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亚杰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页岩
  • 3篇油页岩
  • 2篇动力学
  • 2篇天然气
  • 2篇氢能
  • 2篇热解
  • 2篇热解过程
  • 2篇贮氢
  • 2篇块状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岩块
  • 1篇替代燃料
  • 1篇汽车
  • 1篇汽车替代燃料
  • 1篇氢燃料
  • 1篇燃料
  • 1篇燃烧
  • 1篇热解反应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9篇朱亚杰
  • 4篇陈进富
  • 4篇钱家麟
  • 3篇李术元
  • 3篇王剑秋
  • 3篇陆绍信
  • 2篇赵永丰
  • 1篇邹勇
  • 1篇吴芳云
  • 1篇张庆轩
  • 1篇王贤清

传媒

  • 3篇石油学报(石...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贮氢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被引量:30
1997年
系统介绍了几种贮氢技术及它们的最新发展状况,提出了国内今后的发展重点。
陈进富赵永丰朱亚杰
关键词:氢能贮氢材料
块状油页岩热解过程的研究——Ⅱ.页岩块内部热传导过程被引量:1
1991年
对于抚顺及茂名油页岩(粒径范围20~60mm),利用单块页岩热解反应器,以三种升温速率(1℃/min、2℃/min及5℃/min)进行了热解实验,得到了不同的温度下页岩内外温差实验数据。考察了粒度、升温速率等因素对页岩内部热传导过程的影响。利用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分析解求得了页岩内部的温度分布,并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内部热传导过程是块状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控制步骤。最后,利用反应动力学方程和热传导方程,求得了恒温下块状油页岩的热解反应时间,结果表明,热解反应时间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
李术元钱家麟王剑秋朱亚杰
关键词:油页岩热解传热
活性炭吸附贮存天然气的最佳压力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根据微孔容积填充理论(TVFM)对蒸气在活性炭微孔中的吸附,计算出了室温下天然气在活性炭上吸附贮存的最佳压力为3.
邹勇陆绍信朱亚杰
关键词:活性炭天然气吸附剂
有机液体氢化物贮氢新技术研究 I. Ni/Al_2O_3 催化剂甲苯气相加氢反应及其动力学被引量:5
1997年
应用工业三叶草型Ni/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贮氢反应及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Ni/Al2O3催化剂是性能优良的甲苯贮氢催化剂;在压力0.12MPa(绝),温度90—150℃,甲苯转化率0—100%的实验条件下,该反应呈零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为49.
陈进富陆绍信赵永丰朱亚杰
关键词:催化剂反应动力学
基于汽车氢燃料的有机液体氢化物贮氢技术──Ⅱ . MCH 的随车脱氢反应及其催化剂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MCH随车脱氢作为一种非稳态的、反应条件苛刻的过程,要求其脱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现有的脱氢催化剂尚难满足其要求。对碱改性工业3861催化剂的研究表明:碱性氧化物能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脱氢性能,Pt-Sn-K(0.4%)/r-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工业3861催化剂可提高8倍以上,但低温活性尚需继续提高;在常压、WHSV=6h-1、300—400℃、纯MCH进料时,MCH的有效贮氢量为2.78%—6.12%;空速与催化剂脱氢活性无明显依赖关系,这为实现随车脱氢反应器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性。
陈进富吴芳云朱亚杰
关键词:催化剂氢燃料
汽车替代燃料及其发展前景被引量:9
1996年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几种汽车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甲醇、乙醇、氢能、太阳能、电等。评述了各种替代燃料的特点、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陈进富陆绍信朱亚杰
关键词:汽车燃料化石燃料氢能天然气
抚顺炉加工约旦页岩时干馏段的核算被引量:1
1992年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单块页岩热解反应装置,对约旦块状页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建立了包括传热因素在内的综合性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根据抚顺炉加工约旦页岩时的现场操作数据,利用此模型对抚顺炉干馏段进行了核算。核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页岩破碎的情况下。抚顺炉加工约旦页岩时,干馏段的高度略有富余。
李术元钱家麟王剑秋朱亚杰
块状油页岩热解过程的研究——Ⅰ.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被引量:6
1990年
对于抚顺及茂名沛页岩(粒径范围:0~60mm),利用单块页岩热解反应装置,以三种升温速率(1℃/min、2℃/min及5℃/min)进行了热解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热解总失重、页岩油收率、干馏气体收率及其组成等实验数据.考察了诸因素(粒度、升温速率、加热温度和载气流量)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发现加热温度、粒度以及升温速率是热解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首次建立了包括传热因素在内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得了块状页岩的热解总失重、热解出油及产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热解总失重、热解出油及产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约为105~120kJ/mol、125~165kJ/mol及100~120kJ/mol.
李术元钱家麟王剑秋朱亚杰
关键词:油页岩热解反应动力学块状
颗粒油页岩燃烧及含硫杂质的转化被引量:6
1992年
对抚顺、茂名及约旦颗粒油页岩在热重分析仪(TGA)上进行了燃烧研究,考察了抚顺及茂名颗粒油页岩在模拟流化床快速升温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并与恒温燃烧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升温速度提高时,失重率(即燃烧速率)明显加剧。文中还对含碳酸盐及含硫量高的约旦颗粒油页岩在燃烧过程中硫的转化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在燃烧过程中有较强的自脱硫能力。通过对该油页岩燃烧过程中热量的有效利用问题的讨论,认为在流化床内燃烧此类含碳酸盐较高的油页岩时宜采用短停留时间的炉型。
王贤清张庆轩钱家麟朱亚杰
关键词:油页岩燃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