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33 被引量:2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滤光镜,眼睛的光线净化器
- 2025年
-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人眼患病几率显著上升,其中近视问题尤为突出。蓝光作为电子产品伤害眼睛的关键因素之一,与视力下降、白内障乃至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部疾病紧密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通过佩戴墨镜来防护紫外线,但对于蓝光这一特定光线的了解却相对有限。那么,蓝光究竟是何物?它是如何伤害眼睛的?我们该如何来防护呢?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蓝光。蓝光其实也是自然光的组成部分,我们平常看的太阳光,其中就包含蓝光。
- 张鹏
- 关键词:滤光镜眼部疾病净化器自然光视力下降光线
- 一种带调节结构的眼部包扎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调节结构的眼部包扎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半眼眶架和第二半眼眶架,第二半眼眶架内侧固接的插块与第一半眼眶架内侧开设的矩形插槽插接,第一半眼眶架前表面开设的内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
- 张鹏喻晓兵吴明晓
- 缓释左氧氟沙星的泪小管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左氧氟沙星的泪小管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左氧氟沙星、聚乙交酯、壳聚糖、聚赖氨酸分散于溶剂中并混合均匀,其中左氧氟沙星∶聚乙交酯∶壳聚糖∶聚赖氨酸的质量比为0.5‑3∶15‑40∶12‑50...
- 宋爽喻晓兵王磊师自安张鹏
- 缓释氟米龙的泪小管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氟米龙的泪小管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米龙、聚羟基丁酸酯、壳聚糖、三赖氨酸分散于溶剂中并混合均匀,其中氟米龙∶聚羟基丁酸酯∶壳聚糖∶三赖氨酸的质量比为0.02‑1∶15‑50∶10‑50∶...
- 宋爽喻晓兵王磊师自安张鹏
- 缓释氟米龙的泪小管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氟米龙的泪小管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米龙、聚羟基丁酸酯、壳聚糖、三赖氨酸分散于溶剂中并混合均匀,其中氟米龙∶聚羟基丁酸酯∶壳聚糖∶三赖氨酸的质量比为0.02‑1∶15‑50∶10‑50∶...
- 宋爽喻晓兵王磊师自安张鹏
- 关于眼睛的“食补秘方”
- 2024年
-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深刻地描绘了饮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饮食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还能通过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帮助我们调理身体机能,使之达到最佳状态。中国自古便有深厚的养生文化,其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食补是养生的重要部分。那么,您是否知道关于眼晴的“食补秘方”呢?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您是否知道我们的眼晴最喜欢“吃什么”呢?
- 张鹏喻晓兵
- 关键词:养生文化食补身体机能秘方民以食为天饮食
- ^(18)F-FDG PET/CT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随着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普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作为一种可从分子水平上反映肿瘤细胞代谢状态的显像方法,已成为NSCLC诊断、分期和预后预测的重要工具。PET/CT在ⅠA期NSCLC中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笔者就近年来涉及到^(18)F-FDG PET/CT在ⅠA期NSCLC患者中应用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结果对临床决策及预后的价值进行综述。
- 张鹏姚稚明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增殖膜剥离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殖膜剥离装置,包括:剥离刀,其包括至少一个刀片和刀柄,所述刀片具有双侧刀刃;连接柄,其与刀柄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增殖膜剥离装置采用尖端弯曲设计,尖端为两侧刀刃设计,末端可连接手柄,...
- 宋爽喻晓兵王磊师自安张鹏
-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网膜血管形态学量化在冠心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和集成学习算法,构建基于眼底彩照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量化分析的冠心病患者识别模型。方法前瞻性纳入因可疑冠心病就诊于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并拍摄45度眼底彩照,利用人工智能方法获取眼底彩照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动静脉管径比、动静脉弯曲度、分形维数、分支夹角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主要最优传输方向降维的方法对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进行数据降维,利用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逻辑回归、k最近邻等机器学习方法,和多数投票和模型堆叠等集成学习方法,建立基于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参数的冠心病识别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4例患者,其中488例患者诊断为冠心病,216例为非冠心病患者。通过计算最优传输Wasserstein距离找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数据差别最大的特征空间,根据主成分解释度图,前5个主成分对于原始数据特征的解释度提升较为显著,分别为黄斑中心凹附近血管弯曲度、动静脉比、平均血管管径、平均血管曲率和血管覆盖密度。利用降维后的数据进行二分类建模,并通过多数投票和模型堆叠的方法进行优化,最终冠心病识别模型准确率为81.4%,AUC为0.802(95%CI 0.771~0.837)。结论利用眼底彩照获取的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参数能够有效区分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准确性超过80%,视网膜血管形态学特征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 刘晶刘晶孙嘉逸张悦张悦张悦张鹏
- 关键词:冠心病视网膜血管
- 新型Nd:YAG激光治疗中老年玻璃体混浊患者的视觉质量评价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新型Nd:YAG激光治疗中老年玻璃体混浊患者的视觉质量评价研究,评估新型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本研究共筛选入组47例患者54只眼,其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8.32±10.38)岁。所有患者术前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B超、超广角扫描激光眼底照相、裂隙灯散瞳眼底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患者玻璃体混浊的位置及玻璃体后脱离情况。术后2周、4周随访,记录BCVA、眼压、眼底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治疗前后BCVA、眼压的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Nd:YAG激光术前患者BCVA为0~1.0,平均为(0.18±0.27),眼压为10~20mmHg,平均为(14.84±2.22)mmHg。术后4周患者BCVA为0~1.0,平均为(0.17±0.25),眼压为9~19mmHg,平均为(14.30±2.39)mmHg。统计学分析发现,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129),但术后眼压轻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4周患者视觉质量满意度评价平均分为5~10分,平均为(8.10±1.18)分。82%的患者术后3天内黑点增多,98%的患者术后2周眼前遮挡黑影消失,96%的患者术后4周视觉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经新型Nd:YAG激光治疗后的中老年玻璃体混浊患者,飞蚊症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视觉质量满意度高,尤其是伴有明显weiss环患者,患者的视觉质量改善显著。
- 宋爽谷潇雅张鹏喻晓兵
- 关键词:玻璃体混浊飞蚊症YAG激光视觉质量中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