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民

作品数:88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机械工程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润滑
  • 32篇抗磨
  • 21篇减摩
  • 18篇摩擦学
  • 16篇离子
  • 16篇离子液
  • 16篇离子液体
  • 15篇合成酯
  • 13篇摩擦学性能
  • 13篇极压
  • 13篇减摩性能
  • 12篇润滑添加剂
  • 10篇润滑油
  • 9篇润滑脂
  • 9篇抗磨添加剂
  • 8篇改进剂
  • 7篇锂基润滑脂
  • 7篇基础油
  • 6篇摩擦改进剂
  • 5篇乙基

机构

  • 88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青岛市资源化...
  • 10篇青岛市资源化...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青岛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东华大学
  • 3篇青岛中科润美...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潍柴动力股份...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青岛康普顿石...
  • 1篇鞍山海华油脂...

作者

  • 88篇李维民
  • 46篇王晓波
  • 21篇马瑞
  • 8篇赵勤
  • 7篇赵改青
  • 6篇刘维民
  • 5篇马海红
  • 5篇鞠超
  • 5篇吴燕霞
  • 4篇刘海超
  • 4篇王庆瑞
  • 3篇张明
  • 2篇徐楠
  • 2篇郭永波
  • 2篇王亚南
  • 2篇娄文静
  • 2篇苏怀刚
  • 2篇杜洋
  • 1篇吴新虎
  • 1篇王静

传媒

  • 15篇润滑与密封
  • 11篇摩擦学学报(...
  • 3篇润滑油
  • 3篇石油学报(石...
  • 2篇精细化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第十一届摩擦...
  • 1篇全国第十八届...

