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兰 作品数:35 被引量:10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现代教育的还原论及其批判——兼论现代教育的秩序法则 2008年 还原论是一种现代哲学世界观,它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一些更为简单的或者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者组合物;世界或系统的总体运动,是其中每一个局部或元素运动的总和。现代教育将还原论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原本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被还原为简单的物质事实,人的存在被还原为一组社会秩序。现代教育在强调遵守社会秩序的同时,舍掉了对人的内在秩序的遵循,从而使教育丢掉了培养"好人"、引导人过善的生活的内在使命。 张香兰关键词:现代教育 还原论 美国校园欺凌防控项目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2020年 校园欺凌是当今各国中小学面临的严峻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各级公立学校实施了预防干预计划,即"欺凌防控项目"(Bully Proofing Your School,BPYS)。"欺凌防控项目"以独特的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全校参与全员共治为前提,以改善校园氛围为防治根本,以家校社区配合为工作指导,在防止校园欺凌、促进关爱氛围、塑造安全环境并提高反欺凌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项目的实施框架、关键环节、干预原则、效果评价等,可以对我国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提供有益的启示。 吴文慧 张香兰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及其限度 2012年 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个体立身处世之本,是建立道德社会的前提,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前,传统诚信思想对于现代公民诚信品性的养成具有较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由于传统诚信自身的因素,其价值又有一定的限度。 张夫伟 张香兰关键词:诚信 道德教育 教育价值 校园欺凌研究的中国进展——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4年 校园欺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学界重点关注的课题。近20年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的理论视角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研究、校园欺凌的干预预防研究以及国外校园欺凌防治经验借鉴研究四个方面,网络欺凌、青少年主题日渐成为未来校园欺凌研究关注的重点。面对复杂的校园欺凌问题,中国应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国际间、机构间、作者间的合作,为世界校园欺凌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袁晓凡 张香兰关键词:CITESPACE 知识图谱 现代教育的物化及其批判 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教育表征为物化的特征:学生是被物化的机器,教育因此走向"控制"和"训练";学校被物化为生产人才的"加工厂",成为没有独立主权的附属机构和官僚主义的牺牲品;物化的知识被缩小为科学知识,教育在追逐事实的过程中不再完整。教育要回归其育人的本真意义,从物化走向人化,就必须打破物性世界观,重建人性世界观,使学校成为激扬生命活力的场所。 张香兰关键词:现代教育 追求创造性和谐: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教育的文化使命 2008年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诉求是"全球伦理",它主张人与自然、与群体的和谐统一,倡导人回归自然,获致"家园感";倡导人回归群体,获致与他人共享的和谐生活。某种文化代表人类生活的某种方式,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更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即教会人过一种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整个世界创造性和谐共存的生活。这种文化在类型学意义上,以创造性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在文化结构学意义上,以各种文化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在文化建构途径的意义上,要使学生学会处理好与自我、与他人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张香兰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教育 文化使命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 被引量:4 2018年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所在。通过对山东省地方高校434名教师和3451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教师对自我教学道德满意度较高,但对本校教师教学道德满意度偏低,学生对本校教师教学道德持比较满意态度;教学道德评价存在院校类别、教龄、职称、备课时长的显著差异;不存在任教科目、周课时数差异。在此基础上,需根据院校特点,构建符合院校特征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以教师为本,关注青年教师、低职称教师的专业发展;凸显教学的中心地位,明确教学和科研的位阶关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强化高校教师教学的教育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道德水平。 张香兰 曹文关键词:地方高校 高校教师 教学道德 U-S合作背景下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3 2019年 U-S合作背景下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如关涉双方合作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双导师”之间合作流于表层等困境。其原因是U-S双方在管理制度制订、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未体现利益共享,实践教学中U-S双方收益不均衡,“双导师”未形成利益伙伴关系。纾解上述困境并提升U-S合作背景下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路径在于,调动U-S双方参与制订管理制度的能动性,关照U-S双方在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中的利益需求,实践教学均衡U-S双方利益,建立“双导师”合作共赢机制。 张香兰 于辉略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基于失范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失范理论,青少年之所以会出现不良行为,主要源于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对青少年道德行为制约力不健全,单一的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青少年合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意义缺席产生的青少年道德法律意识薄弱与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相互作用等。在防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对策方面,需要做到:强化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外部制约力度;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和多层次教育体系,拓宽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培养青少年的反思能力,净化社会风气等。 谭晓鸣 张香兰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书评 被引量:1 2015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一书,是张夫伟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潜心挖掘、深入研究完成的。全书置于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梳理了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廓清了道德教育现代性危机的表现和根源,重构了道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建构了道德教育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可能路径。全书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论据详实, 张香兰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选择 现代性危机 博士学位论文 底线伦理 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