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阳
-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动态血压余弦法生物节律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
- 本研究应用余弦法分析动态血压昼夜生物节律,为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提供依据.方法:对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采用Halberg教授等的倡导的余弦法进行生物节律分析,即用余弦函数来拟和周期性变化的时序...
- 魏芳路方红赵子彦李玉阳
- 关键词: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生物节律
- 文献传递
- 简介一种通用性动态血压数据库系统被引量:5
- 2003年
- 为了使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诊治高血压、防治脑卒中、保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研制了一种通用性ABPM数据库系统。此数据库结合了ABPM数据与被测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以Visual Basic、Microsoft Office和SQL建立数据库,将被测者的ABPM数据及个人资料输入数据库,建立简易、快速的综合分析、结果报告及临床研究分类等。本文从临床应用方面介绍了此ABPM数据库系统。
- 赵子婴王娟赵子彦闫志晖李玉阳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脑卒中保健
- 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三维图像重建引导适形微创治疗研究
- 保乳微创治疗是早期乳腺原发肿瘤治疗发展趋势。HIFU、激光、射频消融等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研究,并取得确切疗效。进行微创治疗,通过微创方法将肿瘤组织杀灭,使肿瘤细胞毁损,治疗后不必再行手术切除,也无法取得肿瘤...
- 李玉阳
- 关键词:乳腺癌微创治疗病理诊断
- 文献传递
- 昼夜血压高振幅波动成为抗衰老医学的危险指征被引量:1
- 2000年
- 在实验室和临床昼夜连续临测血压,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制出余弦曲线加以分析,发现人类血压不断波动,并呈昼夜节律性。统计健康人群血压波动范围,将血压波动振幅超出正常范围者定义为昼夜血压高振幅波动。研究发现昼夜血压高振幅波动是一危及人体健康的症侯,易导致脑卒中和其他缺血性疾病。现在已经试对昼夜血压高振幅波动患者进行筛选、诊断和治疗。
- 李玉阳张伟
- 关键词:振幅血压均值血压监测动态血压
- 健康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比较
- 2006年
- 15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轻中度)。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记录24小时ABP。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 王娟赵子彦王悦强李玉阳
- 动态血压余弦法生物节律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
- 本研究应用余弦法分析动态血压昼夜生物节律,为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提供依据.方法:对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采用Halberg教授等所倡导的余弦法进行生物节律分析,即用余弦函数来拟和周期性变化的时序...
- 魏芳路方红赵子彦李玉阳
- 关键词: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
- 文献传递
- 健康人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率血压双乘积和动态脉压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健康人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心率血压双乘积(ARPP)和动态脉压(APP)的昼夜变化。方法正常组50例,年龄(60.0±10.3)岁;高血压组(轻、中度)58例,年龄(59.4±8.0)岁;糖尿病组(2型,未合并高血压及未接受胰岛素治疗)47例,年龄(61.0±8.5)岁。使用TM-2421动态血压仪监测记录24h血压和心率。结果余弦法分析证实,三组ARPP和APP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P<0.05或0.01)。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ARPP均值及节律调节中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高血压组也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1);高血压组APP均值及节律调节中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仅调节中值)(P<0.05或0.01)。结论ARPP和APP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有临床诊断高血压的参考价值,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确诊高血压前动态血压已发生明显改变。
- 王悦强赵子彦王娟李玉阳
- 关键词:心率高血压糖尿病
- 体重与年龄对男性血清瘦素水平昼夜节律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成年男性血清瘦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性和分析年龄、体重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6名健康志愿者分为正常体重组(20人)和超重组(6人),按年龄将正常体重组再分为30岁、40岁、50岁和60岁组。白天(8:00~22:00)每2小时,夜间(22:00~8:00)每小时采血一次,放免法检测瘦素。结果 瘦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高峰在夜间,超重组和50岁以上人中昼夜节律性及夜间分泌高峰更为明显,超重组、50岁和60岁组瘦素水平高于30岁和40岁组(P<0.05)。结论 男性血清瘦素水平及昼夜节律性受体重和年龄的影响,随体重增加和年龄增长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 赵子彦傅越榕李新华李玉阳谢毅Yvan Touitou
- 关键词:体重年龄血清瘦素水平昼夜节律性肥胖
- 动态血压周节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人体血压一周动态节律 (周节律 )的存在及其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 对33例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一周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 ,ABPM) ;另外对 7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统计。结果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一周波动多呈双峰双谷型 ,模式为周一为第一个高峰 ,周四或周五血压为第二个高峰 ,周日为最低值。高血压病患者周节律更为明显。血压一周节律性波动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基本一致。结论人体动态血压存在周节律 ,急性脑卒中患者一周发病时间规律与血压周节律密切相关 。
- 魏芳路方红赵子彦李玉阳韩凯田奇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脑血管意外
- 年龄对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年龄对中国成年男性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四组 :30~ 39岁组 (8例 )、40~ 49岁组 (5例 )、50~ 59岁组 (5例 )和≥ 60岁组 (7例 )。白天 (8~ 2 2时 )每 2 h、夜间 (2 2~ 8时 )每 1 h采血一次 ,放免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浓度。采用 t检验、ANOVA及余弦法分析处理观测数据。结果 血清褪黑素水平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高峰在午夜 ,白天水平很低 ,采样时间对血清褪黑素水平具有非常显著性影响 (P<0 .0 1 )。余弦法血清 MT仅在 30~ 39岁和 40~ 49岁组中有显著昼夜节律性变化 (P<0 .0 5)。 30~ 50岁组血清褪黑素水平相似 ,≥ 60岁组夜间 (2 3~ 5时 )血清褪黑素水平明显降低 ,与 30~ 50岁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昼夜节律性变化受年龄的影响 ,随年龄增长夜间血清褪黑素水平下降 ,并且其昼夜节律性 (50~ 59岁和≥ 60岁组 )消失。
- 赵子彦付越榕李玉阳谢毅李新华Yvan Touitou
- 关键词:年龄血清褪黑素昼夜节律放射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