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军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的体育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我国体育事业,尤其是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使体育英语人才的需求凸显出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取向,培养既会英语又懂体育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既是体育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院体育英语专业逐渐确立了"立足英语、融合体育"的专业发展指导思想,并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的体育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英语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杨凤军
- ESP视角下的体育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基于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本文是从ESP视角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需求分析表明:1、体育英语教学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目的;2、教师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还存在问题。文章结合ESP教学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 杨凤军李在辉方永兰杨飞
-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体育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
- 论童谣的语言特色及其英译——兼评何兰德对《孺子歌图》的编译被引量:9
- 2013年
- 童谣是民间口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一种,其翻译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清末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所编译的《孺子歌图》探讨童谣的语言特色及其英译问题。文章指出语体风格、语言特点、独特句法等对童谣的翻译具有重要影响。
- 杨凤军
- 关键词:童谣语言特点汉英翻译
- 论《等待戈多》中的叙述声音对荒诞与理性的调和
- 2012年
- 本文探讨了叙事声音在塞缪尔.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构建与作用。贝克特在剧中构建了一个"虚无缥缈但全知全能的"的作者型叙述声音,该叙述声音创造了一种"更高更大,无法复制"的叙事权威。这一叙事权威将"荒诞"的表象与理性的思考很好地统一起来。
- 杨凤军
- 关键词:《等待戈多》荒诞
- 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0
- 2010年
- 高校对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但由于缺乏对体育翻译人才能力要求的了解,高校的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在界定体育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高校在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 李在辉杨凤军金艳傅皓
- 寻找“绿眼睛”——论《偶遇》中的“幻灭”与“觉醒”
- 2012年
- 《偶遇》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二篇,尽管人们对小中"绿眼睛"的象征意义有所论及,但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分析了"绿眼睛"在小说中的象征性运用,并指出其对文章结构、情节发展、主题表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杨凤军
- 关键词:象征主义情节发展主题表现
- 论童谣的语言特色及英译——兼评何德兰的《孺子歌图》被引量:1
- 2013年
- 童谣是民间口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一种,其翻译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清末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所编译的《孺子歌图》探讨童谣的语言特色及其英译问题。文章指出语体风格、语言特点、独特句法等对童谣的翻译具有重要影响。
- 金艳杨凤军李在辉
- 关键词:童谣语言特点汉英翻译
- 2007-2011年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进展与不足被引量:5
- 2012年
- 论文对2007-2011年间我国新闻翻译论文进行收集、归类和总结,指出我国新闻翻译研究在近5年中取得的进展与不足,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杨凤军
- 关键词:新闻翻译研究
- 关于开设体育翻译专业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体育翻译人才是体育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渐突显出来。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发布的《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 杨凤军李在辉傅皓
- 关键词:翻译专业翻译人才翻译工作者对外交流合作英语专业
- 项目型体育赛事翻译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2015年
-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和原则(Beckett,2006)。它以真实项目为依托,主张学习者在真实项目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最终能按照要求自主或集体完成任务。
- 杨凤军李在辉金艳
- 关键词:翻译能力培养体育赛事项目式学习以学员为中心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