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卒中
  • 4篇抑郁
  • 4篇卒中后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脑卒中
  • 4篇老年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疗效
  • 3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心病
  • 2篇心绞痛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康复
  • 2篇血清
  • 2篇血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16篇包头医学院第...
  • 4篇赤峰学院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作者

  • 20篇徐燕
  • 5篇党连生
  • 4篇吴丽娟
  • 4篇陈宁
  • 4篇闫春华
  • 3篇刘美玲
  • 3篇张永红
  • 2篇刘少旋
  • 2篇刘红
  • 2篇宫武装
  • 2篇王彬
  • 2篇吴丽娥
  • 1篇白波
  • 1篇郭苏文
  • 1篇杨巧莲
  • 1篇王志华
  • 1篇闫旭升
  • 1篇宋佃军
  • 1篇魏红
  • 1篇乔宏伟

传媒

  • 4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健康之路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以葛根素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极化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结果:观察组45例中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53.3%,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观察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徐燕王彬
关键词:葛根素冠心病心绞痛
探讨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划分为冠心病组(n=32)与脑血管病组(n=35),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设为对照组(n=30),3组对象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慢性心脑血管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脑血管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叶酸明显低于健康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相关于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可作为独立检测指标进行判别。
徐燕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孕产妇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孕产妇可逆性行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孕产妇临床诊断可逆性后部脑病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有血压升高,头痛3例,视觉模糊4例,癫痫发作3例,记忆力减退1例;MRI病灶主要对称性分布于顶叶后部及枕叶,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及压水像高信号,4例皮质及皮质下同时受累,1例主要累及白质,1例累及皮质。4例复查时病灶明显消散。结论:子痫、先兆子痫、妊高症是RPES的常见病因,RPES的MRI表现较为具有特征性,病灶多对称分布于大脑后部,累及皮质及皮质下白质,为可逆性。
徐燕郑丁丁
关键词:孕产妇头痛癫痫发作核磁共振成像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悲观厌世、妄想、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等。陆雪松等[1]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很高,不仅影响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徐燕吴丽娥闫春华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情绪低落食欲减退悲观厌世
T淋巴细胞检测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老年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50例、青年肺炎患者28例和健康体检老年人54例、健康青年人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结果老年肺炎组患者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及青年肺炎组患者与青年对照组比较,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年肺炎组与老年对照组CD^(3+)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CD^(8+)T淋巴细胞在老年组与青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CD^(8+)比值在老年肺炎组和老年对照组中均表现为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趋势。结论老年人患肺炎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党连生陈宁徐燕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外周血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及IL-17、IL-6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白介素-6、白介素-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0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30只),COPD组(30只)。香烟熏法复制Wistar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香烟暴露大鼠(COPD)和正常对照大鼠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6和IL-17的水平。结果 1Foxp3+主要表达在CD4+CD25+T细胞上,COPD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CD4+Foxp3+T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2大鼠COPD模型组血清IL-6、IL-17浓度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PD组中外周血IL-17与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香烟暴露致使(COPD)大鼠气道炎症模型中Foxp3+Treg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变化,提示IL-17、IL-6与Foxp3+Treg细胞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陈宁徐燕张永红董晓岑
关键词:IL-17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1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测定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均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徐燕任建梅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不同时间的hs-CRP含量变化,分析血清hs-CRP含量与脑梗死病灶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hs-CR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脑梗死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s-CRP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徐燕吴丽娟闫旭升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超敏C-反应蛋白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究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86名在我院急诊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3名。其中观察组主要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比较两组医师的教学效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教学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徐燕
关键词:CBLPBL急诊科住院医师
谷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另选择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病1、3、7d的谷氨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展性脑卒中组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3、7d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比较,进展性脑卒中组发病1、3d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105.8±13.3)μmol/L vs(96.7±11.3)μmol/L,(116.0±13.3)μmol/L vs(101.1±11.2)μmol/L,P<0.05]。结论在缺血损伤早期,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
党连生徐燕王晓霞杨巧莲
关键词:卒中谷氨酸色谱法高压液相神经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