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希

作品数:49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畸形
  • 17篇血管
  • 13篇静脉畸形
  • 10篇脉管
  • 9篇血管瘤
  • 9篇脉管畸形
  • 7篇手术
  • 6篇动静脉
  • 5篇动静脉畸形
  • 5篇硬化剂
  • 5篇栓塞
  • 5篇外科
  • 4篇血管畸形
  • 4篇乙醇
  • 4篇无水乙醇
  • 4篇基因
  • 3篇眼周
  • 3篇用药
  • 3篇整形外科
  • 3篇软骨

机构

  • 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眼病防...

作者

  • 49篇杨希
  • 48篇林晓曦
  • 38篇陈辉
  • 36篇金云波
  • 28篇马刚
  • 23篇仇雅璟
  • 14篇胡晓洁
  • 14篇华晨
  • 12篇于文心
  • 12篇胡丽
  • 11篇常雷
  • 9篇邹运
  • 7篇顾豪
  • 6篇李伟
  • 5篇王天佑
  • 4篇高阳
  • 2篇应涵汝
  • 2篇陶晓峰
  • 2篇周恒花
  • 1篇袁瑛

传媒

  • 19篇组织工程与重...
  • 9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2014第6...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林晓曦金云波华晨陈辉马刚仇雅璟杨希于文心常雷应涵汝蔡韧邹运胡丽朱佳
所属领域:整形外科学主要技术创新内容: 1.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体系创新应用: (1)基于分子机制与遗传学研究的诊断及预后体系:国际上首次提出血管瘤血清标记物概念,发现和证实VEGF和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瘤脉管畸形疾病诊断
联合用药栓塞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的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静脉畸形的主流治疗方法为血管内栓塞硬化治疗。单一硬化剂的应用受到作用机制或理化性质的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作用较弱或风险较高的局限,难以单独满足表现多样的静脉畸形的治疗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疗效,降低风险,联合用药成为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联合用药方案包括“硬化剂+硬化剂”和“硬化剂+非硬化剂”两种方式。两种硬化剂联合应用可实现优势互补,减量增效,降低风险;而非硬化剂与硬化剂的联用可改善硬化剂的物理性质,增强疗效。因此,在应用单一硬化剂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时,联合用药有可能获得更佳的疗效-风险平衡,因此也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徐梓安陈辉杨希胡丽顾豪刘泓源孙怡林晓曦
关键词:静脉畸形
载药微球在肿瘤与非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近年来,载药微球(Drug-eluting beads,DEB)因其对血管的栓塞作用和释放药物的靶向性而在介入治疗领域广受关注。大量研究证明,载药微球可以延长药物的活性,提高稳定性,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从而使药物的释放效果更为理想。载药微球发展至今,其种类、性能正不断地丰富并优化。在肿瘤治疗中,载药微球的栓塞化疗已应用于治疗肝、肾、胃肠、乳腺等部位的肿瘤;在非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载药微球亦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我们相信,载药微球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利用其结合分子靶向药物可能会实现多种疾病的治疗突破。
罗兰杨希林晓曦
关键词:载药微球肿瘤动静脉畸形靶向治疗
肢体静脉畸形伴发关节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肢体静脉畸形伴发关节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集肢体单纯静脉畸形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初诊时伴发关节功能障碍者作为功能障碍组,未出现功能障碍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168位肢体静脉畸形患者入组,其中功能障碍组44例,临床表现为关节屈曲挛缩或伸直受限,以及关节外翻或内翻畸形。单因素分析显示,功能障碍与患者年龄、部位、病灶大小、累及组织、疼痛评分及持续时间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8岁、下肢病灶以及疼痛时间超过1年,是肢体静脉畸形伴发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肢体静脉畸形除了早期诊断,更要加强对疼痛的早期控制和有效缓解。
胡丽陈辉杨希邱胜达王咏莹马刚金云波胡晓洁李伟林晓曦
关键词:静脉畸形关节功能障碍肢体
