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环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3篇动脉
  • 3篇衰竭
  • 3篇体检
  • 3篇体检中心
  • 3篇尿毒
  • 3篇尿毒症
  • 3篇微炎症
  • 3篇微炎症状态
  • 3篇反应蛋白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液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透析患者
  • 2篇青年
  • 2篇慢性肾衰
  • 2篇慢性肾衰竭
  • 2篇慢性肾衰竭患...
  • 2篇静脉

机构

  • 14篇中山市小榄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李环波
  • 10篇丁德良
  • 5篇陈光辉
  • 3篇何双兰
  • 3篇张宏
  • 2篇林振
  • 2篇张华玉
  • 2篇刘志新
  • 2篇孟景晔
  • 2篇何立红
  • 2篇郑国俊
  • 2篇汤治平
  • 2篇陈明利
  • 1篇彭爱萍
  • 1篇陈四萍
  • 1篇章小兵
  • 1篇舒啸
  • 1篇张华玉
  • 1篇蒋小红
  • 1篇许敏玲

传媒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腹型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年腹型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及特点。方法筛选青年腹型肥胖、外周型肥胖患者和同期健康志愿者共3组,统一测定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青年腹型肥胖患者在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等项目的平均数均有明显增高,在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的平均数则减低;在检测项目的异常率方面,腹型肥胖组与外周型肥胖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年腹型肥胖患者均存在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而且明显高于外周型肥胖者。加强对青年腹型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意义重大。
刘志新蓝宇林振伍业星韦海潮丁德良陈光辉孟景晔李环波
关键词:青年腹型肥胖血液流变学
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与医院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分与发生医院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187例神经内科的患者,对患者入院72 h内进行SIRS评分,并对其发生医院感染与预后进行前瞻性统计。结果187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3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18%;死亡23例,死亡率12%;随着SIRS评分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死亡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住院超过24 h且SIRS评分≥2分的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应高度警惕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早期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阻断由SIRS进一步进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SIRS评分系统项目简单,方便操作,为指导临床预测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又一重要方法,熟练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估计和有效诊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科研价值。
何双兰国泽延陈韫琴吴润娇李环波兰丽梅陈四萍王建军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SIRS评分医院感染预后
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引流与化疗中的应用
2004年
对21例肝胆系统癌性腹水及广泛腹腔种植转移病人采用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作持续腹腔引流及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效果较好。此方法既可有效解除病人因腹压导致的呼吸困难,又可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了病人反复腹穿的痛苦,而且置管期间不影响病人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中严密观察置管前、中、后病情变化,确保导管固定牢固和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李环波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护理
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附60例报告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尿毒症组)和30名体检正常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的浓度。尿毒症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和粥样斑块。对血清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浓度、IMT和粥样斑块发生率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尿毒症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尿毒症组中,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小于4mg/L者相比,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等于或大于4mg/L者的颈动脉IMT较厚,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均为P<0.01)。C反应蛋白与血脂蛋白(a)、颈动脉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7、0.418、0.501,均为P<0.01)。结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导致脂蛋白(a)代谢异常,从而参与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丁德良郑国俊李环波何立红陈光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
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00名体检者,通过常规宣教、群体宣教、个体宣教、重点宣教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并与健康教育前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体检者健康教育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p<0.001)。结论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李环波张华玉覃丽英伍业星马丹丹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检
左旋肉毒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左旋肉毒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营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MHD患者微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66例MHD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毒碱1.0g,对照组不使用左旋肉毒碱。2组其他药治疗相同,研究期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CRP和血红蛋白(Hbg)、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胆固醇(Tch)及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等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3个月后治疗组Hbg上升非常显著(P<0.01),Alb、PAB和Tf也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左旋肉毒碱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
丁德良李环波许敏玲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C-反应蛋白左旋肉毒碱
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检测意义及护理
2006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早期发现肾性骨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其发生。方法将慢性肾衰竭患者按其肌酐清除率的不同分为A、B、C3组,应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分析仪对患者正位腰椎L2~L4、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和股骨粗隆(TROCH)部位进行检测,3组分别与D组(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A、B2组所检测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降低,而C组骨密度值变化不明显。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当Ccr<50ml/min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对早期诊断肾性骨病有一定价值。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环波丁德良
关键词:肾衰竭骨密度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骨密度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骨密度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对肾性骨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其肌酐清除率(Ccr)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应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分析仪对患者正位腰椎L2~L4,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和股骨粗隆(TROCH)部位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血清Cr、Ca、P、ALP、PTH水平测定.每组分别与正常健康对照组(D组)相比较.结果A、B两组所检测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降低,而C组骨密度值变化不明显.A、B两组血清PTH水平和血清P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Ca和ALP水平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肾哀竭患者当Ccr<50 ml/min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测定血清PTH和P,对早期诊断肾性骨病有一定价值.
丁德良李环波舒啸陈光辉
关键词:骨密度肾性骨病
青年腹型肥胖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青年腹型肥胖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论:青年腹型肥胖患者多见于男性,其最早表现为MAU,通常起病隐匿,大部分伴有不良膳食习惯、饮酒、缺少体育运动和生化指标异常等,加强对青年腹型肥胖患者MAU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措施,意义重大。
刘志新林振伍业星韦海潮丁德良陈光辉章小兵孟景晔李环波
关键词:青年腹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风险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及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体检中心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潜在纠纷风险者88例,归纳总结当时分别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88例中晕针21例,晕血11例,低血糖21例,高血压急症16例,心动过速9例,针刺伤9例,跌倒1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未发生生命危险及较大的医疗纠纷事件。结论体检护理中对有基础病、特异体质、老年受检者要给予高度重视及安全干预。体检风险防范中要做到完善规章制度,转变安全管理理念,增强法律意识、纠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何双兰于亚男张华玉李环波
关键词:体检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