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征象。结果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可单房或多房,以后者多见,多为单侧分布,以颈后三角多见,少数双侧弥漫性分布,范围广泛。CT特征为边界清楚、薄壁,有较大囊腔的囊状肿块。囊内呈水样密度或负值(乳糜液)。多房者纤细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和分隔无或轻度强化,体积较大者包绕或推压血管、气管等正常结构。尤以弥漫性分布者为重。合并感染者囊内密度增高,可有积气,囊壁及分隔增厚,边界模糊,其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结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征象具有特征性,CT扫描是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
- 李卫星李保丰许健吴旭
- 关键词:颈部囊性淋巴管瘤CT先天性发育畸形
- 脑室内囊虫病28例MRI表现
- 2005年
- 李保丰王迎秋宋文杰吴旭
- 关键词:内囊脑室内MRI表现脑实质免疫学检查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将所有采集数据在AW4.2工作站进行冠状、矢状、斜状和表面覆盖成像 (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投影...
- 李保丰许健冷阳
- 文献传递
- Riedel’s甲状腺炎的X线诊断(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04年
- 目的:报告2例Riedel’s甲状腺炎,探讨其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两例Riedel’s甲状腺炎患者,综合分析其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结果:(1)甲状腺无病性质硬肿块,其肿大程度与压迫症状不相符。(2)肿块内斑点状钙化。(3)向相邻组织延伸的蟹足样钙化。结论:Riedel’s甲状腺炎的X-ray表现可能反映其病理特点。提出呈放射状向相邻组织延伸的蟹足样钙化,对Riedel’s甲状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孔令春范启运李保丰张曼莉
- 关键词:X线检查病理特点
- 增强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增强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价值。方法:对13例疑有肺栓塞症的患者进行肺部增强 16层螺旋CT和DSA检查。增强16层螺旋CT检查时, 于外周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所有采集数据在GE
- 李保丰李锋邢作梅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增强对肺内炎性结节的诊断
- 目的:分析炎性结节的影象特点及影象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抗炎治疗后减小消失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均为贴近胸膜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 5例其多边形,3例成类圆形,4例成楔形,病灶边界清
- 李保丰王忠耕胡荣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增强对肺炎性结节的诊断
- 目的:分析炎性结节的影象特点及影象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抗炎治疗后减小消失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均为贴近胸膜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5例其多边形, 3例成类圆形,4例成楔形,病灶边界清晰;...
- 李保丰王忠耕胡荣
- 文献传递
- 喉癌的CT诊断价值(附33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提高CT喉癌诊断正确率。方法 :3 3例喉癌手术病例全部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然后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声门上型 16例 ,声门型 8例 ,声门下型 1例 ,跨声门型 8例。各型原发部位病灶CT特征 :为不规则弥漫性增厚或肿块状、结节状隆起 ,均不同程度向喉腔内突入 ;弥漫性增厚或肿块状者表面不光整或呈分叶状 ;结节状者表面较前者光滑。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基底部边界清楚。声门型可仅表现为声带增厚或波纹状改变。对出现周围直接浸润或颈部特定部位淋巴结肿大者 ,CT更能做出明确诊断。结论 :充分认识喉癌的CT特征 ,能够提高CT的诊断正确率。
- 李保丰许健郭巍李卫星
- 关键词:声门喉癌肿块CT特征正确率
- 眼眶单纯内侧壁骨折的高分辨CT诊断被引量:2
- 2004年
- 李保丰李卫星许健郭嘉鸿吴旭
- 关键词:眼眶爆裂性骨折骨折HRCT高分辨CT影像技术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将所有采集数据在AW4.2工作站进行冠状、矢状、斜状和表面覆盖成像(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投影法...
- 李保丰许健冷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