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明
- 作品数:55 被引量:60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监测进展与展望
- 2023年
- 两栖爬行动物是良好的环境指示类群,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正经历着全球范围的种群快速下降和物种灭绝。最新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发现,37.05%的两栖动物和30.5%的爬行动物受到威胁。开展国家级科学监测,研究和分析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变迁及其驱动因素是保护的前提。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监测与研究专项网通过对11个典型样区中两栖爬行动物的组成、种群动态和结构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将野外数据与生态模型相结合,探讨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群现状、群落结构及其动态,以及针对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应对未来环境变化提出及时有效的保护管理对策。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极危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和濒危两栖动物大凉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的保护、环境DNA(eDNA)技术和无线电追踪技术开拓与应用、荒漠化生境对爬行动物的生态影响、外来入侵种的扩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明显提升了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未来尚需持续加大监测网络建设,普及先进监测技术,从法律法规层面强调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设和优化保护区,实施必要的迁地保育和就地保育,实现更多有效保护珍稀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目的。
- 李成江建平谢锋赵天车静李义明杜卫国杨维康徐峰
-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
- 舟山群岛四种兽人为捕杀活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1995年
- 捕杀是人为对物种的一种重要干扰因子。本文研究了舟山群岛獐(Hydropotesinermis)、麂(Muntiacusreevesi)、小灵猫(Viverriculaindica)和豹猫(Felisbecgalemsis)的人为捕杀率、捕杀量和捕杀活动。四种兽的捕杀率高,捕杀量大。舟山群岛及相邻地区非法狩猎活动很猖獗。建议对我国人为捕杀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广泛的调查,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效果研究。
- 李义明李典谟
- 关键词:兽类
- 猪跛行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1
- 2008年
- 1 传染性因素
猪传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是关节肿胀和患肢出现踱行。引起关节肿胀的主要病原菌有猪链球菌、猪丹毒杆菌、猪葡萄球菌、猪滑液囊霉形体或猪鼻霉形体,棒状杆菌属、猪嗜血杆菌及副嗜血杆菌等。
- 李义明韩敏刘涛
- 关键词:猪链球菌滑液囊霉形体副嗜血杆菌跛行传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
-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和趋势
- 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保护生物学的中心论题是研究物种绝灭过程和存活条件.目前,种群生存力分析已成为研究焦点;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的保护受到广泛重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解决保护问题的有...
- 李义明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绝灭种群生存力分析
- 文献传递
- 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日移动距离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5年
- 作者于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研究了社群大小的年变化、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千家坪地区一群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日移动距离的影响。对该群金丝猴进行了8个季节的跟踪研究,每季连续跟踪30d。用社群直线距离法确定猴群的日移动距离,同时调查社群大小,记录人为活动和气象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两年间猴群的个体数增加了14%,但其日移动距离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社群大小的年变化对日移动距离没有影响。(2)猴群在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日移动距离比没有人为活动影响时长。(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各个季节中,猴群的日移动距离与一天中晴和有云但无降水所占时间的比例没有相关性;与春季和冬季日降雨或雪所占时间的比例呈负相关,但与夏季和秋季的没有相关性,说明降水缩短了冬春季猴群的日移动距离,这可能与川金丝猴的繁殖有关。人为活动对猴群是不利的;冬春季的长时间降水可能是川金丝猴的灾害性天气。
- 李义明廖明尧喻杰杨敬元
- 关键词:RHINOPITHECUSROXELLANA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
- 脊椎动物受威胁格局和濒危机制
- 1我国脊椎动物受威胁格局和濒危机制:与美国的比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正在加剧。Pimm等(1995)年估计当前物种的绝灭速率是物种自然历史时期的100-1000倍,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列入到保护名录。要减缓...
- 李义明
- 文献传递
- 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对我国特有两栖动物的捕食危害
- 外来捕食者被认为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已引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栖动物的下降甚至灭绝.
- 刘宣罗煜陈嘉欣郭毅松白昌明李义明
- 系统发育多样性测度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8年
-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确定生物多样性测度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传统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是以物种概念为基础的,用生态学和地理学方法确定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其测度依赖于样方面积的大小,并且所有的物种在分类上同等对待。系统发育多样性测度基于系统发育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确定某一物种对类群多样性的贡献大小。该方法比较复杂,只有在类群的系统发育或遗传资料比较齐全时方能应用。本文认为,物种生存力途径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测度相结合有助于确定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优先秩序。
- 李义明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稀有种系统发育多样性生存力
- 克氏原螯虾在舟山群岛永久性静水水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解克氏原螯虾在永久性静水水体(水库和池塘)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和它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于2008年5—8月,利用样线法与目视遇测法以及网捕法,对舟山群岛中的8个岛屿(岱山、六横、秀山、佛渡、桃花、虾峙、册子和普陀山)上的86个水库和池塘中的克氏原螯虾分布和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因素包括外来种牛蛙(Rana catesbeiana)、水体的面积、最大水深、水体周边植被的覆盖率、鱼的出现率、人口足迹以及当地蛙的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83.7%的研究水体(72/86)有克氏原螯虾的分布,克氏原螯虾和牛蛙共同分布的水体占53.5%;2)克氏原螯虾的密度在各个岛屿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3)基于信息标准(AICc)的最小满足模型(Minimum Adequate Model)显示,克氏原螯虾的分布与水体的最大水深和牛蛙的密度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克氏原螯虾的入侵对舟山群岛永久性静水水体蛙类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由于克氏原螯虾是牛蛙的重要食物,它的分布可能潜在地助长外来种牛蛙的密度。
- 王苏盆柯尊伟蔡亚非李义明
- 关键词:入侵种
- 舟山群岛哺乳类和两栖类物种多样性损失的一般规律和自然保护区设计原理
- 李义明
- 关键词:两栖动物自然保护区物种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