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清良

作品数:53 被引量:335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908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9篇植物
  • 29篇浮游植物
  • 11篇海域
  • 10篇群落
  • 9篇物种
  • 7篇夏季
  • 7篇浮游
  • 5篇群落结构
  • 4篇压舱水
  • 4篇藻类
  • 4篇生态
  • 4篇物种多样性
  • 4篇环境因子
  • 4篇白令海
  • 4篇赤潮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沙蚕
  • 3篇生态特征
  • 3篇外来物种

机构

  • 52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厦门大学
  • 3篇福建省水产研...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作者

  • 52篇杨清良
  • 42篇林更铭
  • 16篇王雨
  • 16篇项鹏
  • 13篇林茂
  • 9篇林金美
  • 7篇李炳乾
  • 6篇戴燕玉
  • 5篇叶又茵
  • 5篇林景宏
  • 4篇高亚辉
  • 4篇林维含
  • 4篇陈长平
  • 3篇苏展
  • 3篇梁君荣
  • 3篇蔡良候
  • 3篇郑惠东
  • 3篇许翠娅
  • 2篇陈其焕
  • 2篇许章程

传媒

  • 6篇台湾海峡
  • 5篇海洋学报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海洋科学
  • 4篇海洋通报
  • 3篇极地研究
  • 3篇福建水产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Marine...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 1篇福建省海洋学...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年夏季白令海小型浮游植物分布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2010年7月10—19日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考察船在白令海(52°42.29’-65°30.23’N,169°20.85’E-179°30.37’W)采集的70份水采样品,共鉴定小型浮游植物5个门类14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37属95种,甲藻门15属44种,绿藻门2属2种,裸藻门和金藻门各1属1种.聚类分析表明: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可分为深水区群落和浅水区群落.深水区群落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和白令海海盆,种类组成主要以温带大洋性种西氏新细齿状藻、大西洋角毛藻和广布种菱形海线藻、扁面角毛藻为主,浮游植物的丰度较低,种间分配均匀,优势种不突出,种类多样性指数高;浅水区群落分布于白令海陆坡区和北部陆架区,主要由近岸冷水种诺登海链藻、又尖角毛藻和广温广盐种丹麦细柱藻、旋链角毛藻等组成,浮游植物的丰度高,种间分配不均匀,优势种突出,种类多样性指数低.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58722cells·L-1,变化范围在950~192400cells·L-1,站间差异显著.平面分布趋势总体呈白令海陆架区〉白令海陆坡区〉白令海海盆〉太平洋西北部海域.垂直分布均以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低,至温跃层附近出现高值.不同水域温跃层的差异决定了其垂直分布格局.
林更铭杨清良王雨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白令海
对虾无公害生态育苗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对虾育苗用水预先消毒处理,再配合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封闭式生态育苗。结果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氯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有益微生物制剂能促进氨氮转化,稳定pH值,确有改善水质之功效,可做到育苗全过程不用抗生素和换水。该方法能提高对虾育苗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培育出的虾苗个体大小均匀、丰满度高。用假设检验法进一步证实实验组虾苗平均体长与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性水平a≥0.05),两批幼体体长T检验值分别为-5.0和-5.5,实验组个体差异小于对照组,S2
林更铭杨清良许章程
关键词:无公害生态育苗
厦门港污损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厦门港进行4个季度和周年逐月的挂板试验数据研究污损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共记录污损生物86种,隶属于11个生物门类,主要优势种是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es)和长鳃麦杆虫(Capprella equilibra)等;全年都有污损生物附着,月板附着湿重周年变化呈双周期性,最高峰出现于6~7月,次高峰出现于3~4月;季板附着高峰期在夏季。不同试验点的附着生物量差异极大,位于港湾的试板污损生物附着量远大于码头,3个测站附着湿重依序为:港湾〉浮筏〉桥墩。
林更铭项鹏李炳乾杨清良
关键词:污损生物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and variation trend of planktonic dinoflagellate in the Taiwan Strait from 2006 to 2007被引量:3
2012年
Based on 4 cruise surveys from July 2006 to October 2007 in the Taiwan Strait,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noflagellate were studied. A total of 131 dinoflagellates belonging to 18 genera were identified. The population was dominated by hyperthermal and hyperhaline species accounting for 72.52% of the total species. Eurythermal and euryhaline species were the second most common one accounting for 25.19% of the total species. It was only 2.29% for neritic species. The maximum species number occurred in summer, while the maximum cell density appeared in spring. The average dinoflagellate cell density was 404.96x104 cells/m3. It showed that the dinof]agellate cell density increased from the nearshore waters to the open sea and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during 1984-1985,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eaeonal variation of the dinofiagellate have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dinoflagellate cell density increased by 3.01 time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noflagellate abundance variations both i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indicated that the abundance of dinoflagellate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cold seasons, and there was a larger increase in the north of the Taiwan Strait. Besides, the dinoflagellate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d notably. It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ex we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proportion of dinoflageliate cell density to the total phytoplankton increased.
