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东黎

作品数:32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公路
  • 6篇沥青
  • 5篇课程
  • 4篇路工
  • 3篇院校
  • 3篇沥青混合
  • 3篇沥青混合料
  • 3篇路基
  • 3篇混合料
  • 3篇高职
  • 3篇高职院校
  • 3篇公路工程
  • 3篇改性沥青
  • 3篇车辙
  • 2篇堆载
  • 2篇堆载预压
  • 2篇预压
  • 2篇造价
  • 2篇真空预压
  • 2篇软基

机构

  • 27篇湖南交通职业...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交通职...
  • 1篇吉林交通职业...
  • 1篇湖南工程职业...
  • 1篇湖南省交通科...
  • 1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湖南路桥建设...

作者

  • 29篇彭东黎
  • 3篇李柏林
  • 2篇龙尧
  • 2篇张建军
  • 2篇周志刚
  • 2篇杨光华
  • 1篇李红岩
  • 1篇蒋芳超
  • 1篇余钱华
  • 1篇唐杰军
  • 1篇郭云开
  • 1篇李月姝
  • 1篇李志勇
  • 1篇陈晓斌
  • 1篇张家生
  • 1篇彭富强
  • 1篇王伟
  • 1篇李柏林
  • 1篇谢晶
  • 1篇岳海玲

传媒

  • 4篇中外公路
  • 3篇公路工程
  • 2篇交通标准化
  • 2篇职业教育研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当代职业教育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公路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 1篇湖南交通科技
  • 1篇教师
  • 1篇青海交通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工况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AC-20C沥青混合料不同工况下室内车辙试验,采用循环应力下的沥青混合料本构模型,分析温度、荷载和作用时间对车辙和模型黏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分析,对车辙深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最大,作用时间次之,温度的影响程度是作用时间、荷载的2倍和10倍。温度、荷载和作用时间对于沥青混合料本构模型中的4个黏弹性参数(E_1,η_2,E_3,η_3)的影响各有不同:对参数E_1的影响,作用时间分别是温度和荷载所对应值的1.6倍和4倍;对于参数η_2的影响,温度影响为作用时间和荷载的1.5倍,而后两者的影响程度相当;对参数E_3的影响,温度和荷载影响基本相同,两者是作用时间的2.5倍;对参数η_3的影响,荷载和作用时间对η_3的影响差别不大,荷载和作用时间分别是温度的1.6倍和1.4倍。通过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共同作用分析,高温和长作用时间共同作用是车辙变形急剧增大的主要原因。
彭东黎张家生龙尧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黏弹性本构模型车辙
基于世界大学城平台的网络资源课程构建——以《汽车文化》课程为例
2013年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差异性,基于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建立网络资源课程,以《汽车文化》课程为例,确定课程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主体、课程载体等方面,探讨网络课程的特点,从而实现网络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毛丽彭东黎
关键词:网络课程
多物理场下超薄吸波磨耗层微波加热性能研究
2024年
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除冰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多对沥青路面整体进行微波加热增强,从而导致路表加热效率提升缓慢。为了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路表的微波加热性能,采用碳化硅(SiC)微波增强集料制备了一种超薄吸波磨耗层,通过微波加热以及除冰试验分析了超薄吸波磨耗层的微波加热性能以及加热耐久性,确定了超薄吸波磨耗层的最佳厚度。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多物理场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模型,分析了超薄吸波磨耗层的设置对微波加热过程中电磁场的强度与分布以及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45 GHz频率的微波加热下,超薄吸波磨耗层具有良好的微波加热性能,10 mm厚的超薄吸波磨耗层的微波加热效率相比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以及整体微波增强的沥青混合料提高了4.47倍和1.40倍。SiC稳定的微波吸收性能保证了超薄吸波磨耗层具有良好的微波除冰耐久性,在经过反复的微波加热除冰后超薄吸波磨耗层的除冰时间仍然可以保持在45 s左右。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超薄吸波磨耗层较强的微波吸收能力可以局部增强试件表层的电磁场强度,从而使更高的温度分布在试件表层。超薄吸波磨耗层内部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比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提高了50.9%和15.7%。综上可知,超薄吸波磨耗层的设置可以提高沥青路面表面的微波加热性能。
彭东黎张细和丁俊剑刘小明刘旭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开发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近几年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尝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驾证式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胡立卫彭东黎
关键词:公路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课程开发
系统论视角下公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15年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路径。各高职院校对课程建设都十分重视,但由于对课程建设理解的片面性,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认识不足和课程建设的复杂性,容易出现重视个别精品课程而忽视课程整体的情况,使课程目标不能集中体现出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课程建设这个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就是"课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出发,功能决定结构的构建,结构决定功能的发挥,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将课程体系的构建置于系统论的视角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会使课程建设更为有效,更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彭东黎李月姝岳海玲
关键词:系统论公路工程造价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道路工程测量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一)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多元智能的人才观研究指出,人只有智力类型不同,没有智力能力高低。有些人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有些人则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中国教育对人的评价就是学生参加中考、高考所取得的成...
唐杰军李柏林王中伟彭东黎赵欣李红岩
文献传递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问题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专业建设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均需以提高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对高职教育而言,就是要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参加技能竞赛应反哺专业内涵建设,两者要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采取了"系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专业建设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技能竞赛的开展,同时,通过技能竞赛形成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丰富了"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
彭东黎李柏林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于卡尔曼滤波参数估计建立隧道拱顶下沉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根据长期的施工经验可知,隧道拱顶下沉量除了与时间有密切关联外,还与掌子面、二衬及下半断面开挖里程有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采用灰色绝对关联度分析证实了隧道拱顶下沉量与观测点距掌子面、二衬及下半断面开挖距离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并计算出各因素间的关联度;在此基础上,整合各项影响因素,建立了隧道拱顶下沉综合计算模型,并采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隧道拱顶下沉量,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准确判断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
吴波彭东黎张洪
关键词:拱顶下沉灰色关联度分析卡尔曼滤波
一种公路桥梁基础、墩柱及盖梁钢筋实体教学模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基础、墩柱及盖梁钢筋实体教学模型,包括可切换使用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第一模型包括第一基座、2个第一桩柱钢筋网模型、设置于2个第一桩柱钢筋网模型上端并沿横向延伸的盖梁钢筋网模型、设置于2个第一...
彭东黎汤邦彦池漪曾婧程明峰付东华索宝山富垚
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与措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公路预防性养护作为主动科学的养护方式,对农村公路养护具有指导作用。根据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特点,本文提出农村沥青公路与水泥混凝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树式决策方案,并就决策树中裂缝修补、坑槽修补、翻浆修补等具体养护技术措施进行说明。
杨光华彭东黎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农村公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