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溪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纤维化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肝纤维化
  • 3篇肝炎
  • 2篇血清学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自然科学基金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免疫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性能比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30...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李小溪
  • 6篇李筱涵
  • 5篇孙志强
  • 5篇郭晓东
  • 4篇李波
  • 3篇毛远丽
  • 2篇熊璐
  • 2篇赵景民
  • 2篇王福生
  • 2篇薛丽香
  • 2篇曲芬
  • 2篇张昕
  • 2篇陈澎
  • 1篇刘爱霞
  • 1篇张杨丽
  • 1篇郭桐生
  • 1篇杨丽华
  • 1篇郝晓刚
  • 1篇刘立明
  • 1篇李永利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2012北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酶联免疫分析实验和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的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Enhanted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v,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含量(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方法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患者肝穿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用ECLIA和ELISA法检测253例患者的4项血清纤维化指标,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能反映患者从肝炎到肝硬化的肝纤维化逐渐加重的趋势。但与ELISA法比较,ECLIA方法检测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较好。结论ECLIA系统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可以更好的反应肝硬化的发展程度。
郭静霞马洪滨李永利徐军杨丽华史佳彬李波刘爱霞李小溪李伯安毛远丽
关键词: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干扰素γ和白介素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INF-γ和IL-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搜集不同患者血样,提取血清,使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INF-γ和IL-10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结果:本研究发现,和其它肝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NF-γ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尽管在不同预后的患者中,INF-γ水平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治疗生效,INF-γ水平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和其它慢性肝炎相比,INF-γ和IL-10表达存在着差异,而且INF-γ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监控慢性重型肝炎病程以及疗效的指标。
郭晓东熊璐李小溪刘树红李筱涵孙志强史晨辉赵景民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干扰素Γ白介素10
CD13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CD13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84例肝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肝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84例HCC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CD133表达与肝细胞癌血清AFP水平(χ2=4.02)、TNM分期(χ2=4.69)、病理分级(χ2=5.48)、门静脉癌栓(χ2=5.27)及肝硬化(χ2=6.04)具显著相关性(P<0.01),而CD133表达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有无肿瘤包膜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133的过表达是反应HCC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对HCC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作用。
郭晓东王海滨曲芬刘立明张鞠玲李小溪张杨丽赵景民
关键词:肝细胞癌CD133免疫组织化学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早期实验室诊断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汇总分析我院近3年住院肝硬化并发SBP 303例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者的实验诊断资料和临床特征,寻求早期诊断信息。结果:感染革兰阴性菌192例(63.4%),革兰阳性菌111例(36.6%)。革兰阴性菌感染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250×106/L者140例(46.2%),多形核白细胞(PMN)>0.25者143例(47.2%),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则为38例(12.5%)及34例(11.2%);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美唑、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等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和头孢唑啉等敏感率较高。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细菌种类及药敏结果正确选用治疗药物。
崔恩博曲芬黄茜鲍春梅陈素明李小溪郭桐生毛远丽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细菌学分类
血清与血浆中HBsAg在全自动酶免分析检测结果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取代血清检测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检测乙肝标志物的血样30份,分别放在抗凝剂管和普通干燥试管,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检测HBsAg,将检测结果进行OD及S/CO值统计处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与二种血浆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0.99,二种血浆与血清结果相关关系良好(P>0.0 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代替血清完全可以用于全自动酶标分析仪进行检测,既可以节省预处理时间,又可以减少标本在分离吸移血清过程中出现差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李小溪李筱涵郭晓东李波孙志强
关键词:血清血浆HBSAG全自动酶免分析
2010—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艾滋病领域基础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艾滋病领域基础研究的资助现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思考。方法统计2010—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艾滋病领域的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项目的细分领域、申请人及申请单位情况、资助金额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艾滋病领域年均资助80项,资助率20.47%,涉及交叉学科多,大项目比例偏低,综合型大学在该领域投入不够。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稳定投入促进了艾滋病领域的基础研究,尤其在在药物、流行病、数学模型等方面进步显著,国际交流密切,但整体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尚缺少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张昕李小溪薛丽香赵敏陈威巍张政王福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从2010-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我国肝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2010-2014年度肝病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的分析,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趋势提出思考.方法 统计2010--2014年5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肝病领域资助的具体情况,分析项目的领域分布、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情况、资助金额等.结果 (1)肝病领域年均获资助624.4项,年均资助金额32 183.92万元;(2)大项目比例偏低;(3)近半数研究项目集中在肝癌领域;(4)80%的资助项目集中在19.03%的依托单位.结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肝病领域基础研究有了长足进展,虽然存在着整体水平偏低,高层次研究项目少,研究方向与临床需求不完全一致等问题,但是在肝病免疫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相关应用成果.
张昕李小溪薛丽香王福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肝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CHB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20例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慢性肝炎轻度30例,慢性肝炎中度43例,慢性肝炎重度47例,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VEGF、TB IL、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PT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血清VEGF、TB IL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上升趋势,PTA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LT水平在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VEGF水平与TB IL呈显著正相关(r=0.831,P<0.01),与PTA呈显著负相关(r=-0.620,P<0.01),而与ALT无明显相关性(r=0.169,P>0.05)。结论:VEGF参与了慢性乙肝的发病,并且是慢性乙肝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郭晓东李小溪李筱涵梁丽熊璐唐彦郝晓刚田如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四种胃蛋白酶原检测试剂的性能比较
2017年
目的:比较四种胃蛋白酶原检测试剂的性能。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种国产和两种进口蛋白酶原检测试剂的校准和质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灵敏度、前带反应影响和抗干扰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四家公司的校准和质控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两家进口试剂变异系数较小,在线性、准确性、灵敏度、前带反应等指标全面领先。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判断,目前使用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试剂以两种进口产品性能为佳,国产品尚有一定差距。
李小溪李筱涵陈澎乔梦然李晶孙志强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免疫比浊法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血清学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分期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17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脂连素及其受体(AdipoQ)、瘦素(Leptin)、生长因子(PDGF)、骨桥蛋白(OPN)6项指标的含量,并利用ROC曲线对各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IMP-1、TIMP-2、Leptin在不同纤维化组中呈差异性表达,且AUROC高于其他指标(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TIMP-2、Leptin这3项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
李小溪李波李筱涵郭晓东陈伟蛟陈澎孙志强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