林更铭杨清良林维含王雨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的长期变化被引量:11
2011年
为了解气候–海洋环境变异的生态影响,阐述并比较了1984~1985年和2006~2008年台湾海峡浮游植物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由3.29和0.62降至2.90和0.55;平均细胞密度增加3.7倍,由372.0×104 cells/m3增加到173 8.8×104 cells/m3;种类组成里暖水种比例提高了7.3%,由45.9%上升到53.2%;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组成趋于简单和小型化,如小型硅藻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和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其平均丰度和优势度显著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的这些年代际分布变异可看作全球气候长期变暖背景下对台湾海峡环境变化的生态学响应迹象.
林更铭杨清良
关键词:浮游植物全球气候变化台湾海峡
三沙湾宁德火电厂周边海域初秋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报道了2003年9月三沙湾宁德火电厂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共记录34属77种.其中硅藻门30属71种,是浮游植物的主要门类,甲藻3属4种,蓝藻1属两种,属于赤潮生物的有26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为锤状中鼓藻(Bellerocheamalleus),占71.8%.本次调查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为92.07×104个/m3,是以往同期调查结果的7倍,且优势种高度集中,多样性指数低(1.68).在3个小区中,Ⅱ区的浮游植物细胞总量最高,种类最丰富.本文还讨论了该海区浮游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林更铭杨清良
关键词:浮游植物
福建主要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其潜在入侵威胁被引量:10
2009年
根据2006-2007年间采自福建省4个主要港口12艘外轮(包括8条集装箱船和4条散货船)的压舱水样品,研究压舱水生物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进入该水域的外来船舶压舱水生物物种丰富度和个体丰度高,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86属240种(包括60种赤潮生物)和浮游动物5门30属52种;经3种网目(20,77,和160μm)筛网收集的不同粒径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动物38858.3ind./m^3(粒径77~160μm)和782.3ind./m^3(粒径〉160μm);植物3625.0cells./dm^3(粒径20~77μm)和134.1cells./dm^3(粒径77~160μm)。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生存状态与水样的盐度及水龄相关。初步评估外来压舱水生物排放对福建沿海的潜在入侵风险。
杨清良蔡良候高亚辉苏展陈长平李炳乾许翠娅林更铭郑惠东项鹏
关键词:外来物种压舱水入侵风险
厦门海域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英文)被引量:5
2013年
2000年6-7月在厦门海域11个测站进行赤潮监测,6月28-29日在西海域发生聚生角毛(Chaetoceros socialis)和金藻(Chromulina sp.)水华.根据表层浮游植物样品和同步观测的理化参数进行多元分析,揭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和水华机理.聚类分析显示浮游植物聚群可分为与水华过程相关联的3个群落,群落Ⅰ位于半封闭性的水交换条件差的西海域,主要由微型浮游植物组成,这些赤潮原因种在赤潮爆发时剧增.群落Ⅱ位于受九龙江冲淡水影响较直接的外港,主要由低盐的小型浮游植物组成.群落Ⅲ位于受外海水影响较大的东北部,主要由广布性的小型浮游植物组成;主成分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营养盐尤其铵氮含量密切相关;西海域样品因子载荷较大指示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比外港和东部海域严重.降雨是这次水华的激发因素,由其引起的降温抑制暖温性中肋骨条藻繁殖,促进寒冷性聚生角毛藻旺发;然而降雨带来的有机污染是水华的内在原因.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浮游植物水华优势种小型化与营养盐结构的关系.
林更铭项鹏杨清良林维含王雨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赤潮厦门海域
白令海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与时空变化
高纬度海域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镜.我国自1999年至今已进行5次北极科学考察,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浮游细菌、原生动物、微微型生物等方面.本文通过1999年和2010年夏季同期在白令海(169°...
王雨项鹏林更铭杨清良林和山林茂
关键词:白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金门岛北部海域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动及与环境的关联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2013—2014年四季度月在金门岛北部海域获取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监测数据,分析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温度、盐度、悬浮物、营养盐、叶绿素等的关系,初步探讨涉海工程建设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鉴定出的浮游植物隶属3门43属82种(不含未定种),群落构成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甲藻,蓝藻仅1种。物种组成的季节差异较大,3月物种贫乏,1月次之,7月和11月最丰富。四季丰度平均为47.09×10~3 cells/L,1月丰度最高,7月次之,11月最低,3月高于11月少许。四季优势种均为硅藻,13个优势种分别为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短角弯角藻(Ecampia zoodicaus)、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微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igua)、标志星杆藻(Asterionella notul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新月菱形藻(Nitzchia closterium)、派格棍形藻(Bacillaria paxillifera)、异常角毛藻(Chaetoceros abmormis)、小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inutum)、宽角曲舟藻(Pleurosigma angulatum)和美丽曲舟藻(Pleurosigma formosum)。不同季节优势种有一定程度交错,仅在单季占优的有6种,有2/3在3个以上季节出现,具槽帕拉藻、骨条藻为四季优势种。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总体较好,群落结构稳定。与毗邻海区相比,本区物种丰富度偏低,丰度高于毗邻海区,种类组成相似,优势种却有较大差别。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仅在1月与丰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是促使丰度为四季最高的原因。涉海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和冲击波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大量海洋工程建设案例表明,施工期造成的浮游植物丰度下降趋势和优势种更替混乱在工程结束后能得以恢复。
王雨项鹏叶又茵林更铭杨清良林茂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