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Arg在心肺联合移植中对心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L-Arg在心肺联合移植中对心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4℃LPD液灌注及保存供肺,实验组以4℃含L-Arg(500mg/kg)的LPD液灌注及保存供肺。心脏灌注液采用4℃St.thomas液,实验组中加入L-Arg300mg/500mL。分别监测受体麻醉后和心肺移植后主动脉开放5min和主动脉开放30min的血气分析,测定心肌和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肺组织的湿/干重比(W/D),并观察移植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肌和肺组织中的NO及SOD的含量较对照组增高(P<0.01),而MDA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的W/D低(P<0.05)。电镜检查实验组的肺组织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L-Arg可增强保存液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改善移植肺的肺功能,能减轻供肺损伤,增加心肺联合移植的成功率。
- 梁智星杨志刚郭建军张勇王志斌李志英
- 关键词:心肺联合移植心肺保护氧自由基
- 6-氨基己酸对儿童体外循环时纤溶系统的保护作用
- 2001年
- 目的 观察 6 -氨基己酸 ( EACA)对儿童体外循环 ( CPB)时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 (体重 1 0~ 30 kg) ,随机均分为 EACA用药组 ( EA组 )和对照组( C组 )。CPB前 ( T1 )、CPB1 5min( T2 )、CPB30 min( T3)、术后 2 h( T4)、术后 2 4h( T5)分别测定 t- PA和 PAI活性、D- D含量、HCT,记录术后 2 4h心包纵隔引流量。结果 EACA组术中及术后 t- PA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 P<0 .0 5) ,t- PA/PAI比值较稳定 ( P<0 .0 5) ,术后 2 h PA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5)。D- D含量在各时点均较对照组减少 ( P<0 .0 1 ) ;术后 2 4h失血量较对照组减少 43.8% ( P<0 .0 5)。结论 EACA可有效地抑制儿童 CPB期间纤溶系统的激活 ,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
- 杨新卫郭林静梁法禹李大奇李志英
- 关键词:体外循环儿童6-氨基己酸纤溶系统
- 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护(附1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护方法。方法 2 0 0 3- 0 9- 2 8为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 ,分析总结本例供心保护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 ,心脏自动复跳 ,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后心功能正常 ,患者现已健康生存近 1年。结论 用改良St·Thomas液 ,结合含血停跳液保护供心 ,可取得满意效果。
- 杨新卫李志英郭林静梁智星任梅惠
- 关键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病例报告
- 银杏叶提取物脑保护液对兔脑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期间行间断顺行灌注含银杏叶提取物(GBE)的保护液对兔脑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DHCA组和GBE组,每组10只,建立体外循环模型,DHCA组在DHCA 90min内不做处理,GBE组在DHCA 30min、60min时顺行灌注一定量脑保护液。结果DHCA组静脉氧分压(PvO2)、脑氧摄取率(CEO2)在DHCA期间下降明显,在DHCA 90min降至最低,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vCO2)逐渐升高;GBE组PvO2、CEO2在DHCA 30min时降至最低,灌注脑保护液后升高,并保持一定水平,PvCO2在DHCA期间变化不明显;DHCA 60min、90min时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比较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低温停循环间断灌注银杏叶提取物脑保护液能较好地向脑组织提供氧,减少停循环及恢复循环后颈内静脉血乳酸含量,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轻长时间DHCA造成的脑组织损伤。
- 吴汉磊秦太昌李志英杨新卫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液
- 心肺联合移植术中LPD液不同灌注方法对肺保护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LPD液的两种灌注方法对心肺联合移植术中对供肺的保护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每组供体与受体各8只,左、右肺互为对照。实验组1:左肺为对照组,灌注林格液;右肺为试验组,灌注LPD液。灌注方向、灌注压力、灌注量及时间均相同。实验组2:将LPD液分为两种灌注方法,左肺只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技术,右肺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联合晚期肺静脉逆行灌注技术。移植术后1h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匀浆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右肺采用先肺动脉顺行灌注再联合肺静脉逆行灌注技术,其结果不论是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还是MDA含量,均优于只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技术。结论LPD肺灌注液采用肺动脉顺行灌注联合晚期肺静脉逆行灌注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能够更加充分的对肺组织进行灌注。
- 申宇梁智星李志英
- 关键词:心肺联合移植术肺保护
