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
- 作品数:85 被引量:99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缺氧响应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氧响应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在缺氧响应元件HRE序列后组装sv40mp启动子,克隆至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pT2AL200R150G质粒中,然后将此重组质粒和转座酶mRNA显微注射入斑...
- 卢玲刘云章郑栋栋唐艳飞李筠
- 相关核仁蛋白基因突变与胚胎早期发育
- 2016年
- 核仁蛋白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等具有密切联系。目前,很多核仁蛋白(如B23、TOCF1、wdr36、wdr43)突变在胚胎早期发育、先天性疾病中的作用相继被发现,其初步的作用机制逐步被阐明。本文主要综述了相关核仁蛋白在胚胎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 陈建阳王正花李筠
- 关键词:核蛋白质类胚胎发育
- 低温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形成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及其复苏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为研究在低温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能否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将浓度为1×1010CFU/mL的副溶血弧菌HW799在陈海水中4℃保存,每隔5天取样分别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活菌直接计数法(DVC)和涂布平板法(PC)测定细菌总数、活细菌数和可培养细菌数。在第30天时总细菌数基本不变,仍保持在109CFU/mL,活菌数为106CFU/mL,比总菌数低了约三个数量级,可培养细菌数为零,表明绝大部分副溶血弧菌HW799进入了VBNC状态;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对副溶血弧菌HW799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正常状态以及复苏后的细胞形态的研究表明进入VBNC状态后副溶血弧菌HW799形状变为球状,体积比正常状态明显变小,活细胞数也略有减少;采用在培养液中添加营养物质升温培养的方法,使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细胞在48h内复苏为可培养状态,复苏后的副溶血弧菌HW799与正常状态的细菌形态相似。
- 杜萌陈吉祥孙丰蓉栾晓燕王丹李筠张晓华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
- 鳗弧菌胞外金属蛋白酶的化学修饰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用DEPC、EDC、DTNB、PMSF等8种化学修饰剂对鳗弧菌胞外金属蛋白酶进行了化学修饰。结果表明化学修饰后酶的活力发生了改变,其中组氨酸、酸性氨基酸、半胱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引起酶活性的明显降低,说明组氨酸残基、酸性氨基酸、半胱氨酸残基及其二硫键在维持酶活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酶活力所必需;而对精氨酸、丝氨酸、ε-氨基等修饰后酶活性影响较小,表明不是酶的活性所必须的基团。
- 池政豪陈吉祥杨慧刘斌李筠
- 关键词:胞外蛋白酶化学修饰酶活性
- 1种致病性鳗弧菌胞外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被引量:11
- 2002年
- 从山东省莱州海区自然发病的花鲈 (Lateolobraxjapanicus)体内分离到 1株致病性鳗弧菌 ,经硫酸铵盐析、DEAE 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dex G10 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其培养液中分离纯化了 1种胞外蛋白酶。用SDS PAGE电泳测得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36 7kD ,酶的最适温度为 5 0℃ ,对热不稳定 ,70℃ 15min完全失去活力 ;最适pH为 7 0 ;1mmol/L的PMSF对酶活性无影响 ,部分金属离子如Cu2 + 、Fe2 + 、Fe3 + 、Zn2 + 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而Ca2 + 对酶有一定程度的激活作用 ,1mmol/LEDTA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表明该酶是
- 陈吉祥刘霜李筠王祥红杜宗军于德华纪伟尚徐怀恕
- 关键词:鳗弧菌胞外蛋白酶分离纯化理化性质
- 鱼类病原鳗弧菌致病相关因子及分子生物学被引量:15
- 2003年
- 鳗弧菌( 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对水产鱼类危害严重的细菌病原,其流行区域广泛,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淡、海水鱼类及其它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常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 陈吉祥于德华李筠
- 关键词:鱼类病原鳗弧菌分子生物学
- 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62
- 2001年
- 俞勇李会荣李筠陈刚纪伟尚徐怀恕
- 关键词:益生菌制剂水产养殖饵料添加剂水质调节剂
- 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鉴定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及种类 ,探讨其与人类相关疾患的关系。方法 用Colwell的弧菌鉴定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数枝分类法鉴定了山东沿海秋季不同养殖水域的三种海养鱼类身体各部位存在的弧菌总数及种类。结果 在该样本中有 7种弧菌 ,它们是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胶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坎普氏弧菌和沙蚕弧菌。其肌肉、肠道及鳃部的弧菌总数 10 3 ~10 7cfu g呈梯级上升。
- 陈梅李筠赵然徐怀恕
- 关键词:鱼类致病性弧菌食源性疾病
- MPN-PCR法快速定量检测海产品中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被引量:11
- 2006年
-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在海洋环境及江湖河口广泛分布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是可引起人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患者以沿海地区居多,是食品检验的必检项目,常规检验多不能定量检测,常规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技术只对反应体系中模板DNA进行定量,无法鉴别污染食品中死活菌体。
- 栾晓燕陈吉祥李筠杨慧魏鉴腾杨官品张晓华
- 关键词:快速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海产品荧光定量PCR多重PCR
- 琼胶酶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03年
- 琼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 ,根据降解琼脂糖的作用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α 琼胶酶(EC3 2 1 )和 β 琼胶酶 (EC3 2 1 81 )。文中从琼胶酶的分类及酶活测定 ,酶的来源 ,产酶微生物的酶系及酶学性质 ,琼胶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 杜宗军王祥红李筠陈吉祥
- 关键词:琼胶海洋细菌琼胶酶工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