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洞浦
作品数:
29
被引量:23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陈贻瑞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
许鑫华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
田晓明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
许晓秋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景庆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4篇
期刊文章
3篇
会议论文
2篇
专利
领域
11篇
化学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电气工程
5篇
理学
3篇
自然科学总论
2篇
医药卫生
1篇
电子电信
主题
9篇
树脂
7篇
环氧
7篇
环氧树脂
6篇
复合材料
6篇
复合材
4篇
乙烯
4篇
聚乙烯
3篇
电解质
3篇
炭黑
3篇
固体电解质
3篇
PTC材料
3篇
参数测定
2篇
导电
2篇
导管
2篇
等离子体
2篇
电磁
2篇
电磁屏蔽
2篇
电镀
2篇
蠕变
2篇
树脂复合材料
机构
29篇
天津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金...
1篇
吉林化学工业...
作者
29篇
方洞浦
22篇
陈贻瑞
10篇
许鑫华
7篇
田晓明
5篇
李景庆
5篇
许晓秋
4篇
张爽男
4篇
常津
3篇
于万里
3篇
马铁军
3篇
李家俊
2篇
周智峰
2篇
毛津淑
2篇
姚康德
2篇
曾祥云
2篇
李国俊
1篇
蔡宝连
1篇
韩立民
1篇
李春阳
1篇
徐明霞
传媒
4篇
化学工业与工...
4篇
天津大学学报
3篇
高分子材料科...
2篇
材料研究学报
2篇
中国塑料
1篇
高等学校化学...
1篇
合成树脂及塑...
1篇
无机材料学报
1篇
天津大学学报...
1篇
功能材料
1篇
北京生物医学...
1篇
热固性树脂
1篇
Transa...
1篇
周口师范学院...
1篇
第十一届全国...
1篇
全国第三届光...
1篇
中国第四届快...
年份
1篇
2006
1篇
2005
3篇
2001
2篇
2000
2篇
1999
8篇
1998
1篇
1997
2篇
1996
1篇
1995
3篇
1992
1篇
1991
1篇
1989
1篇
1988
1篇
1987
1篇
1985
共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新型聚季铵盐固体电解质
被引量:3
1998年
具有星形结构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2-甲基吡啶季铵盐和无水三氧化铝形成的熔盐进行复合,得到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0-1S·m-1的新型固体电解质,它具有优异的低温导电性能.本文探讨了高分子与熔盐复合体系的导电机理、性能及影响因素,并用13CNMR谱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许鑫华
陈贻瑞
方洞浦
燕妮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聚季铵盐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磁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998年
本文叙述了以过硫酸胺为氧化剂,在盐酸介质中用化学方法制备聚苯胺粉末的方法以及采用镀镍碳毡与聚苯胺填充环氧树脂复合得到复合材料的过程。并讨论了镍电镀层、碳毡。
张新宇
曾祥云
方洞浦
陈贻瑞
关键词:
聚苯胺
电磁波吸收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吸波材料
聚硅氧烷型增容剂改性环氧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998年
本文用环氧树脂、瑞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为原料,合成了增容剂,其可使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效地分散在环氧体系中而使环氧增韧。通过红外光谱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热失重分析及其他力学性能测试,对该体系的增容和增韧效果进行了研究。
周智峰
赵峰
齐继安
陈贻瑞
方洞浦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容剂
增韧
改性
聚硅氧烷-g-聚丙烯酸酯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26
1999年
以含活性点的聚硅氧烷为主链,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接枝单体,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合合成了聚硅氧烷-g-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通过对产物的分离过程,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加料方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用料配比等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和交联度的影响;
吴福迪
周智峰
陈贻瑞
方洞浦
郑烈
孙莉州
关键词:
聚硅氧烷
丙烯酸酯
接枝共聚
接枝效率
网状结构聚醚块离子导体
陈贻瑞
杨兰生
方洞浦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高聚物
固体电解质电池
聚醚
离子导电性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中难测参数的间接测定
被引量:4
1998年
通过平板模具中环氧树脂固化反应(MY790+3DCM)的动力学分析和传热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和传热学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建立热-化学模型。任意给定模型中难测参数的初值,用有限差分法给出方程的数值解,得到理论上平板模具中环氧树脂固化反应过程的温度分布。与实测的平板模具中固化反应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行比较,根据偏差修正参数,再进行计算。重复该过程,最终得到理论值与实测值具有最小偏差时的难测参数值。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模型计算与实验间接测定相结合的参数测定方法,在环氧树脂固化反应难测参数的测定中可行,测定结果可信。
许鑫华
方洞浦
陈贻瑞
赵宁
康德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数学模型
参数测定
计算机模拟
纤维增强环氧发泡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997年
研究制备纤维增强环氧发泡复合材料的方法,对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纤维增强环氧发泡复合材料,有效地提高了环氧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与未经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固化后相比,密度下降了一半而强度基本相当,具有轻质。
许鑫华
方洞浦
陈贻瑞
张爽男
关键词:
纤维增强
发泡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96年
提出一种模型法计算机辅助间接测定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方法。主要通过平板模具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和传热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建立热。化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模型的数值解,得到平板模具中聚合反应的空间-时间-温度分布。采用一种独特的待定参数逼近方法,通过改变参数设定值,逐步减小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偏差,由计算机给出二者偏差最小时难测参数的间接测定结果。实验表明,这种难测参数测定方法可行,测定结果可信。该方法通过建立真实反映聚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将对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测定转变为对聚合反应中温度的测量。该方法为测定聚合反应中的难测参数,提供了一种新颖、可行的手段。
许鑫华
方洞浦
陈贻瑞
姚康德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反应温度
离子渗入沉积法(PCVI)制备碳/碳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992年
研究用脉冲辉光放电沉积炉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果表明,与普通工艺相比该法大大降低了工艺气体消耗,而且具有较高的渗入效率。文中给出了对于碳/碳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密度、弯曲强度的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计算沉积气体在电场下的分解与电离等,提出了等离子体沉积机理的模型。
韩立民
李春阳
魏永良
方洞浦
陈贻瑞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低分子增塑聚环氧乙烷固体电解质研究
1992年
采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和碳酸丙烯酯(PC)作增塑剂,对聚环氧乙烷复合物(PEO-LiClO_4)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进行了研究,以改善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用交流阻抗法、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对固体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增塑使聚醚的结晶度下降,导电率提高。采用18.9%-31.9%(mol)的PEG(分子量为200~400)并配17.6%~26.0%(mol)的PC增塑效果最好,得到室温电导率为10^(-2)Ω^(-1)m^(-1)的聚环氧乙烷固体电解质膜。组装成全固态锂电池性能良好。
陈贻瑞
许鑫华
孙京宏
方洞浦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固体电解质
增塑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