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鹭
- 作品数:61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应用PC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类病原菌被引量:3
- 2007年
- 应用PCR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mpb70基因332bp的核苷酸片段,快速、稳定地检测牛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类病原菌(TBC)。发现9/22(40.9%)市售牛奶样品中含有TBC。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大规模的筛查手段。
- 张鹭路福平
- 关键词:PCR牛乳
- 分枝杆菌LSR2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LSR2蛋白最早发现于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中,由8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麻风分枝杆菌的主要免疫原之一,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同时被B细胞和T细胞所识别。这种普遍存在于分枝杆菌和部分放线菌中的抗原蛋白,其序列高度保守,为组蛋白样DNA结合蛋白,对于基因表达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现将LSR2蛋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彭如超徐文玺王洪海张鹭
- 关键词:麻风分枝杆菌抗原蛋白DNA结合蛋白免疫原性氨基酸残基
- 溶源性乳酸菌紫外诱变前后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 2008年
- 以OD值及CFU,pH三个指标对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动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紫外诱变后嗜热链球菌生长动力学性质的变化及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特性符合典型的一步生长曲线规律。在整个培养期内,pH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温和噬菌体经过一定条件的紫外诱变后转变为烈性噬菌体,导致细菌生长缓慢。
- 金雨华张鹭
- 关键词:嗜热链球菌紫外诱变
- 一株乳酸菌培养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被引量:10
- 2008年
- 针对取自某工厂的一株未知乳酸菌种进行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以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为检测指标确定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为最优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对其固体和半固体形式中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通过对乳酸菌生长曲线、pH-t曲线的绘制,了解了此种乳酸菌的生长特性。通过菌落形态观察以及生化鉴定实验,如:吲哚试验、接触酶试验、运动性检测、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出此种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 刘岩岩张鹭张春艳金雨华冯小雪
- 关键词:乳酸菌培养条件优化菌种鉴定
- 中日美结核病国际会议暨第42届日美结核病会议简讯
- 2007年
- 张鹭王洪海
- 关键词:结核病麻风
- AN融合抗原制备及其加强BCG免疫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亚单位疫苗研究中抗原的选择对疫苗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结核分枝杆菌中ESX-Ⅰ~ESX-Ⅴ分泌系统的同源蛋白EsxA,EsxC,EsxE,EsxT,EsxN构建融合蛋白AN,通过序列分析、实验动物模型评估其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AN抗原的一级结构中存在332个T细胞受体强结合位点,说明融合抗原AN能够提供更多的T细胞识别表位.纯化后的AN抗原免疫C57BL/6小鼠,分离小鼠脾细胞进行胞内因子染色(ICS),结果证明AN抗原能激起高于或接近Ag85A的Th1型细胞因子分泌,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构建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BALB/c小鼠模型评估AN对于BCG免疫的加强保护效应,发现单次AN加强免疫,可使小鼠脾脏细菌清除率增加70.2%,增强了重组BCG的保护效果.
- 高笑笑项智灏陈福增张鹭刘军
- 关键词:结核病融合抗原
- 磷脂酶A2及其功能概述被引量:20
- 2004年
-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一些实验报道 ,论述了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A2 ,PLA2 )来源、分类 ,理化性质及结构特点 ,以动物为例分析了其生理功能 ,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广泛运用 ,以及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这类酶的进展 。
- 张鹭张浩
- 关键词:磷脂酶A2分子生物学方法
- 黑曲霉W3350脯氨酰内肽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构建pET-PEP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W3350中扩增出脯氨酰内肽酶(PEP)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22b(+),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验证,将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茵BL21(DE3)中,IPTG(终浓度1mmol/L)诱导获得表达。结果:表达产物进行超声破碎,经SDS-PAGE电泳检测,PEP分子质量大约为57kDa,与理论值相符,通过酶活方法测定脯氨酰内肽酶酶活为0.656U/ml,约是出发菌株的5倍。结论:首次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ET-PEP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EP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周丽娜张鹭路福平王晓娟杨剑芳
- 关键词:RT-PCR黑曲霉脯氨酰内肽酶基因表达
- 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化学改良机理研究
- 许凤王志敏张惠君张鹭赵欣王忠良
- 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原料,采用生物酶处理和碱性过氧化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从秸秆中定量分离半纤维素,在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均相DMF/LiCl溶剂体系中以NBS作催化剂,用乙酸酐与半纤维素进行乙酰化反应,可以得到含有羧基...
- 关键词:
- 关键词:秸秆半纤维素
- 结核分枝杆菌泛酸激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结核分枝杆菌(Mtb)重组泛酸激酶蛋白.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模式菌株H37Rv基因组为模板,扩增泛酸激酶基因CoaA(Rv1092c),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在优化后的诱导条件(20℃,10h,0.5mmol/LIPTG)下,收集细菌进行超声破碎,低温高速离心,得到的上清液经镍离子螯合型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鉴定重组蛋白.采用酶联法测定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结果:得到了高表达、高纯度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的泛酸激酶,酶催化过程中对泛酸的kcat和Km值分别为273.81kat/L,35.27μmol/L;对ATP的kcat和Km值分别为169.10kat/L,94.43μmol/L.重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鉴定,测得Mr约为39168.在5mmol/LTris-HCl缓冲液,pH值7.5,25℃条件下,重组CoaA的二级结构中有39.3%α螺旋,13.7%β折叠,14.3%β转角,32.5%无规则卷曲.结论:成功克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泛酸激酶,酶学性质和二级结构鉴定表明重组泛酸激酶折叠正确,且具有生物学活性,为基于该酶筛选新型抗结核药物奠定了基础.
- 张鹭王庆忠徐颖陈嘉臻路福平王洪海
-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