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 作品数:50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 增强螺旋CT腹部血管低灌注征象在严重创伤患者低血容量性休克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增强螺旋cT腹部血管低灌注征象对严重创伤患者低血容量性休克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及螺旋cT影像学资料,根据螺旋cT检查后24h内是否发生休克,将患者分为休克组(34例)和稳定组(2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压、心率、ISS评分、血pH值、血乳酸(Lac)及碱剩余(BE)等指标,并测量增强螺旋CT影像中主动脉、下腔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等腹部大血管的直径及增强早期和延迟期CT值。结果休克组ISS评分及Lae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而BE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休克组下腔静脉存在变形塌陷征象,在4个腹部层面最小直径均小于稳定组(P〈0.01)。CT增强早期,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cT值为(133.2±32.4)HU,低于稳定组的(186.3±23.3)HU(P〈0.05);下腔静脉肝脏上缘层面CT值为(133.4±20.3)HU,显著高于稳定组的(112.0±21.9)HU(P〈0.01)。而增强延迟期各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增强螺旋CT腹部血管低灌注征象对严重创伤患者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阳张连阳
- 关键词:休克血容量不足
- 脂多糖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经网格蛋白和微囊介导胞吞后的亚细胞分布差异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经不同的胞吞途径进入细胞后对VE-Cad亚细胞分布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2922,观察LPS(10μg/ml)作用后不同时间点VECad与R ab11(循环内颗粒标记物)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 AMP2,晚期内颗粒/溶酶体标记物)的免疫共沉淀情况,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和微囊抑制剂对VE-Cad与Rab11和LAMP2免疫共沉淀的影响,以及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变化。结果LPS作用后1h,VE-Cad与Rab11的免疫共沉淀明显增高(P<0.05),随后逐渐降低;VE-Cad与LAMP2的免疫共沉淀在LPS作用后呈时间依赖性地增高(P<0.05)。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氯丙嗪(CPZ)可显著抑制LPS作用后VE-Cad与Rab11免疫共沉淀的增高(P<0.05),而微囊抑制剂非律平无此作用;微囊抑制剂非律平可显著抑制LPS作用后VE-Cad与LAMP2免疫共沉淀的增高(P<0.05),而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无此作用。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可减轻LPS作用后1h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增高,而微囊抑制剂可减轻LPS作用后4h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增高(P<0.05)。结论在LPS作用下VE-Cad分别经网格蛋白或微囊介导的胞吞进入细胞,分布于循环内颗粒或溶酶体中,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通透性增高。
- 张晔张连阳孙士锦谭浩李阳
- 关键词:毛细血管通透性脂多糖类钙黏着糖蛋白类
- 重庆市行人道路交通伤害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部分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伤亡特点。方法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调取2000—2006年重庆市1个主城区、1个近郊区、1个农村地区行人伤害交通事故数据,分析行人事故严重度、行为与位置及其损伤等情况。结果7年间3个支队辖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损伤7934人,占所有受伤人员的24.74%,行人死亡867人,占所有死亡人员的49.46%。农村地区行人事故烈度明显强于主城区和近邻区。57.91%的行人伤亡发生在行人横穿马路,15.43%的行人伤亡发生人行横道线上。行人伤亡主要集中在主干路、3级公路和次干路上,但1级公路、2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事故烈度最强,分别为3.17,4.31和5.42。重伤中行人损伤比例达52.46%,高于轻中度损伤。行人损伤以头部伤最多见,重度损伤中胸部伤也是常见类型之一。结论在重庆市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行人占到一半,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其事故原因以行人违章穿行车行道为主;值得重视的是处于人行横道的伤亡行人比例较高,提示在交通安全与生命价值的教育、管理与执法等方面还需有针对性加强。行人严重交通事故伤害以头部和胸部损伤为主,救治中需特别重视。
- 邱俊蒋志全袁丹凤刘国栋张良李阳李国灵周继红
- 关键词:交通安全行人
- 网格蛋白介导胞吞在血管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网格蛋白介导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胞吞在脂多糖(LPS)诱导血管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2922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LPS处理不同时间点的VE-Cad蛋白表达和单层细胞通透性、网格蛋白与VE-Cad的共沉淀和共定位,以及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对LPS处理后网格蛋白与VE-Cad的共沉淀、VE-Cad蛋白表达和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1)LPS(10 mg/L)处理后VE-Cad的质膜表达逐渐降低(0.621 ±0.092降至0.162±0.035,P<0.05),单层细胞通透性逐渐增高(0.263±0.042增至0.751 ±0.102,P<0.05);(2) LPS处理后网格蛋白表达逐渐降低(0.525±0.047降至0.270±0.032,P<0.05),与VE-Cad的免疫共沉淀在1h时增高(0.289±0.055,P<0.05),之后逐渐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共定位显示同样的变化;(3)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氯丙嗪(CPZ,100μmol/L)可以显著降低LPS处理1h网格蛋白与VE-Cad的免疫共沉淀(0.127±0.034,P<0.05),增高VE-Cad的质膜表达(0.603±0.071,P<0.05),改善单层细胞通透性(0.319±0.045,p<0.05);但对LPS处理4h网格蛋白与VE-Cad的免疫共沉淀、VE-Cad质膜表达以及单层细胞通透性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网格蛋白介导VE-Cad胞吞参与LPS作用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形成,但不影响LPS作用后期的血管通透性增高.