年份

  • 13篇2024
  • 14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聚酸离子液体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24年
以不同链长的二元脂肪酸作为阴离子,以二异丙醇胺作为阳离子,合成了4种羧酸铵型离子液体(CAILs),并研究了其作为水-二乙二醇(WDG)添加剂的溶解性和摩擦学性能,随后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聚焦离子束-透射电子显微镜(FIB-TEM)、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试验后的磨痕进行二维形貌的观察和化学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离子液体在水-二乙二醇中有良好的溶解性(>4.0%,质量分数)和稳定性.此外,4种离子液体都能增强WDG的减摩性能,但只有二聚酸离子液体(DC_(36)-DIPA)增强了WDG的抗磨性能,同时提高了WDG的承载能力(500 N),表现出最佳的摩擦学性能.OM、SEM、FIB-TEM、QCM和XPS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5%DC_(36)-DIPA在钢-钢摩擦副表面生成了厚度约为60~70 nm、以铁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摩擦膜,这层摩擦膜通过DC_(36)-DIPA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以及润滑剂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化学反应而形成,起到减摩抗磨的作用.
张铭建陈云龙李维民程顺峰
关键词:离子液体摩擦化学反应润滑机制
一种PN型极压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一种PN型添加剂在矿物油(MVI150)、聚α烯烃(PAO4)、合成酯(1936)以及聚醚(SDM-03C)中的极压性能,研究添加剂质量分数对油品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油、PAO及合成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PN型添加剂时烧结负荷均超过8 000 N,MVI150和PAO4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5%PN型添加剂时最大无卡咬负荷可分别提高至1 140 N和1 710 N,表明该PN型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极压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钢球磨痕表面的元素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并对其润滑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N型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极压性能主要是由于分子中大量的P元素及N元素在摩擦过程中与金属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了具有良好抗承载性能的润滑膜。
马海红苏怀刚李维民王晓波
关键词:极压
一种酰胺型有机摩擦改进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胺型有机摩擦改进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4219795120000011.GIF" he="114"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
李维民胡萌马瑞陈云龙韩一鸣刘海超
原位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SiO_2润滑液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亲水性聚醚油中原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镜系统考察反应条件,如氨水和水的添加量、正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聚醚含量及水解温度对原位生成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OS、氨水及水含量的增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直径逐渐增大;而随着聚醚油含量增加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直径逐渐减小直至出现严重团聚。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对润滑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其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纳米颗粒最佳添加量时,纳米颗粒直径越小其减摩抗磨效果越明显;同时,纳米二氧化硅润滑液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但其最佳添加量受颗粒直径影响呈非规律性变化。
刘祥玉徐楠李维民娄文静王晓波
关键词:摩擦学性能
S-N型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合成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无灰、非磷极压抗磨剂——含羟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DDCSD)。采用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热分析仪考察其热稳定性,使用四球试验机及SRV考察其在复合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摩擦表面形貌及表面化学成分。结果表明,DDCSD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有效提高基础脂的抗磨、减摩及极压性能,可作为多功能润滑油脂添加剂ZDDP的替代品。这是由于DDCSD在摩擦过程中发生化学吸附及摩擦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具有抗磨减摩性能的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到抗磨减摩的作用。
王庆瑞李维民王晓波
关键词:环氧大豆油复合锂基润滑脂极压抗磨剂
润滑油基础油与添加剂对电动汽车传动液导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电动汽车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对传动液电气性能提出的新要求,依据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法(ASTM D4308),系统研究了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对不同温度下电动汽车传动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受油品黏度降低以及载荷迁移速率增大的影响,所有测试油品的电导率均增大;润滑油基础油和抗磨、抗氧、防腐添加剂对传动系统用油的电导率影响较小;清净剂是决定油品电导率的关键组分,高碱值清净剂对电导率的影响大于中、低碱值清净剂;分散剂对油品电导率的影响仅次于清净剂,经硼磷化处理的分散剂电导率高于未经处理的分散剂。
杜洋杜洋马瑞马瑞李维民王静
关键词:电动汽车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电导率
一种阳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3931326180000011.GIF" he="431" imgContent="drawing" i...
李维民马瑞王晓波陈云龙韩一鸣栾晓声胡萌
一种具有铜腐蚀抑制性能的酯类基础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铜腐蚀抑制性的酯类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该酯类油是将具有铜腐蚀抑制性的5‑羧基苯并三氮唑以及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或季戊四醇的部分羟基酯化,得到具有铜腐蚀抑制性的苯并三氮唑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BTMPO)或苯...
李维民张恩惠王晓波马瑞
文献传递
酰胺型有机摩擦改进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油胺与双丙酮丙烯酰胺、N,N-二甲基乙酰基乙酰胺通过酮胺缩合反应制备了2种新型酰胺型有机摩擦改进剂(DAO、DMO),所制备的有机摩擦改进剂在基础油PAO6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研究了DAO、DMO在不同温度下(25、80和135℃)的摩擦学性能,考察了有机摩擦改进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复配后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DAO与DMO在PAO6中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且2种有机摩擦改进剂均与ZDDP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减摩作用.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表明2种有机摩擦改进剂与ZDDP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得益于有机摩擦改进剂与ZDDP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含有磷酸盐和硫化物等耐磨性化合物的致密摩擦化学反应膜,同时有机摩擦改进剂在ZDDP摩擦膜表面发生吸附,边界润滑膜与吸附膜共同作用实现了高温环境下良好的减摩与抗磨性能.
胡萌马瑞张恩惠张晟卯李维民
关键词:酰胺减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含磷抗磨添加剂在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中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TMPT)作为抗燃液压油、可生物降解液压油、金属加工用油等在多个工业领域获得应用。文章采用四球试验机、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以及液压油水解安定性测定仪分别研究了磷酸三甲酚酯(TCP)、磷酸酯胺盐(Irgalube 349)、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三种含磷抗磨添加剂在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中的摩擦学性能、氧化安定性以及水解性能。摩擦试验表明:磷酸酯胺盐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ZDDP与TCP。PDSC氧化试验表明三种添加剂对TMPT的抗氧化性能均无显著的提高作用,TCP与Irgalube 349的存在不会对胺类抗氧剂的抗氧效果产生影响,ZDDP则与丁基辛基二苯胺L57表现出协同抗氧作用。水解试验则表明磷酸酯胺盐与ZDDP会加速TMPT的水解。此外,还对添加剂在TMPT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陈云龙李维民马瑞鞠超王晓波
关键词:抗磨添加剂氧化安定性水解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