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春娟

作品数:71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填补市空白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先天
  • 24篇先天性
  • 23篇新生儿
  • 18篇手术
  • 16篇闭锁
  • 15篇小肠
  • 14篇婴儿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2篇结肠
  • 11篇肠闭锁
  • 10篇畸形
  • 9篇外科
  • 8篇细胞
  • 8篇小肠闭锁
  • 8篇小婴儿
  • 7篇小肠结肠炎
  • 7篇坏死
  • 7篇坏死性小肠结...
  • 7篇肠炎

机构

  • 69篇天津市儿童医...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戴春娟
  • 44篇胡博
  • 38篇牛军
  • 37篇叶祖萍
  • 15篇詹江华
  • 14篇王金虎
  • 12篇胡晓丽
  • 12篇赵绪稳
  • 12篇杜晓斌
  • 9篇谷继卿
  • 7篇贾胜琴
  • 5篇包国强
  • 5篇尹娟
  • 4篇李戈
  • 4篇房志勤
  • 3篇胡银莲
  • 3篇汪帕
  • 3篇刘金柱
  • 3篇孙宁
  • 2篇纪红丽

传媒

  • 11篇天津医药
  • 10篇临床小儿外科...
  • 9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中国城乡企业...
  • 4篇河北医药
  • 4篇江苏医药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天津药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肠闭锁NT-3与Trk-C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了解神经节细胞NT - 3、Trk -C、Nf蛋白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蛋白在肠闭锁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T - 3、Trk -C、GFAP和Nf的表达情况,并以死于与肠道发育异常无关的尸检新生儿小肠标本6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肠闭锁组肌间神经丛NT - 3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阳性细胞数(t′=9.90 0 0 ,P <0 .0 5 )。Trk -C在对照组肠壁肌间神经丛中存在高表达,而在肠闭锁组存在低表达(t=2 2 .2 991,P <0 .0 5 )。对照组肠壁肌间神经丛胶质细胞GFAP呈阳性表达,而肠闭锁组GFAP呈强阳性表达。Nf在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闭锁组。结论 先天性小肠闭锁的近端肠壁内存在有神经节细胞的减少和神经干的变细,支持细胞在闭锁近端肠壁中呈增生表现。这种肠壁肌层神经丛的改变,可能会引起肠腔内压力减低,从而影响闭锁区域肠道的功能。
戴春娟胡晓丽詹江华叶祖萍牛军谷继卿
关键词:小肠闭锁NT-3GFAPN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NEC小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小肠造瘘术的NEC患儿59例分为两组,在术后肠内营养期间,对照组(27例)给予蒙脱石散,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高流量腹泻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比例、术后达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每日体重增量。术前及术后10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观察组患儿高流量腹泻和喂养不耐受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达全肠内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每日体重增量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两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IgA和IgM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C小肠造瘘术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可减少高流量腹泻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更早达到全肠内营养,缩短住院时间,并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马林胡博戴春娟杨福江杜晓斌王金虎赵绪稳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造瘘术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
安美汀治疗小儿阑尾穿孔性腹膜炎78例疗效观察
1998年
静脉应用安美汀治疗小儿阑尾穿孔性腹膜炎78例.并与应用庆大霉素、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用药时间,伤口引流天数、总病程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
贾胜琴戴春娟杨明洁
关键词:安美汀腹膜炎儿童
腹腔镜与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前瞻性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LP)和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OP)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自2003年4月~2006年7月将72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患儿随机分成二组(LP组及OP组各36例),比较二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监测二组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并行对比研究。结果二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组术后并发症要略多于LP组,比较二组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RP及IL-6和TNF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LP)和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OP)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效果相近,二组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手术,对于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效果满意。
牛军叶祖萍戴春娟胡博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手术幽门狭窄肥厚性淋巴细胞亚群
小儿拟似阑尾炎41例误诊分析
1999年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小儿阑尾炎的诊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有类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但在手术中或病理方面被证实阑尾是正常的。本院于1993年—1998年收治的各类急腹症中。
戴春娟刘谦贾胜琴
关键词:儿童阑尾炎误诊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如合并肥厚性幽门狭窄一例
2009年
患儿,男,4d,主因呕吐2d伴腹胀1d入院。患儿孕38周,出生体重3.1kg,Apgar评分1min 10分。生后母乳喂养,排胎便正常。生后第2天出现呕吐,量较多,呈奶样并含少许黄色液,无咖啡色物。生后第3天,患儿出现腹胀,并进行性加重,伴哭闹,拒乳,尿少,遂入我院。
胡博叶祖萍牛军戴春娟
关键词: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APGAR评分缺如肌层胃壁
先天性脐尿管瘘2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04年
戴春娟叶祖萍牛军胡晓丽胡银莲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周血和组织RIPK1、RIPK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外周血和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和RIPK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9例NEC患儿(NEC组,Ⅰ期107例,Ⅱ+Ⅲ期42例)和同期诊治80例非NEC患儿(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IPK1和RIPK3mRNA的表达。选取5例接受肠造瘘术治疗的NEC患儿的NEC组织标本,同一患儿二期关瘘时部分正常回肠组织标本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组织RIPK1和RIPK3蛋白表达。比较NEC患儿外周血RIPK1和RIPK3mRNA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NEC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单独或联合检测外周血RIPK1和RIPK3mRNA表达对重度NEC的诊断效能。结果NEC组外周血RIPK1和RIPK3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NEC组织RIPK1和RIPK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回肠组织(P<0.05)。重度NEC组气腹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外周血RIPK1、RIPK3mRNA表达高于轻度NE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MODS和气腹征、外周血RIPK1和RIPK3mRNA表达升高是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RIPK1和RIPK3 mRNA联合检测诊断重度NEC的AUC大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NEC患儿外周血RIPK1和RIPK3mRNA表达升高,是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NE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王金虎杨福江赵绪稳杜晓斌戴春娟胡博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神经节和神经胶质细胞在小肠闭锁中的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了解神经节细胞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T-3、Trk-C、GFAP和Nf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小肠标本作为对照穴n=3雪。结果NT-3、Trk-C和Nf在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闭锁组(P<0.05);GFAP在闭锁组的胶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小肠闭锁的近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减少和神经干的变细可以影响闭锁区域肠道的功能,是影响病人术后肠道功能不良的原因所在。
詹江华胡晓丽戴春娟谷继卿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小肠闭锁新生儿消化道畸形
神经节、神经胶质细胞和卡哈尔间质细胞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分布研究
目的:了解神经节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在小肠闭锁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论:先天性小肠闭锁的近端肠壁内存在有神经节细胞的减少和神经干的变细,支持细胞在闭锁近端肠壁中呈增生表现.我们推测,这种肠壁肌层神经丛的改变,可...
戴春娟
关键词:小肠闭锁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卡哈尔间质细胞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