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超 作品数:173 被引量:50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生物标志物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1 2010年 2010年3月11—13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第七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专家,讨论了生物标志物作为疗效预测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上的应用问题,形成了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因子的生物标志物之中国共识。 吴一龙 廖美琳 周清华 王长利 陆舜 莫树锦 周彩存 王洁 马胜林 王绿化 张绪超 王俊 程颖 赫捷 许林 黄诚 毛伟敏 宋启斌 傅小龙 杨衿记 徐崇锐 杨学宁关键词:肺肿瘤 循证医学 -α^3.7伴有anti4.2片段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在我国广东、广西两省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基因携带率约高达10%.其中东南亚型缺失(--^SEA)、右向缺失(-α^3.7)和左向缺失(-α^4.2)占α地贫的96%以上.一些更复杂的交叉重组可能产生更复杂的异常基因型(如HKαα,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α^3.7及anti4.2不平衡交叉连接片段). 荣卡彬 陈志红 李运雄 黄革 罗宪玲 孟锦绣 蒋文玲 张绪超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染色体 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吴一龙 莫树锦 程颖 宋勇 周清 张绪超 钟文昭 杨衿记 杨学宁 聂强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50%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为晚期,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治疗一直是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但这种不选择患者的治疗模式有效率低、毒副反应大,生存期仅10个月。本世纪初靶向药...关键词:关键词:肺癌 肿瘤治疗 药物治疗 高低级别胶质瘤中包含Jumonji C结构域蛋白6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包含Jumonji C结构域蛋白6(JMJD6)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胶质瘤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肿瘤标本,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其中,低级别18例、高级别2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JMJD6的表达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JMJD6表达水平的差异;随访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按JMJD6表达水平(去除阴性病例),分为低JMJD6表达组和高JMJD6表达组,随访40个月,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Pearson相关分析JMJD6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低级别组JMJD6的表达呈阴性7例、低表达9例、高表达2例;高级别组阴性0例、低表达9例、高表达15例;低级别胶质瘤JMJD6表达水平(2.06±2.88)与高级别胶质瘤JMJD6表达水平(7.88±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9,P<0.01)。低JMJD6表达组18例,高JMJD6表达组17例;低JMJD6表达组复发7例,复发率38.89%,死亡病6例,死亡率33.33%;高JMJD6表达组复发14例,复发率82.35%,死亡13例,死亡率76.47%;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1和χ^(2)=6.556,P<0.05);JMJD6的表达水平与复发率及死亡率呈正相关(r=0.626、0.659,P<0.001);与低JMJD6表达组比较,高JMJD6表达组的患者生存时间更短(χ^(2)=7.631,P<0.01)。结论:胶质瘤级别越高,JMJD6表达水平也越高,JMJD6表达水平越高,肿瘤越易复发,患者预后越差,JMJD6有助于预测肿瘤复发及预后。 周德祥 郑建涛 吕志异 曹恩栋 刘健强 张绪超关键词:胶质瘤 病理级别 预后 明智选择:常见的肺癌治疗决策 被引量:6 2014年 2014年3月6—7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eology,CSCO)联合主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本届高峰论坛讨论了常见肺癌治疗决策的几个问题。专家们认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做出一项用于患者的医疗措施,必须符合以下四大原则: 吴一龙 王长利 廖美琳 陆舜 周彩存 傅小龙 钟文昭 毛伟敏 程颖 卢铀 刘云鹏 王洁 黄诚 冯继锋 周清华 蒋国樑 王俊 王绿化 陈晓媛 马胜林 王群 张力 王震 白春学 常建华 陈刚 陈海泉 陈克能 程刚 崔久嵬 范云 顾春东 韩宝惠 侯梅 胡成平 胡艳萍 焦顺昌 李峻岭 李伟雄 梁军 刘�关键词:肺肿瘤 循证医学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外周血中RRM1 mRNA表达水平的方法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建立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RRM1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比较不同标本的检测方法及效果,为临床应用该基因表达水平预测药物疗效提供方法基础。方法:构建RRM1基因的质粒标准品,运用ABI7000PCR仪进行实时定量分析,探索最佳反应条件并建立标准曲线用以检测临床标本。