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佩杰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病毒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膜炎
  • 2篇抗体
  • 2篇抗原
  • 2篇克隆
  • 2篇角膜
  • 2篇角膜炎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疱性
  • 1篇单疱性角膜炎
  • 1篇毒性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校管理

机构

  • 8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李佩杰
  • 5篇尚大庄
  • 3篇董燕
  • 3篇王新江
  • 3篇李瑞民
  • 2篇周亮
  • 2篇王岩
  • 2篇张铁民
  • 2篇陆虹
  • 2篇朱晓红
  • 2篇李燕
  • 1篇谷淑燕
  • 1篇唐文彦
  • 1篇邓淑华
  • 1篇龚玉芳
  • 1篇王颖
  • 1篇那金英
  • 1篇马红莉
  • 1篇李燕
  • 1篇张凌林

传媒

  • 5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献血员体液免疫状况的观察(摘要)
1985年
为了解多次献血对机体体液免疫状态有无不良影响,1981年底我们采用单相琼脂扩散法对55名献血员与非献血的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_(3)含量进行了测定。
李佩杰袁清碧李瑞民邓淑华于春洛辛士芹李庆荣那金英
关键词:献血员血清IGA体液免疫IGG
单克隆抗体连接APAAP桥联酶标技术用于单疱性角膜炎的病毒抗原检测
1992年
将单克隆抗体连接APAAP桥联酶标技术用于免实验性Ⅰ型单纯疱疹病每性角膜炎病毒抗原的检测,确定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诊断效果,通过与组织培养病毒分离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提示APAAP复合物免疫酶标技术是用于诊断实验性单疱性角膜炎的一种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的方法。
尚大庄李瑞民李佩杰袁清碧张铁民周亮朱晓红
关键词:免疫酶标单疱性角膜炎
双氧水诱导淋巴母细胞株产生EB病毒相关抗原的研究
1994年
研究了双氧水(H2O2)诱导淋巴母细胞株产生EB病毒相关抗原的作用条件,并观察了H2O2与丁酸钠和巴豆油联合作用于上述细胞后对EB病毒相关抗原的协同激活作用。结果表明,0.2mM的H2O2室温下处理B95─8细胞10分钟,培养5天后,其EB病毒壳抗原(EBV─VCA)阳性细胞率分别由4%和1%增至36%,结果与丁酸钠和巴豆油单独激活时无显著差异。证明H2O2可以代替具有致突或促癌的丁酸钠和巴豆油用于激活B95─8和P3HR─1细胞,但对P3HR─1EB─VCA和Raji细胞EBV早期抗原(EBV─EA)的激活不够理想。H2O2、丁酸钠和巴豆油联合作用于上述三种细胞可以获得最好的激活效果,B95─8和P3HR─1的阳性细胞率分别可达80%和64%,Raji细胞的EBV─EA阳性率可达14%。
尚大庄董燕李佩杰李燕谷淑燕王新江陆虹
关键词:相关抗原淋巴细胞
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1993年
将单克隆抗体连接APAAP桥联酶标技术用于实验性单疱角膜炎的诊断,确定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通过与组织培养病毒分离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证明APAAP桥联酶标技术是用于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种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的方法。
张铁民周亮朱晓红尚大庄李佩杰李瑞民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
重在建设 做好整改
1998年
王岩龚玉芳任丽民李佩杰
关键词:院校建设整改办学条件学科建设
全文增补中
老年小鼠的NK细胞活性及其对细胞因子应答性的观察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比较了不同品系青老年鼠间NK细胞活性差异,以及细胞因子、r—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Ⅱ对青老年鼠NK细胞的激活作用。讨论了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免疫学因素。结果表明,在青年C57BL/6、C3H、Swiss、DBA/2及昆明鼠的NK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在老年鼠差异非常显著,特别是C3H和C57BL/6老年鼠在1年龄时基本丧失NK细胞活性。病毒感染老年鼠未见象青年鼠那样的NK激活现象,而老年鼠的NK细胞对细胞因子应答正常,提示老年鼠的免疫调节细胞(TH细胞)功能低下。
尚大庄董燕李佩杰王新江李燕谷淑燕陆虹
关键词:衰老细胞因子杀伤细胞
甲型流感病毒治疗S_(180)腹水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1995年
用流感病毒PR8株治疗S180腹水瘤小鼠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时间愈早愈好。用同种病毒二次治疗荷瘤小鼠,疗效比单次治疗提高13%~38%,但两次治疗时间间隔不同,疗效有差异。预先用PR8免疫S180小鼠,体内产生的PR8抗体可增强病毒的治疗效果,而PR8病毒对老年S180小鼠的治疗作用极差.作者对病毒抗癌机制做了初步研究和讨论。
尚大庄董燕李佩杰陆虹李燕王新江张凌林段树学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S180腹水瘤
强化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1997年
王岩唐文彦马红莉王颖李佩杰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校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