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茂竹

作品数:33 被引量:218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8篇外科
  • 7篇肿瘤
  • 7篇腺癌
  • 6篇胆管
  • 6篇外科手术
  • 4篇胆总管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甲状腺
  • 3篇胆管癌
  • 3篇蛋白
  • 3篇胰腺
  • 3篇直肠
  • 3篇直肠肿瘤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消融

机构

  • 26篇潍坊医学院附...
  • 1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诸城市妇幼保...
  • 1篇安丘市人民医...

作者

  • 33篇李茂竹
  • 13篇周殿伦
  • 8篇马琴
  • 7篇马善符
  • 6篇李世平
  • 5篇李骞
  • 4篇孙伟
  • 4篇杜福田
  • 4篇李国强
  • 3篇申安
  • 3篇曾现伟
  • 3篇田波
  • 2篇林明臻
  • 2篇赵典朋
  • 2篇马玉文
  • 2篇张新
  • 2篇李海兵
  • 2篇姚兴国
  • 2篇李学军
  • 2篇李健

传媒

  • 17篇潍坊医学院学...
  • 4篇青岛医药卫生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总管切开一齐缝合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李茂竹马善符杜福田马琴曾现伟李世平周殿伦
该成果术应用基础研究范畴,题目为“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的试验及临床研究”传统观念认为,胆总管切开后必须放量“T”型引流管,而临床实践证明存在许多弊端。单一期缝合术尚未被普遍接受,主要原因是缺乏基础理论依据,无明确的临床适...
关键词:
关键词:胆总管缝合术
经培养甲状旁腺组织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例被引量:1
1991年
我院于1990年3月收治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经移植培养5d的胎儿甲状旁腺组织细胞,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农民。因发作性全身抽搐伴面部及手足麻木5年,加重1年以“低钙待查”于1990年3月收入院。患者发病初期,每月发作2~5次不等,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可缓解。近1年,尤其近4个月发作频繁,症状加重。虽服用药物仍时有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1~2d不等。但意识清楚,无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推注葡萄糖酸钙10~20ml可缓解。无肾病,颈部手术、放疗、外伤史。无类似家族史。
刘君苗乃发徐长夏李茂竹杨金平孙希志李在连
关键词:甲旁减
TACE联合碘125粒子与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碘125粒子植入及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9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ACE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TACE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30例,采用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2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和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TACE联合射频消融组患者AFP下降较其他两组显著,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联合治疗较TACE治疗均能提高复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AFP水平;联合射频消融组患者生存率高于联合碘125组。
惠彬程立超王蒙耿超赵典朋李茂竹
关键词:碘125粒子射频消融TACE
胆管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7
1996年
用犬建立动物模型,对比观察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传统T管法光镜及电镜下的胆管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方法。30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也证明,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建议对具备适应证的患者均应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李茂竹解国琦张式暖杜福田李世平马琴
关键词:动物试验适应证
PTEN和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PS2基因又称乳腺癌雌激素诱导基因(BCEI),PS2受雌激素调节和控制,在雌激素诱发和控制下才能转录,而产生PS2蛋白依赖于ER的存在.作为乳腺癌的一项新的预后因素,PS2具有潜在的研究前景:但PTEN和PS2同时在乳腺癌的研究,目前国内报道较少.……
赵晓华刘君玲李茂竹
关键词:PTENPS2乳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胆管癌术后化疗中的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胆管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均4周为1个疗程,计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前后白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后Karnofsky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化疗后Karnofsky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虽不能明显提高胆管癌术后化疗的疗效,但能显著减轻胆管癌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魏伟臧珊珊于林林李茂竹
关键词:胆管癌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
乳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成形
1989年
我们对10例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在行Roses氏改良根治术的基础上,利用转移背阔肌肌皮瓣重建乳房,效果满意。Roses改良根治术有既保留了胸肌的功能,又不降低治愈率的优点。
周殿伦田波刘儒森孙伟李国强李茂竹代志刚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乳房成形
甲状腺手术9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方法938例甲状腺病人均经手术治疗,病种包括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甲亢,采用不规则性切除及囊内切除法与传统手术方式对比,同时改用半管橡胶管引流及应用医用胶粘合切口。结果不规则性甲状腺切除术使手术更具灵活性,因切除组织较多可避免术后复发;囊内切除法可使喉返神经损伤率降低,占0.2%;半管橡胶管使术后引流更加彻底;医用胶粘合切口使住院时间缩短并有美容效果。结论诸多甲状腺疾病均可经手术治疗,只要方法得当可获得良好效果。
李茂竹马善符鞠丽明刘桂玲周殿伦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
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PTEN在胃癌组织当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00%,64.4%。PTEN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高低、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TEN的异常表达可为胃癌诊断和判断其生物学特性提供可靠的指标。
张峰李茂竹李海兵张新
关键词:胃癌PTEN
射频消融仪在晚期胰腺癌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仪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在术中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腹水、黄疸、肿瘤标记物、淀粉酶、影像学改变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7例患者腹痛缓解,1例腹水消失,8例患者肿瘤标记物下降,影像学显示瘤体变小。胰漏2例,梗阻0例,均治愈出院,生活质量较好。结论对于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来杰李茂竹
关键词:射频消融胰腺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