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等离子束淬火提高气缸套“等耐磨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通过分析气缸套的工作条件 ,结合气缸套内壁等离子束淬火的工作原理 ,研制出一种提高气缸套内孔面“等耐磨性”的等离子束淬火工艺。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 :该工艺具有使气缸套内壁磨损均匀化、提高发动机功率、减小发动机噪音等一系列优点。
- 李银俊尹华跃张文静
- 关键词:淬火工艺耐磨性内孔均匀化磨损气缸套
- 等离子束淬火专用发生器的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05年
- 通过分析等离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等离子束气缸套内壁淬火时发生器的工作条件,研制出一种专用于气缸套内孔面淬火的小尺寸等离子发生器,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具有工作性能稳定、寿命长、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 李银俊张文静崔洪芝
- 关键词:等离子发生器表面淬火
- 燃烧合成法制备TiB_2-Al_2O_3复相陶瓷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出了TiB2-Al2O3复相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纯净,无中间相,TiB2的形貌为规则的块状,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2~5μm),弥散的分布在晶粒较大的Al2O3(40~50μm)四周,而 Al2O3的形状不是很规则。
- 张文静李银俊
- 关键词:燃烧合成SHS复相陶瓷
- 小孔径气缸套等离子束淬火专用发生器的研制和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等离子束是高能量密度束,具有发生装置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对工件表面无特殊要求等突出优点,非常适于工业化应用,已成功地用于焊接、切割、喷涂等领域.但目前应用的等离子发生器体积较大,无法实施对小孔径气缸套或其他的内孔面淬火处理,等离子束稳定性差,表面淬火时加热深度不均(甚至出现局部熔化),这些都限制了等离子束在表面淬火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研制能产生稳定的等离子束,且体积小的等离子发生器,以推动等离子束对气缸套及其他零件表面淬火的工业化应用.
- 李银俊尹华跃张文静
- 关键词:表面淬火工件表面淬火处理熔化高能量
- 等离子淬火提高气缸套“等耐磨性”的研究
- 2005年
- 通过改变等离子束的扫描速度、扫描轨迹和加热功率在气缸套内表面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部位采用较强的强化措施,而在耐磨性要求较低的部位采用相对较低的强化措施,研制出一种提高气缸套内孔面“等耐磨性”等离子淬火工艺。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使气缸套内壁磨损均匀化、提高发动机功率、减小发动机噪音等一系列优点。
- 李银俊尹华跃张文静
- 关键词:等离子表面淬火
- 等离子原位合成Cr-Al_2O_3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等离子激发原位反应在碳钢表面合成了Cr-Al_2O_3金属陶瓷涂层。借助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涂层的主要组成相为Cr和Al_2O_3;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是以树枝状Al_2O_3陶瓷为骨架,金属晶粒Cr分散在Al_2O_3陶瓷相的周围;涂层的硬度高于基体,硬度可达1630HV;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电流越大,涂层越厚;利用等离子原位合成技术处理的抽油泵管,其使用寿命分别高于未处理、激光淬火及电镀处理的管道。
- 张金玲崔洪芝赵剑波李银俊
- 关键词:等离子原位合成
- 燃烧合成法制备TiB_2-Al_2O_3复相陶瓷的组织结构及形成过程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出了TiB2-Al2O3复相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纯净,无中间相,TiB2的形貌为规则的块状,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2~5μm),弥散的分布在晶粒较大的Al2O3(40—50μm)四周,而Al2O3的形状不是很规则,该反应不同于一般的元素直接合成,而是由熔化-还原-化合组成的三步反应过程构成。
- 张文静李银俊崔洪芝
- 关键词:燃烧合成SHS复相陶瓷
- 燃烧合成法制备TiB_2-Al_2O_3复相陶瓷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出了TiB2-Al2O3复相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纯净,无中间相,TiB2的形貌为规则的块状,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2~5μm),弥散的分布在晶粒较大的Al2O3(40~50μm)四周,而Al2O3的形状不是很规则。
- 张文静李银俊崔洪芝
- 关键词:燃烧合成法复相陶瓷铝热还原法晶粒
- 等离子淬火提高汽缸套“等耐磨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通过分析汽缸套的工作条件,结合等离子束汽缸套内壁淬火的工作原理,研制出一种提高汽缸套内孔面“等耐磨性”等离子淬火工艺。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使汽缸套内壁磨损均匀化、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发动机噪声等一系列优点。
- 李银俊尹华跃张文静
- 关键词:等离子表面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