- 张晔张连阳李阳谭浩孙士锦
- 关键词:血管通透性增高脂多糖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 CT在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创伤是全球导致5—4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1],每年因创伤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0%[2]。随着各种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创伤救治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在院内早期死亡的患者中,失血性休克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
- 李阳张连阳王毅张伟国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CT救治技术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抗失血性休克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 为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的病理状态使重要脏器得到有效灌注 ,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快速输入 ,通过监测血压尿量心率的变化 ,评价该溶液抗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4 9例 ,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经静脉输入 ,速度 1 0~ 1 5ml/min ,测定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脉搏、心率、呼吸、尿量。当相邻两次收缩压均达 1 0 0mmHg(1mmHg =0 1 33kPa)以上时 ,停止输入该溶液并以林格氏液维持输液 ,记录实际输入量。结果 用药后血压尿量较用药前明显增高。抗休克有效率为 1 0 0 %。平均用药量 (4 2 5± 1 1 2 )ml,平均用药时间(0 .5 4± 0 .1 6 )h。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应能迅速恢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压 ,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失血性休克救治的成功率。本试验结果显示以 1 0~ 1 5ml/min的速度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注射液 ,在 2 0 0~ 75 0ml范围内安全有效。
- 郭晓丽杜权葛衡江陈力勇李阳蒋耀光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 重庆地区城乡19岁以下人群交通伤害特点对比分析
-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城乡之间青少年交通事故伤害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定重庆市南岸、巴南、江津3个行政区分别代表重庆市市区、城乡结合部、郊县,根据2000-2006年三个地区的交警档案记录,调取19岁以下人群涉案的一般等...
- 张良李国灵周继红邱俊李阳赵新才
- 创伤后计划性腹疝确定性重建的新方法——改良腹直肌推徙术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开放腹腔手术后巨大计划性腹疝的新的手术方式改良腹直肌推徙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2例巨大计划性腹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改良腹直肌推徙术的治疗结果。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41.5岁。术前合并结肠造口5例;回肠造口2例;胰瘘1例;胃空肠吻合口一腹壁瘘1例;慢性胆囊炎1例。计划性腹疝至确定性重建的时间平均为6.5个月。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后救治成功12例(成功率100%),术后发生皮下血清肿1例,皮缘坏死2例,经引流及换药治愈。术后无严重感染并发症,无复发性腹腔间隙综合征发生,无脏器功能障碍发生。腹直肌功能恢复良好,无其他不适症状。随访2~25个月,平均13.6个月,轻度复发1例。结论改良腹直肌推徙术治疗巨大计划性腹疝,方法实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为开放腹腔手术后巨大计划性腹疝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 孙士锦李阳王韬李英才谭浩张连阳
- 关键词:腹壁外科手术
- 一般交通事故预测中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2010年
- 目的 建立预测一般交通事故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观察其时间序列展示特征与发生频数的分布差异,为探索稳定、准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从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重庆市某城市发展新区2000-2006年的一般交通事故登记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该区交通事故月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建立ARMA模型并进行回顾和前瞻性预测,分析并比较预测数据.结果 从不同月份的分布特征看,该区一般交通事故发生频数有一定周期规律;建立的以月为单位的一般交通事故发生频数的ARMA预测模性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结论 ARMA模型可以用于一般交通事故发生频数的时间序列指标预测,并且其短期预测的精度优于长期预测.
- 张路熊鸿燕张胜饶中林黄国容邱俊周继红张良李阳李国灵袁丹凤
- 关键词:ARMA时间序列
- 826例汶川地震住院伤员伤情特点及救治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住院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救治,为类似自然灾害所致伤员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V3.0收集录入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德阳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地震伤员资料,对伤员一般情况、伤情特点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收集资料较为完整、符合要求的伤员826例,其中男410例,女416例;年龄1~102岁,平均45.8岁。其中31~60岁伤员占总数的50.2%。有职业记录的477例中,农民占43.8%(209/477),工人占15.7%(75/477),在校学生占14.1%(67/477)。钝器伤(53.2%)、挤压/掩埋(22.5%)和跌倒/坠落(15.0%)为前3位致伤原因。德阳市两家医院收治的伤员入院时间主要集中在地震后4d内,占92.1%;华西医院收治的伤员入院时间主要集中在震后3~9d(81.7%)。骨科伤员占伤员总数的59.2%。伤员的AIS主要集中在1—3分的区域。严重多发伤(ISS〉16分)发生率为8.2%。入院后接受内固定术120例(34.1%),清创缝合术103例(29.3%)及外固定术55例(15.6%)。肢体离断术22例(6.3%),颅内手术仅2例(0.6%)。结论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倒塌是主要致伤机制,伤员以骨伤较多。损伤多在AIS1~3分范围,严重多发伤较少。伤员接受专业救治时间普遍较晚,伤员后送分流较迟,提示对特大自然灾害所致伤员的早期救治和及时高效后送救治的能力亟待加强。
- 刘国栋王普杰王苏星邱俊张岫竹李阳杨志焕许涛周继红肖庆王正国
- 关键词:自然灾害数据收集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