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然
-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储槐植教授专访被引量:1
- 2012年
- 【学者简介】储槐植(1933—),江苏武进人。1955年于北京政法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研修美国刑法。著有《美国刑法》、《犯罪场论》等专著以及文集《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学》、《刑事一体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具有学术标签意义的学术思想包括"刑事一体化"
- 徐然王华伟吉冠浩陈逸群
- 关键词:犯罪场美国刑法学者简介刑法学理论法定犯
- 刑事执行权的行政权定位及其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刑事执行权在授予刑事执行机关行刑权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刑事执行存在的合法性。在刑事执行权的权力属性问题上,存在着司法权说、刑事行政权说和司法权、行政权统一说等不同见解。尽管行刑权与量刑权同属于刑罚权的范畴,但性质截然不同。行刑权的主体应当是行政机关,其执行的内容不具有司法权属性。将行刑权定位为行政权,不仅有利于明确行刑机关的职能,推进刑事执行主体的变革,而且有利于规范行刑机关的行刑,保障刑事执行的有序有效以及罪犯的合法权益。
- 徐然
- 关键词:刑事执行权行政权司法权
- 定罪过程的平面化与体系化之争——以两起同案不同判的案件为论说对象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案例启示:客观的实行行为是主观故意过失的基础,认定案件从主观方面优先着手,往往会导致出入人罪,导致实践中忽视行为、重视主观、依赖口供、暴力取证的恶性循环,这是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在动态实践中的缺陷。而按照体系性犯罪论体系,不法和有责始终是其两大支柱,四要件之外的正当化事由可以置于违法论范畴.对鉴别行为人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法的人伦关怀则可以由责任阶层来承担,便于准确认定犯罪行为。
- 徐然
- 关键词:体系化平面化罪过犯罪构成理论犯罪论体系正当化事由
- 监狱的近代化:中国清末狱制改良刍议——以《大清监狱律(草案)》的出台为线索
- 2014年
- 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中国于清末开始了近代化历程,在狱制转型方面,以《大清监狱律(草案)》代表的狱制改良运动开启了监狱的近代化之路。由于传统监狱行刑无论是监狱理念和制度,还是行刑环境和保障,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因而在人道主义压力和收回治外法权的动机的合力下,狱制改良运动兴起,并形成了《大清监狱律(草案)》这一重要成果。该草案在立法结构、立法意图、监狱管理制度上对监狱制度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良,并对后世监狱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清末狱制改良证明,只有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自发性变革才可能是成功的改革。
- 徐然黄睿
- 关键词:监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责任归属与过失竞合——以上海静安“11·15”特大火灾案为展开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工程建设领域,责任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复数形式的过失共同作用的结果。诸过失并存情况下的'多因一果',给过失犯责任归属提出了难题。实践中对过失的认定侧重于事实性和形式性判断,对违反形式作为义务并且具备条件因果关系的情形,一般可以认定成立过失。然而,事实和形式性判断,对于刑法责任归属而言,仅仅是前提,并非充分条件。过失犯的判定,应当实质性区分复数形式的过失类型、考察注意义务的根据、判断注意义务违反行为的危险创设和危险实现等,从而在责任主义原则范围内实现一般预防之目的。
- 徐然
- 关键词:重大责任事故罪客观归责
- 北京市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实证特点与刑事政策建构被引量:30
- 2016年
- 在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影响被害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龄而非户籍,而犯罪性则与户籍、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相关。此类案件多以陌生人侵害为主,不过,在熟人相犯场合,同辈侵害与长辈侵害比例相当。侵害行为以强奸和猥亵为主,方式上多为欺骗引诱。不过,未成年人主动报告的比例却不高,父母往往是第一发现人。性侵未成年人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未成年人、犯罪人、监督保护人与社会组织均负有一定责任。"一体联动"的刑事政策要求从三方面加以防控:强化自我保护与监督保护、及时甄别危险以及进行系统化的立法。
- 赵国玲徐然
- 关键词:未成年人性侵害被害性犯罪性刑事政策
- 结果避免可能性与过失犯的客观归责被引量:4
- 2015年
- 结果避免可能性理论是通过合义务替代行为的思考方式,检验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与法益损害之间的特别规范关联。这与过失犯规范要素的基准行为化、评价重心的客观归责化是直接相关的。结果避免可能性所检验的特别规范关联与注意规范的保护目的、构成要件的保护目的并不相同,后者划定了规范发挥效力的范围,前者则意在确认该规范在此范围内的个案实效性。结果避免可能性与假定因果关系都运用了假设性思维,但在具体思维类型、替代因子的选择、判断的目的及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不应混淆。结果避免可能性的检验是规范实效而非事实判断的问题,属于风险实现而非创设风险的阶段。在合义务替代行为依然可能产生法益侵害后果的场合,若能判定履行义务行为显著降低了结果发生的概率,即可进行不法归属。
- 徐然
- 关键词:客观归责
- 从刑诉法的革新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 2014年
-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推动了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然而,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依然存在众多问题,非监禁刑适用率过低、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参与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规定粗疏、案件分流机制构建忽略了侦查阶段和审判阶段的分流。远景上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应当与刑事司法制度相脱离,跳脱刑罚中心主义的思路。
- 赵国玲徐然
- 关键词: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刑事诉讼
- 我国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改革之检讨被引量:2
- 2012年
- 我国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已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未成年人审判机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许多新的审判工作机制。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有关改革探索做了肯定,但我国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改革仍面临着理念与现实交织的二重困境。如何在检讨地方法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仍是今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 赵国玲徐然
- 关键词: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少年司法
- “民间矛盾”与死刑限制——一则司法解释的规范性解读被引量:4
- 2013年
- 《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将因民间矛盾激化的杀人案件与社会上的其他杀人案件进行了区分。判例立场将《纪要》作了扩大化理解:适用范围从农村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迁延到了包括城市的恋人、同事、相邻商贩关系中发生的故意杀人案件。这种扩大理解的倾向具有社会学、犯罪学、生物学等方面的依据。在"民间矛盾"规范理解中,相互间身份关系的特殊性与系争矛盾的持续性互为表里,划定了"民间矛盾"的杀人案件的规范适用边界。被害人过错对于因"民间矛盾"而杀人的案件,具有补强适用的效果;而被害对象的非直接相关性与行为人动机的异常性则起着排除适用的效果。
- 徐然
- 关键词: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熟人身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