唇部婴幼儿血管瘤溃疡后继发唇裂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唇部婴幼儿血管瘤溃疡后导致继发唇裂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对我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全部IH患儿中出现的溃疡导致继发性唇裂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计528例患儿诊断为IH,其中33例患儿为唇部IH,共3例患儿发生溃疡。全部3例溃疡患儿在溃疡发生后1周内即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2 mg/Kg·d),但未能阻止溃疡进一步恶化。2例患儿在溃疡后出现继发性唇裂。在血管瘤增生停止后,全部2例患儿即接受早期手术修复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普萘洛尔不能完全阻止唇部区域IH溃疡的发生及进展,溃疡不断进展可导致继发性唇裂等严重继发性损害。在IH增生期停止后进行早期的缺损修复手术,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相较于IH完全消退后的治疗,更有利于降低患儿生理痛苦和减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阳胡晓洁林晓曦陈辉金云波马刚仇雅璟杨希李伟王翔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溃疡唇裂普萘洛尔
新技术应用:对具有血管畸形且疑似NF1的患者应用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明确诊断
2016年
目的对于临床具有血管畸形且疑似NF1的患者,应用基因检测方法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患儿10岁,右小腿皮肤散在红斑、增粗1年,无明显边界。CT提示网状毛细血管以及浅静脉血管分支增多增粗,疑似静脉畸形。躯干四肢散在多发的牛奶咖啡斑,直径大于1.5 cm,数量超过6个,仅该项符合NIH关于NF1的诊断临床表现,其余症状皆不典型,无法确诊NF1。遂尝试进行NF1基因检测。结果 NF1的DNA测序发现无义突变,c.C4006C>T,p.Gln 1336*(杂合),支持NF1的诊断。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无法依据NIH标准确诊时,可进行NF1基因检测,帮助临床诊断。
胡晓洁高阳林晓曦汤淳李伟陈辉金云波马刚于文心常雷杨希仇雅璟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基因检测血管畸形
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所致重大心肺并发症的研究现状与焦点问题
2016年
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是目前针对颅外脉管畸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肺衰竭是其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也是阻碍该技术开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于该技术导致的心肺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尚存争议。我们回顾现有文献中涉及的可能的发生机制,如肺动脉高压、肺血栓、心脏抑制等,关注其发病特点、发生时机、无水乙醇用量、发生预测、预防措施等焦点问题,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性综述。
华晨金云波杨希王天佑邹运林晓曦
关键词:乙醇脉管畸形心肺衰竭
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尝试进行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治疗,以保护面神经颞支的功能。方法 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针对14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颞部肿瘤进行手术,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非选择性的神经纤维瘤切除术,5例患者实施了保护面神经颞支的选择性神经纤维瘤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得到改善。非选择性肿瘤切除患者,面神经颞支功能破坏,术后抬眉功能丧失;选择性肿瘤切除患者面神经颞支功能获得成功保留。本组术后随访15~24个月,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灶无复发,手术效果保持良好。结论 选择性颞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可明显改善面部畸形,同时完整保留面神经颞支功能。
胡晓洁高阳陈辉林晓曦李伟王炜马刚金云波王天佑仇雅璟杨希常雷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丛状神经纤维瘤面神经颞支
一种应用于面部预防血管栓塞的压迫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面部预防血管栓塞的压迫保护装置,包括双梁蝶形支架及安装在所述双梁蝶形支架上可移动的加压组件。所述双梁蝶形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互相平行的两根弧形曲线杆,所述曲...
贾赫尘华晨杨希金云波周经纬林晓曦
PEPSI手术:眼周病灶及缺损的创新美容性修复方法及中期随访
眼周的先天性皮肤胎记或外伤、手术形成的瘢痕,尤其是累及睑缘的部分,用常规的皮瓣,甚至周围的扩张皮瓣,都无法实现较理想的组织质地和厚度的匹配,皮片移植在亚洲人具有色泽未能有效控制的不足之处,但仍是较好的选择的,不过超出睑缘...
林晓曦邹运金云波陈辉马刚仇雅璟杨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