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肿瘤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标本的肿瘤大小、直肠标本长度、直肠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除了术后肺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治疗直肠癌安全可靠,短期疗效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徐飞鹏许庆文王妃凤周才进林琳
-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开腹手术直肠癌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灌胃对大鼠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对大鼠结直肠癌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结直肠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n-3PUFAs进行灌胃,对照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两组均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进行灌肠。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16周后解剖大鼠,观察大鼠肿瘤的情况。HE切片观察肿瘤的病理,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两组大鼠红细胞膜n-3PUFAs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改变轻于对照组(P<0.01或0.05),红细胞n-3PUFAs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3PUFAs能够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预防SD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
- 刘春安许庆文何可徐飞鹏林琳黄哲周才进朱文劲王玮尉鲁珏
-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直肠癌
- EZH2和桩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EZH2和桩蛋白(Paxillin)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EZH2和Paxillin表达水平。结果EZH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4.12%(63/8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45.88%(39/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axill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6.47%(48/8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1.18%(18/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xillin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ZH2和Paxillin检测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 林琳许庆文刘春安
- 关键词:EZH2桩蛋白结直肠癌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早期腹泻及排粪量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LAR)术后早期腹泻及排粪量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1例直肠癌LAR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腹泻定义为术后7 d内出现过至少1次50 ml以上的水样粪便或排粪次数4次/d;术后早期排粪量定义为术后3 d内经肛管收集的水样粪便总体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早期腹泻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术后早期排粪量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结果全组病例男319例,女222例,年龄(59.3±9.4)岁。术后有99例(18.3%)出现早期腹泻,41例(7.6%)出现吻合口瘘。早期腹泻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腹泻者[15.2%(15/99)比5.9%(26/442),P = 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术后早期腹泻(OR = 33.940,95%CI:8.423-89.240)和肿瘤距肛缘〈7 cm(OR = 13.085,95%CI:2.117-44.556)是直肠癌患者LAR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留置肛管(OR = 0.474,95%CI:0.122-0.881)则是一保护因素。针对留置肛管的162例患者计算其术后3 d排粪量,结果显示,有无吻合口瘘患者术后3 d中位粪便量分别为210(100-4 360)ml和60(0-48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27.125,P = 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取110 ml作为术后3 d中位粪便量截点值,其预测吻合口瘘的敏感性为85.7%(6/7),特异性为81.3%(126/155),曲线下面积为0.824。结论直肠癌LAR术后早期腹泻可作为吻合口瘘的预警信号,术后3 d粪便量≥110 ml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吻合口瘘的发生。积极预防和处理术后早期腹泻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概率。
- 周才进欧雯婷徐飞鹏林琳许庆文
- 关键词: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瘘排粪量
-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总结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3年来34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诊治情况,并参阅相关文献。结果34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以腹壁肿块为首发症状,特点为浸润性生长,术前诊断考虑该病者19例,切除范围2cm以上与2cm以下(包括侵犯周围脏器)的复发率(1/19vs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也能减少术后复发率,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均能切除或部分切除,无远处广泛转移。结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病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林琳黄永红黄哲冼沛中许庆文李有柱
- 关键词: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 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90例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6个月后,由肿瘤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因素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康复状况评分(6.09±1.66)、(6.45±1.86)、(5.98±1.48)、(6.03±1.75)、(6.12±1.83)分高于家庭收入≥2000元、(T2、T3、T4a期)、肿瘤直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无抑郁症状患者的(5.31±1.10)、(5.34±1.05)、(5.27±1.13)、(5.28±1.02)、(5.39±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组康复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的康复效果差,针对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鼓励家庭和社会给予充分的支持,争取相关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当予以心理护理调节负面情绪,加强辅助治疗与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 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周才进王妃凤朱文劲
