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本达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面温度
  • 1篇地气
  • 1篇地气耦合
  • 1篇气压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风
  • 1篇夏季风环流
  • 1篇距平
  • 1篇涝灾
  • 1篇环流
  • 1篇季风
  • 1篇季风环流
  • 1篇加热场
  • 1篇海平
  • 1篇海平面
  • 1篇海平面气压
  • 1篇旱涝
  • 1篇旱涝异常
  • 1篇旱涝预测
  • 1篇旱灾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林本达
  • 1篇王允宽
  • 1篇王绍武
  • 1篇罗勇
  • 1篇高山月
  • 1篇李小泉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距平模式季预报初始场滤波及时间过滤方案的试验研究
1996年
本文用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对1980~1982年及1986~1988年共6年的个例进行了距平场的季(3~6月)预报试验。通过两种方法,一是在时间积分过程中改变时间过滤公式中的过滤系数β(分别取为0.05和0.1);二是对初始场进行滤波和不滤波的比较试验来考察高频扰动及非行星波对距平场月、季预报的影响。试验表明,行星波和大气长波对距平场的月和季演变有不同的作用。长波对月以内的过程作用较大,滤掉长波使预报效果变差。而长波对季以上过程的作用较小,甚至有某种干扰性的“噪声”作用,滤掉长波使季预报的效果得到改进。
王允宽林本达
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的准业务预报试验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用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对1988年1—12月北半球100hPa、500hPa、海平面气压和地面温度的月距平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逐月30天预报准业务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月距平场距平符号的趋势预报以100hPa 效果最好,海平面气压较差;模式对500hPa、地面温度的月距平场预报优于持续性预报,表明该模式对距平场形势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试验结果还表明,模式预报在中低纬优于中高纬;但对不同层次、不同月份的预报效果不够稳定,而且对低值系统预报能力较差。模式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预报场空间过份平滑,尚须作进一步试验、改进。
陈桂英李小泉林本达
关键词:距平地面温度海平面气压
距平模式月际旱涝异常的诊断及预测试验被引量:3
1998年
用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对24个夏季旱涝月个例进行了诊断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动力与统计外部结合的MOS方法进行旱涝预测比较简易可行,并且达到一定的准确率,便于在短期气候预报的业务中推广应用。
罗勇林本达王绍武
关键词:旱涝预测旱灾涝灾
定常行星波的垂直传播及其动力学效应被引量:5
1994年
本文用一个β平面准地转模式考察了定常行星波在大气中垂直传播的特性,讨论了波的水平尺度和基本气流的结构等对定常行星波垂直传播的影响,指出了高低层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条件。
林本达高山月
关键词:大气动力学
加热场的三维结构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利用原始方程线性波模式考察了加热场的三维结构对夏季定常行星波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加热方式对亚洲夏季风坏流的形成及维持所起的作用。指出与低纬深厚积云对流相联的凝结加热对亚洲夏季风环流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大气定常行星波响应对加热场的垂直结构的敏感性。
林本达张劲松
关键词:夏季风环流加热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