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华菁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内标
  • 2篇碘化
  • 2篇碘化油
  • 2篇造影
  • 2篇造影剂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钼靶
  • 2篇上机
  • 2篇注射
  • 2篇钼靶
  • 2篇腺癌
  • 2篇痕量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2篇磁共振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分析

机构

  • 8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杨华菁
  • 4篇谢文
  • 3篇谢文
  • 3篇倪碧玉
  • 1篇杜维
  • 1篇唐琳
  • 1篇周晓峰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乳腺钼靶摄影与3.0T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与3.0T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3.0T磁共振、乳腺钼靶摄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3.0T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于乳腺钼靶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7)。3.0T磁共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乳腺钼靶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高于乳腺钼靶摄影,但二者在乳腺癌患者诊断工作中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时建议两者联合使用,以得到更加精准的诊断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杨华菁谢璨曙
关键词:乳腺钼靶摄影乳腺癌
典型少见Swyer-James综合征一例
2013年
患者,女,45岁,咳嗽、咳痰半年于2009年9月28日就诊。外院DR示左侧肺气肿。仔细追询病史:患者自幼身体较差,经常“感冒”类似病史反复多年,曾就诊多家医院,以“支气管炎”“肺部炎症”“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等疾患诊治,效果不佳,症状时好时坏。阅片建议作螺旋CT后发现:左肺野透光度较高、肺血管纹理稀少,尤以左肺上叶为甚,下叶体积稍缩小(图1);右肺基本正常;纵隔心影略右偏(图2)。
谢文杨华菁倪碧玉
关键词:病例报告综合征
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检测含钆水溶性造影剂中杂质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检测含钆水溶性造影剂中杂质钒的方法,采用5%的硝酸水溶液稀释V单元素标准溶液得到不同浓度的校准溶液,采用1mg/L的Sc作为内标溶液,用5%的硝酸水溶液稀释样品,在ICP‑MS/M...
杨华菁谢文
乳腺钼靶与MRI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乳腺钼靶与MRI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并将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以分析其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乳腺癌患者使用乳腺钼靶与MRI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使用任何单一一种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使用钼靶与MRI联合检查能够对乳腺癌进行有效诊断,其诊断效率比单一使用任何一种诊断方法有明显的提高,有助于临床上对乳腺癌的筛查和确诊。
唐琳谢文倪碧玉杨华菁
关键词:乳腺钼靶MRI乳腺癌
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的磁共振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影像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4例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的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 本组24例病例中22例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均发生在双侧或单侧颞叶,1例双侧颞叶合并桥脑...
谢文杨华菁周晓峰倪碧玉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MRI)
一种注射类碘化油造影剂中超痕量V含量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类碘化油造影剂中超痕量V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仪器调谐:采用调谐液对ICP‑MS/MS仪器进行调谐,使CeO<Sup>+</Sup>/Ce<Sup>+</Sup>≤1.5%,双电荷产率C...
杨华菁谢文
一种注射类碘化油造影剂中超痕量V含量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类碘化油造影剂中超痕量V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仪器调谐:采用调谐液对ICP‑MS/MS仪器进行调谐,使CeO<Sup>+</Sup>/Ce<Sup>+</Sup>≤1.5%,双电荷产率C...
杨华菁谢文
鞍上神经鞘瘤并囊变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63岁,因“头疼、视力下降1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7月14日入院.患者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头部疼痛,视力下降,头痛为右侧颞部持续性胀痛,起初尚可忍受,后头痛程度呈进行性加重,视力逐渐下降,2个月前出现右眼视力明显下降,无呕吐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见好转(具体治疗情况不详),遂至本院就诊;患者自起病以来,神志清楚,食欲好,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减轻;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疫区居住史;专科体查:神志清楚,体查合作,双眼瞳孔左侧直径2.5 mm,反射灵敏,右眼直径4 mm,反射消失,视力右眼光感,左眼0.8,颞侧视野缺损;双侧鼻腔及外耳道未见流血及漏液,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余颅神经检查(-),颈抗(-);辅助检查:院外头部CT提示鞍上池占位性病变,建议MRI检查;本院MRI示鞍上一不规则形短T1长T2信号灶、TIR序列呈高信号,边缘尚清晰,内部信号均匀,其前后径大于上下径、左右径,病灶增强扫描可见不完整囊壁样强化,诊断为“鞍上池肿瘤,考虑颅咽管瘤可能性大”(图1).
谢文杨华菁杜维
关键词: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