- 关键词:腹腔镜康复效果影响因素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施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n=48)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n=48),比较两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患者术后的CD4+(术后第1天:31.26±1.93、30.49±2.08,术后第5天:33.15±1.97、31.51±2.36)、CD8+(术后第1天:25.13±1.39、25.04±1.44,术后第5天:26.12±1.46、25.53±1.36)及CD/CD8+(术后第1天:1.25±0.06、1.22±0.06,术后第5天:1.27±0.05、1.23±0.06)均较术前明显降低(CD4+:36.85±1.65、37.31±1.55;CD8+:26.36±1.74、26.43±1.52;CD4+/CD8+:1.41±0.10、1.41±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除CD4+/CD8+外,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腹腔镜组恢复程度要优于开腹组(P〈0.05),CI)4+/CD8+虽然两组均持续下降,但腹腔镜组下降程度要弱于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术后1、5d时,CRP(术后第1天:36.52±11.19、65.31±13.98,术后第5天:26.59±4.20、51.22±6.60)较术前(5.21±1.05、5.64±1.10)均明显升高,但腹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少。
- 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王玮尉周才进王妃凤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技术免疫功能
- 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1在手术治疗前2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48例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组)和36例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对照50例健康成年(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2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与48例(单纯性肠梗阻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经手术证实的21例肠坏死者与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单纯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升高(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性肠梗阻组明显升高(P<0.001)。2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无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分别为P<0.05,P<0.001,P<0.001)。3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已有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无肠坏死者(分别为P<0.005,P<0.001,P<0.05)。4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血清学指标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分别为:r=0.8211,r=0.8546,r=0.6497;均P<0.001)。结论肠梗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值不仅可以对肠绞窄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还可以用来判断肠绞窄损伤的程度,而三者的综合测定则对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 林琳徐飞鹏黄解元许庆文刘春安黄哲周才进王玮尉
- 关键词: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D-二聚体绞窄性肠梗阻
- 胃癌患者血清糖蛋白Dickkopf-1水平检测及手术前后血清糖蛋白Dickkopf-1水平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糖蛋白Dickkopf-1表达及手术前后血清糖蛋白Dickkopf-1表达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2例正常人以及64例胃癌患者血清Dickkopf-1水平,并比较41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Dickkopf-1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Dickkopf-1水平[(7.95 ±1.50)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23±0.60)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Dickkopf-1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不相关,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相关;Ⅳ期[(9.72±0.56) μg/L]明显高于Ⅲ期[(8.61±0.61) μg,/L]、Ⅲ期[(8.61±0.61) μg/L]明显高于Ⅱ期[(7.58±0.52) μg,/L]、Ⅱ期[(7.58 ±0.52) μg/L]明显高于Ⅰ期[(5.67±0.63) μg/L]、Ⅰ期[(5.67±0.63)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23±0.60) μg/L],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胃癌患者血清Dickkopb1水平[(7.03±1.45)μg/L]和中分化胃癌患者血清Dickkopf-1水平[(7.96±1.51) μg/L]低于低分化胃癌患者[(8.82±0.98) μg/L](P<0.05);手术后胃癌患者血清Dickkopf-1水平[(6.89±1.27) μg/L]明显低于手术前[(7.19±1.26)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ickkopf-1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反映疾病进展的情况.
- 李琛李璐梁伟娟吴显劲黄杰林琳
- 关键词:DICKKOPF-1胃癌手术治疗
- 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原因,总结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吻合口后间隙内疝的诊治情况,参阅相关文献。结果 5例均手术证实,1例术前诊断,4例术前诊断为腹膜炎或肠梗阻;输入袢长(15~23cm)导致后间隙较宽,吻合口后间隙均未关闭;2例手术复位,2例因小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1例因吻合口坏死行Roxen-Y吻合口重建;4例治愈,1例因高位肠瘘而死亡。结论吻合口后间隙内疝进展快、病情严重,需综合分析才能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关闭吻合口后间隙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 刘春安徐飞鹏刘杨桦林琳黄哲黄永红冼沛中许庆文李有柱
- 关键词:内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