3-CD16+CD56+型,CD4+型,CD8+CD28+型,CD8+CD28-型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亚型。研究了CD3-CD16+CD56+亚型、CD8+CD28+亚型的杀伤活性,显示了对不同的肿瘤靶细胞有不同的敏感性。
- 吴直江高奇蓉高奇蓉柴志康林超鸿柴志康
- 关键词:淋巴因子LAK细胞TIL细胞流式细胞术表型
- 放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建立放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用直线加速器12Gy9MeV 照射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诱导凋亡发生,检测DNA条带变化,电镜观察凋亡小体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内Ca2+、cAMP浓度。结果:照射后2小时,即有凋亡细胞出现,在72小时达高峰,胃癌细胞DNA结构断裂,电泳呈梯状带形。胃癌细胞形态学改变出现膜小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细胞特征。FCM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峰,以G2~M期凋亡率为最高,照射后2、24、48、72小时凋亡率分别为11.26%、38.39%、50.59%及59.47%,胞内Ca2+和cAMP浓度变化也随凋亡率增加而升高。结论:照射12Gy9MeV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发生凋亡,凋亡率在72小时达高峰。胞内Ca2+和cAMP浓度变化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 秦环龙林超鸿罗丽芳徐钧柴志康何进伟李淼杨红欣
- 关键词:胃癌细胞凋亡动物模型
-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9
- 1989年
-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随着人的寿命延长而逐渐增加,近十余年来已由过去的2.6~4.2%上升到7.5~8%.发病时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
- 林超鸿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 胃癌的淋巴转移被引量:8
- 1990年
-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1964~1989年间国内文献五篇、国外文献十八篇中有关胃癌淋巴转移的资料,旨在掌握胃癌淋巴转移规律,进行合理的淋巴切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胃癌淋巴转移概况 综合1,657例胃癌资料,淋巴转移率在52%~88.7%之间。收集淋巴结43,818枚。转移度14.5%~32.5%。淋巴转移率和转移度与病期早晚成正比。分站转移率为Ⅰ站41%,Ⅱ站41%,Ⅲ站18%。
- 林超鸿高仁中邹杨
- 关键词:胃癌淋巴转移
- Ⅲ期胃癌治疗的探讨被引量:13
- 1995年
- 1975年至1989年作者共收治Ⅲ期胃窦、体部癌患者238例,随访90.7%,总5年生存率为45.4%,10年生存率为33.7%。扩大根治组(选择性R_3或R_3)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3%和47.5%,显著高于普通根治组(R_2)的35.7%和23.3%。术后辅助化疗组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6.4%和12.1%。显著高于未用化疗组(9.5%和3.6%)。化疗加中药组术后生存率(78,1%和45%)显著高于单用化疗组。腹腔冲洗、化疗组和腹腔化疗组的腹膜转移率分别为18.7%和20.6%,显著低于腹腔未治疗组(31.9%)。作者认为Ⅲ期胃癌最佳治疗方案为切除足够的胃和淋巴结,防治腹膜和血行转移。
- 林超鸿朱孝成柴志康李里
- 关键词:胃肿瘤外科手术药物疗法
- 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为临床进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 12 0 0例胃癌标本 ,术后常规解剖原发灶及各组淋巴结 ,并标记和计数 ,计算肿瘤部位、浸润深度、Bor rmann分型及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结果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 73 % ,转移度为 35 6 % ;C、M、A区及全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 6 0 3 %、5 5 4%、6 3 1%和 88 4% ;早期胃癌、浆膜内和浆膜外浸润的淋巴结转移率依此呈递增趋势 (P <0 0 5 ) ;BorrmannⅢ、Ⅳ型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BorrmannⅠ、Ⅱ型 (P <0 0 5 ) ;分化差者明显高于分化好者 (P <0 0 5 )。结论 术中淋巴结清扫应按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部位、大小、大体分型和分化程度作出判断 ,并结合不同分区淋巴结分组、分站转移特点 ,合理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
- 秦环龙林超鸿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
- 残胃癌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1989年
- 近来由于对胃疾病诊断技术进步,国内、外残胃癌的报道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广义残胃癌的手术治疗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探讨。手术适应证1.手术适应证与一般胃癌相同。一般来说,除非残胃癌已有腹膜、肝、肺、远处淋巴结转移时才禁忌手术。2.残胃再发癌,首次手术为早中期胃癌。
- 林超鸿
- 关键词:残胃癌手术胃癌
- 保留胰腺、清除脾动脉干淋巴结的胃癌切除术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通过研究胃的淋巴引流和胰腺血供 ,设计胃癌切除保留胰腺、清除脾动脉干淋巴结的手术方法。方法 在胃癌切除术中 ,从贲门浆膜下注入亚甲蓝 2ml,观察胃的淋巴流向 5 4例。回顾性分析本院 1961~1986年间能切除的 4 3 9例胃贲门、胃体部癌和全胃癌浸润胰腺情况。结果 胃的淋巴不引流入胰实质内。胃癌浸润胰腺机会不多 ,本组共 2 5例 ,占 5 7% (2 5 /4 3 9)。切除脾动静脉、胰被膜及其周围淋巴结、脂肪结缔组织后 ,不致引起胰体尾坏死。保胰法术后发生并发症 9例 (9/2 16,4 2 % ) ,显著低于切胰法 12例 (12 /3 0 ,4 0 % ) ,P <0 0 1。结论 保胰法的优点为手术操作并不困难 ,且能彻底清除脾动脉干淋巴结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糖尿病发生率低。
- 林超鸿
- 关键词:胃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