- 体重10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回顾性总结92例体重为10 kg以下婴幼儿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体会。方法对我院92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方法(CPB设备、预充液成分、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CPB时间16-223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0-108 min。92例均顺利脱机,5例术后死亡。结论婴幼儿CPB需性能稳定的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尽可能减少预充量,合理的预充,良好的心肺保护,结合超滤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杨新卫郭林静李志英傅昱张勇李俊
- 关键词:体外循环超滤心肌保护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经验
- 2001年
- 总结了 7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认为术前诊断除B超、CT、ERCP、PTC等外 ,术中造影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手术方式以囊肿切除、空肠 -肝总管Roux -Y吻合术为首选胆管重建手术。术后短期随访疗效显著。
- 王建峰李志英石正峰
-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胆管造影术胆道重建儿童
- 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对兔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单纯黄芪预处理对兔未成熟心肌再灌注 (I/ R)损伤的影响。方法 2 4只幼兔 (14~ 2 1d)随机分 3组 ,每组 8只 ,利用 L angendorff模型灌注其离体心脏。平稳灌注 3 0 m in后 ,向球囊缓慢注入生理盐水 ,调整至左室舒张末压 (L VEDP)为 10 mm Hg(1mm Hg=0 .13 3 k Pa)。对照组继续灌注 15 min;黄芪预处理组 :则用黄芪注射液灌注 15 min。两组心脏均经历停灌 3 0 min(保温、保湿 )、缺血自动停跳及再灌注 40 min复制全心 I/ R模型。观察各组的血液动力学、冠脉流出液心肌酶、心肌能量变化、病理学变化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 黄芪预处理组左心功能、冠脉流量恢复及再灌后心肌组织内 ATP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心肌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肌细胞线粒体半定量分析显示预处理组线粒体损伤轻于对照组 ,心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高于对照组。
- 李志英龙村梁智新温复兴史世勇关彬丁露露
- 关键词:预处理未成熟心肌保护
- 6-氨基己酸对体外循环时纤溶系统的影响及与抑肽酶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期间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 ,观察 6 氨基己酸 (EACA)对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和输血的影响 ,并与抑肽酶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45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体重 10~ 3 0kg) ,分为抑肽酶用药组 (A组 ,15例 )、6 氨基己酸组 (B组 ,15例 )、对照组 (C组 ,15例 )。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 (T1)、CPB 15min (T2 )、CPB 3 0min (T3)、术后 2h (T4 )、术后 2 4h (T5)分别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活性、D二聚体 (D D)含量、红细胞压积 (HCT) ,记录术后 2 4h心包纵隔引流量 (失血量 )及术中术后输库血量。结果 ①对照组 :术中t PA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 2h仍高于术前 (P <0 0 5 ) ,术后 2 4h恢复正常 ;PAI 1活性术中及术后 2h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 (P>0 0 5 ) ,术后 2 4h较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5 ) ;t PA/PAI 1比值术中及术后 2h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 ,术后 2 4h恢复正常 ;D D含量术中至术后 2 4h均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1)。②用药组 (A组和B组 ) :术中及术后 2ht PA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 2hPAI 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及术后D
- 杨新卫郭林静李大奇张勇李志英傅昱
- 关键词:6-氨基己酸输血疗法抑肽酶体外循环纤溶系统纤溶酶原激活物
- 黄芪注射液加强心肌保护液在兔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加强心肌保护液对未成熟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幼兔(兔龄14 d^21 d)随机分3组,每组8只。用Langendorff模型灌注离体心脏。平稳灌注45 min后,主动脉根部灌注STH液(4℃)。对照组(Con):灌注STH液;黄芪组(AS):黄芪注射液+STH灌注;5羟葵酸液(5-HD)组:5-HD+STH灌注。3组心脏均经历停灌30 min(保温、保湿)及再灌注40 min复制模型。观察3组的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冠脉流出液、病理学变化、心肌能量变化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黄芪组左心功能、冠脉流量恢复及再灌后心肌组织内ATP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及5-HD组,心肌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及5-HD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显示预处理组线粒体损伤轻于对照组及5-HD组,心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AS组78.4 ng,高于对照组20.8 ng及5-HD组61.8 ng。结论黄芪加强心肌保护液对兔未成熟心肌有保护作用,黄芪可能是KATP通道开放剂。
- 张霄李志英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心肌保护液KATP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