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层螺旋CT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298例,男174例,女124例,年龄17~86岁,平均为49.8岁。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资料,并将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处理。结果多平面重组(MPR)明确显示骨折线累及范围和椎管的关系,VR能立体显示;MIP对椎管狭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结论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技术。
- 李奎生赵正发张来顺
- 关键词:脊柱爆裂性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髋臼骨折的AO分型诊断(附27例临床CT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张来顺戴振火康两期徐淑英蒋永健李奎生林建煌
- 关键词:髋臼骨折AO分型CT
- MRI早期诊断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MRI早期诊断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50例,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MRI及X线片检查结果,观察其诊断敏感性及随时间变化的股骨头坏死进展状况。结果患者术后3、6、9及12个月MRI检查的敏感性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随时间变化的股骨头坏死进展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发现所需时间与疾病进展会不断增加,对比不同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和MRI对股骨头坏死早期均有较高诊断率,但MRI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适用于早期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
- 李奎生周杰钦
- 关键词:MRI股骨头坏死
- CT与MRI诊断Kummell病的影像学特征对比
- 2022年
- 目的:比较对Kummell病患者实施CT扫描与MRI诊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开始一直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3例(94节椎体)Kummell病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分别对83例患者实施CT诊断及MRI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于Kummell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表现。结果:在影像学的诊断过程中,MRI诊断对于Kummell病的诊断准确性(97.59%,81/83)显著高于CT诊断(89.16%,74/8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对Kummell病患者诊断的过程中,CT和MRI诊断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MRI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更高,能对不同时期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全面显示,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蒋永建李奎生
- 关键词:CT扫描MRI诊断影像学特征
- 可能发生创伤性关节病的早期影像学改变
- 2008年
- 赵正发李奎生
- 关键词:关节病创伤性影像学改变滑膜增厚软骨损伤关节功能
-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估X线平片与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扫描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CT复查对拟诊Ⅰ期病例的确诊、了解病变的演变情况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X线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影像检查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李奎生何彬娟徐玉琴
- 关键词: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X线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被引量:32
- 2016年
- 目的对比CT与MRI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1例临床资料,均行CT和MRI诊断,对比诊断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并与关节镜检查对照。结果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56%、97.01%、100%,显著高于CT的79.27%、82.09%、66.67%(P<0.05)。CT表现为半月板形态改变,明显增大,边缘粗糙;半月板内有低密度影;撕裂半月板出现移位;部分存在关节腔积液和多发性泡状充气征。Ⅰ级损伤MRI的T2WI上可见半月板内有高信号影,Ⅱ级损伤在T2WI上可见水平、垂直高信号影,Ⅲ级在T2WI上为高信号影,且延续至关节面边缘。结论 MRI诊断临床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高于CT,且能显示半月板的部位、形态改变。
- 李奎生
-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核磁共振CT
- 误食鱼刺所致创伤性心包炎1例
- 2012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齐某,男性,56岁。因误食鱼刺后胸闷气喘20天,于2009年11月5日入院。患者于20天前误食鱼刺后出现咽喉部刺痛,进食后胸闷胸痛,以胸骨中上段疼痛明显,未予重视,自服食用醋后自觉咽喉部刺痛有所好转,但仍胸闷胸痛,且逐渐出现气喘气促,活动耐量逐渐下降。曾在当地行食道镜检查提示:食道癌可能,
- 刘雪娜蔡少杭李奎生
- 关键词:创伤性心包炎鱼刺
- 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05年
- 眼眶内侧壁骨质极薄,外伤极易致骨折。若忽视诊断且未予适当治疗可致颅内感染,甚至留下残疾。CT是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的最佳影像方法。现总结我院有完整资料50例如下。
- 赵正发李奎生陈松华
- 关键词:眼眶内侧壁骨折CT表现颅内感染
-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MRI证实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MRI的特征。结果65例患者半月板损伤数为106个(每个膝关节包括内、外侧半月板,以下均同),其中Ⅰ级23个(21.7%),Ⅱ级51个(48.1%),Ⅲ级32个(30.2%)。Ⅰ级T2WI表现为半月板内点片状或类圆形高信号影,高信号影未达到关节面缘,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态改变;Ⅱ级T2WI上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T2WI上半月板内的高信号影均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边缘,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结论MRI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 李奎生胡冬平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