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敏敏

作品数:135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理学
  • 21篇电气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7篇电池
  • 33篇太阳电池
  • 32篇纳米
  • 29篇有机太阳电池
  • 22篇电子受体
  • 19篇给体
  • 19篇共混
  • 18篇共混膜
  • 16篇能级
  • 14篇光电
  • 13篇电子给体
  • 12篇亚胺
  • 12篇衍生物
  • 12篇太阳能电池
  • 12篇酰亚胺
  • 11篇共轭
  • 10篇带隙
  • 10篇能量转换
  • 10篇感器
  • 9篇荧光

机构

  • 135篇浙江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35篇施敏敏
  • 122篇陈红征
  • 71篇汪茫
  • 34篇吴刚
  • 18篇徐明生
  • 12篇李寒莹
  • 10篇左立见
  • 9篇傅伟飞
  • 9篇薛朝华
  • 8篇杨立功
  • 7篇胡小链
  • 6篇陈林
  • 6篇孙景志
  • 5篇叶坚
  • 4篇傅磊
  • 4篇王宁
  • 4篇黄宁
  • 4篇白茹
  • 3篇杨曦
  • 3篇陈飞

传媒

  • 6篇化学学报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国际学术动态
  • 2篇2011年高...
  • 2篇2011年全...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2005年两...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噻吩[3,4-b]并噻吩为核的近红外电子受体及其高性能光探测器
2022年
为了实现在近红外区的良好光电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A-D-A型有机电子受体TCIC.由于采用具有强醌式效应的噻吩[3,4-b]并噻吩单元为核,TCIC在780~1000 nm的近红外区具有强吸收以及合适的能级结构,可与常用的聚合物给体PCE10的吸收和能级相匹配.于是,采用2种器件结构,制备了基于PCE10:TCIC共混膜的自供电式(0 V偏压下)有机光探测器,并发现,相比于正型器件,反型器件更有利于抑制暗电流与总噪声电流.最终,反型器件在410~1000 nm的宽光谱范围内的比探测率均达到了10^(13) Jones以上,而且,在940 nm波长下,器件表现出超宽的线性动态范围(~180 dB)以及极快的响应速度(~6.5μs),这些指标都处于目前有机光探测器的最优行列.所以,本工作为高性能近红外受体的分子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
潘幼文陶利婷高健何程亮刘智鑫方彦俊施敏敏陈红征
新型窄带隙聚方酸菁的合成与光电性质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寻找更好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我们首先通过Leimgruber-Batho法合成了苯并双吡咯M1及其正丁基取代的衍生物M1a,并以它们为给电子性单体,分别与吸电子性单体方酸交替共聚得到聚合物P1和P1a。用TGA、GPC表征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分子量,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分解温度均高于300℃,其中P1a的紫外-可见光最大吸收峰出现在597nm,带隙为1.73eV,而且其LUMO能级为-3.85eV,与最常用的有机n型材料PCBM的HOMO能级相当(-3.91eV),有可能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得到应用。
王承哲施敏敏陈红征
关键词:光电性质
一种高效率的三元有机太阳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三元有机太阳电池,它包括衬底、阴极、阴极修饰层、活性层、阳极修饰层和阳极,其中活性层为一种聚合物电子给体PBDB‑T与两种小分子电子受体HF‑PCIC和IEICO‑4F的共混膜。利用PBDB‑T、...
陈红征占玲玲李水兴施敏敏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硅/DPP光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DPP光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晶硅片洗净去油污,并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中分别进行超声处理,烘干;将烘干的单晶硅片用氢氟酸清洗除去表面的SiO<Sub>2</Sub>,在处理后的...
陈红征刘楠施敏敏杨立功吴刚汪茫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它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对称性电极、电接触层、第二绝缘层、纳米孔;在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对称性电极,在第一绝缘层上和对称性电极边缘上设有电接触层,在对称性电极上设有第二绝缘层,在基...
徐明生陈红征施敏敏吴刚汪茫
文献传递
基于碳纳米管的偶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导性能研究(英文)
通过改进的液相直接沉淀法制备了2,5-双(1’-偶氮基-2’-羟基-3’-萘甲酰基-邻-氯苯胺)噁唑(AZO)的纳米微粒,并将AZO纳米级颗粒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上(MWCNT-AZO)。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
陈红征施敏敏杨正龙曹雷李寒莹汪茫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一种水溶性Au<Sub>10</Sub>纳米团簇分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诱导一步反应制备水溶性Au<Sub>10</Sub>纳米团簇分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组氨酸溶于水中,搅拌,得到浓度为0.0033~0.2M的组氨酸水溶液;2)将氯金酸溶于水中,搅拌,得到浓...
陈红征杨曦施敏敏周仁甲陈晓强
文献传递
一种亚纳米厚度的纳米孔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纳米厚度的纳米孔传感器。第二电泳电极或微泵、第二储藏室、第二微纳米分离通道、基板、第一绝缘层、亚纳米功能层、第一微纳米分离通道、第一储藏室、第一电泳电极或微泵顺次放置,亚纳米功能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第一...
徐明生陈红征吴刚施敏敏汪茫
用于聚合物太阳电池的高性能非富勒烯受体的设计与合成
2019年
相比于传统的富勒烯受体,非富勒烯受体具有吸收强和能级易调等优势,因此可实现聚合物太阳电池效率的大幅提升。本专论系统总结了本课题组在非富勒烯受体方面取得的进展,介绍了两种高性能非富勒烯受体的分子设计策略,一是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二面角和空间位阻作用设计的非平面型小分子受体,二是利用分子内非共价键作用构筑的类似于全稠环体系的平面型小分子受体,较好解决了制约非富勒烯受体性能的关键问题——在本体异质结中形成纳米级相分离与有效分子间π-π共轭之间的矛盾,从而获得了高效率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此外,这两类非富勒烯受体还拥有合成简单和形貌稳定好的特点。最后,我们还对两类非富勒烯受体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发展重点做了展望。
施敏敏李水兴李昌治陈红征
关键词:分子构象形貌
一种近红外有机电子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有机电子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电池、光探测器、生物活检领域中的应用。近红外有机电子受体具有如下的化学结构:<Image file="DDA0004065581160000011.GIF" he="4...
陈红征沈晴何程亮施敏敏李水兴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