结果:检测了18例患者的肺癌及正常肺组织标本,同时检测了17例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以β-actin为管家基因计算得肺癌组织相对表达量平均为4.46×10-3,正常肺组织为3.43×10-3,外周血为2.54×10-3。Ct值与模板起始浓度对数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所建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能成功检测肺癌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RM1 mRNA表达水平,检测方法基本相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 董嵩 吴一龙 郭爱林 陈志红 谢至 林嘉颖 张绪超关键词:实时定量荧光PCR 直接测序法检测1100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和kras突变 郭爱林 黄迎 陈世良 谢至 唐红艳 陈剑光 吴红穗 吴一龙 杨矜记 杨学宁 周清 苏建 陈志红 林嘉颖 安社娟 张绪超骨髓腔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方法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BMT模型。③实验分组:IBM组[MSC(IBM)+骨髓有核细胞(IV)];IV组[MSC(IV)+骨髓有核细胞(IV)];骨髓移植(BMT)组;单纯MSC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④移植后观察受体存活、外周血常规结果及植入证据、骨髓MSC、CFU-Mix恢复及GVHD。结果①IBM途径输注MSC主要分布于骨髓。②MSC与骨髓共移植可以提高大鼠存活率:照射对照组、单纯MSC输注组均在预处理后2周内全部死亡;BMT组2周内存活率为70%;IV存活率为80%;IBM组存活率为100%。③MSC可促进BMT大鼠外周血象恢复:移植后第14天(+14天)移植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MT组,IBM组又明显高于IV组,+21天IBM组三系均恢复,IV组+21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至+30天恢复正常;BMT组三系恢复延迟约2周。④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恢复和造血重建:+21天和+30天共移植组CFU-Mix和MSC克隆生长恢复均较BMT组快(P<0.05);IBM组优于IV组(P<0.05)。⑤植入证据的检测:BMT及共移植组存活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到F344大鼠供体抗原RT1A’阳性细胞,比例>90%。⑥GVHD发生率:BMT组GVHD发生率为42%;共移植组无明显GVHD表现。结论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I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黄科 黄绍良 周敦华 蔡耘 张绪超 黎阳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两种抗体检测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水平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SP142和E1L3N两种兔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肺癌标本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收集了158例临床肺癌标本,制备成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样品,采用SP142和E1L3N抗体,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L1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系数分析检出率和HScore得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在158例肺癌组织中,SP142和E1L3N抗体检出的PD-L1总阳性率为54.4%(86/158)和62.7%(99/158)。两种抗体在肿瘤细胞染色分布较一致。当肿瘤细胞阳性比例(TPS)在1%≤TPS<5%、5%≤TPS<50%和TPS≥50%区间时,SP142抗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3%、17.1%和24.1%,E1L3N抗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6%、22.8%和26.6%,两种抗体的检测率总体上具有一致性(P=0.368)。当考虑染色强度时,肿瘤细胞HScore得分总体上相关性好(r=0.624,P=0.001)。但在所有TPS≥5%或TPS≥50%的阳性标本中,有43.9%(40/91)或42.0%(21/50)具有不一致性。在免疫炎症细胞检测中,两种抗体的染色分布异质性大。以1%为界值,SP142抗体和E1L3N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9.6%和16.5%。结论 SP142和E1L3N两种兔单克隆抗体采用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肿瘤细胞比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可能有助于检测出更多阳性患者用于临床治疗参考。 谢至 吕志异 卢丹霞 颜文青 陈宇 伍思培 黄迎 杨素清 吴红穗 张绪超关键词:肺癌 PD-L1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治疗 中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专家共识(2013版) 被引量:93 2013年 随着分子医学进展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进入到个体化治疗的时代.目前临床应用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这两种基因变异型肺癌均具有明确的分子靶点、靶点检测技术及上市的靶向药物,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 张绪超 陆舜 张力 王长利 程颖 李甘地 Tony Mok Mok 黄诚 刘晓晴 王洁 王孟昭 张沂平 周建英 周晓燕 林冬梅 杨衿记 李慧 陈海泉 钟文昭 吴一龙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肺癌诊断 阳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