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照
作品数:
64
被引量:216
H指数:9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敖青
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姜江
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孟凡妍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东升
山东工业大学
孟祥敏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7篇
期刊文章
4篇
专利
2篇
会议论文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48篇
金属学及工艺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化学工程
1篇
机械工程
1篇
电子电信
主题
40篇
贝氏体
25篇
贝氏体钢
13篇
铁素
13篇
铁素体
13篇
合金
12篇
贝氏体铁素体
10篇
渗氮
10篇
耐磨
10篇
空冷
9篇
陶瓷
8篇
相变
8篇
耐磨性
8篇
空冷贝氏体
8篇
空冷贝氏体钢
8篇
奥氏体
7篇
离子渗
7篇
离子渗氮
6篇
FE-C
5篇
韧性
5篇
渗氮层
机构
34篇
山东大学
33篇
山东工业大学
14篇
中国科学院金...
4篇
中国科学院
2篇
新思公司
1篇
济南大学
1篇
青岛理工大学
1篇
沈阳材料科学...
1篇
济南永宁制药...
作者
64篇
李凤照
40篇
敖青
16篇
姜江
11篇
孟凡妍
10篇
孙东升
9篇
伦宁
9篇
孟祥敏
9篇
李斗星
9篇
顾英妮
9篇
秦超
8篇
刘玉先
7篇
孙东升
6篇
刘援朝
5篇
戴吉岩
5篇
尹龙卫
4篇
孙东升
3篇
张林
2篇
叶恒强
2篇
彭红樱
2篇
姜江
传媒
9篇
金属热处理
7篇
机械工程材料
7篇
山东工业大学...
5篇
金属学报
4篇
材料热处理学...
3篇
钢铁研究学报
3篇
金属热处理学...
2篇
科学通报
2篇
钢铁
2篇
理化检验(物...
2篇
中国科学(E...
2篇
山东冶金
2篇
山东大学学报...
1篇
粉末冶金技术
1篇
机械工程学报
1篇
无机材料学报
1篇
物理测试
1篇
电子显微学报
1篇
国际学术动态
1篇
青岛理工大学...
年份
2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05
4篇
2003
6篇
2002
3篇
2001
2篇
2000
3篇
1999
5篇
1998
12篇
1997
6篇
1996
4篇
1995
5篇
1994
6篇
1993
3篇
1992
1篇
1986
共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纳米结构
被引量:11
1999年
通过TEM 和HRTEM 观察分析了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的组织结构及其纳米尺度。贝氏体铁素体由亚片条组成,亚片条宽度约100 ~200nm ,长度不等;亚片条又由亚单元组成,其纳米尺度为100 ~250nm ,形貌呈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无规则外形等多种形貌;亚单元又由更小的基本单元组成,其尺度约在几个纳米到十几个或二十几个纳米范围。最小单元之间呈小角度界面结合。
李凤照
敖青
姜江
贺连龙
李斗星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贝氏体钢
贝氏体钢精细结构的TEM观察
1997年
使用TEM研究了钢中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及碳化物的形貌与分布,加入微量元素使贝氏体铁素体组织明显细化.贝氏体铁素体由亚单元或亚块组成,碳化物形貌不一,分布在条间、片内和亚块边界.贝氏体铁素体内有极为丰富的精细组织.文中讨论了贝氏体的相变机制.
敖青
姜江
顾英妮
李凤照
关键词:
贝氏体钢
碳化物
TEM
离子渗氮层的组织形貌和γ′-ε界面结构
被引量:2
1994年
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550℃,6h离子渗氮的35CrMo钢渗层的组织形貌和界面结构.结果表明,渗层外层为分层相间分布的ε+γ′条带状组织。在化合物内层的γ′相中有空位盘、位错、层错四面体和孪晶.ε相和γ′相之间的界面光滑且平直.除了观察到一个原子层结构台阶,也发现多个原子层高度的结构台阶.大量晶体缺陷的存在是加速离子渗氮过程的主要原因。
李凤照
孙东升
敖青
戴吉岩
李斗星
关键词:
渗氮层
组织形貌
离子渗氮层的透射电镜研究方法
1992年
孙东升
李凤照
张宝荣
关键词:
渗氮层
透射电镜
贝氏体铁素体内的精细孪晶
被引量:2
2014年
用分析电镜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索体精细结构及其尺寸,研究了铸造状态贝氏体钢经正火的连续冷却和锻造后空冷且等温转变后贝氏体铁素体亚片条问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贝氏体铁索体亚片条问存在明显的孪晶关系。贝素体铁素体孪晶亚片条宽度在2~30nm范围内.最小的孪晶亚片条仅2~5nm。孪晶片条间的孪晶界面并非是平直的孪生面(112),而是由一段段以孪生面(112)为平台的台阶组成。
伦宁
李晶晶
孟凡妍
秦超
孟祥敏
李凤照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锰-硅-稀土-铝-硼系空冷贝氏体钢
本发明的Mn-Si-RE-Al-B系空冷贝氏体钢,通过在钢中加入微量的RE、Al等合金元素,经复合变质处理,钢的晶粒细小,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大量碳化物弥散分布。在大截面直径,钢的表层和心部均可获得隐晶或细针状的贝氏体/马...
李凤照
敖青
姜江
文献传递
bcc结构的动态回复模型
被引量:2
1997年
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一般要同时发生两个过程:一是由于滑移变形使位错密度增加,引起加工硬化;二是回复和再结晶过程引起软化.这两个相反过程的发展,其综合效果将受到形变温度、形变速率及形变量的影响.温度控制着自扩散速率,而自扩散速率又影响着回复-再结晶过程的进行.在回复过程中,位错密度的增减主要由形变速率和应变量来决定.
孙东升
李木森
邹勇
杨锐
李凤照
关键词:
热变形
多元微合金化空冷贝氏体钢
被引量:13
1997年
中碳和中高碳Mn-Si-B系多元微合金化贝氏体钢,锻后空冷可获得以贝氏体或贝氏体/马氏体为主、含碳化物和少量残留奥氏体的组织.加入微量元素,使奥氏体晶粒和显微组织细化,形成的高硬度碳化物弥散分布,提高硬度、韧性和耐磨性.通过一元、二元和三元微合金变质处理,钢的组织依次变细,硬度、韧性和耐磨性逐步提高.三元微合金化处理的中高碳贝氏体钢,组织更为细小均匀,性能更加优越.
李凤照
顾英妮
姜江
敖青
孙东升
关键词:
微合金化
贝氏体钢
耐磨性
新型稀土多元微合金化节能空冷贝氏体钢
李凤照
姜江
敖青
孙东升
顾英妮
该发明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是材料科学技术领域。贝氏体相变的研究以及贝氏体钢的设计和应用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高度重视。但是,国内外现有的贝氏体钢,在成分、工艺稳定性等都亟待必进,特别是显微组织都比较粗...
关键词:
关键词:
贝氏体钢
耐磨钢
Fe-C-Mo合金贝氏体相变特征和形貌
1996年
研究了高纯度Fe-0.06%C-1.80%Mo和Fe-0.19%C-1.81%Mo合金在550~850℃恒温时的贝氏体转变。结果表明,转变是完全的。两种合金分别在600℃和585℃左右恒温时,转变中途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而后恢复并加快转变。两合金等温等转(TTT)图均有一明显稳定区(称为河湾或θb ),θb温度上下铁素体形貌明显不同。在700~800℃恒温时,碳化物平行于奥氏体晶粒边界沉淀。
李凤照
敖青
姜江
孙东升
刘玉先
关键词:
贝氏体
合金钢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7页
<
1
2
3
4
5
6
7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