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胜

作品数:18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子宫
  • 7篇宫颈
  • 6篇肿瘤
  • 4篇子宫颈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宫颈肿瘤
  • 3篇癌基因
  • 3篇病毒感染
  • 2篇婴儿
  • 2篇孕妇
  • 2篇增殖
  • 2篇上皮
  • 2篇术后
  • 2篇子宫颈鳞癌
  • 2篇子宫颈肿瘤
  • 2篇子宫内膜
  • 2篇鳞癌
  • 2篇鳞状

机构

  • 18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8篇张志胜
  • 5篇吴宜林
  • 3篇高洁生
  • 3篇周汉昭
  • 3篇严淑芳
  • 3篇黄裘
  • 2篇刘凤英
  • 2篇尹飞
  • 2篇张琼英
  • 2篇贺国强
  • 2篇张洪文
  • 2篇杨艳辉
  • 2篇徐立礼
  • 2篇陶光实
  • 2篇林秋华
  • 2篇杨元华
  • 2篇靳双玲
  • 2篇陈英杰
  • 2篇黄榕
  • 1篇黄锦

传媒

  • 5篇湖南医学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5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0
  • 3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3例子宫内膜癌术后随访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张洪文刘凤英张志胜魏启幼郝宇暾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外科手术术后随访研究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了解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及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判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PCNA在 5 2例宫颈鳞癌 ,5例宫颈非典型性增生及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 44 .2 9% ,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的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其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宫颈鳞癌中阳性细胞分布不均 ,癌巢周边及前缘浸润细胞阳性率高 ,癌巢中央表达极低 ;分化差的肿瘤 ,癌旁增生严重 ,周围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均有阳性表达。非典型增生的宫颈组织中 ,阳性细胞分布有规律 ,大多在基底层 ,部分达棘细胞层。正常宫颈组织着色仅限于基底细胞。PC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宫颈鳞癌临床分期越晚 ,PCNA强阳性表达率越高 ,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PCNA是反映子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靳双玲张志胜杨元华贺国强吴宜林
关键词:宫颈肿瘤细胞周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p16抑癌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为研究p16抑癌基因表达与滋养细胞癌变的关系,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了p1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及正常绒毛中的表达。结果示:①p16蛋白表达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和正常绒毛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p16阴性标本较p16阳性标本的PCNA阳性率显著高(P<005);③不同临床分期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p16阳性率不同,其中p16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p16阴性者。以上结果提示,p16基因的突变可能是滋养细胞癌变及增殖失控的重要原因;临床检测p16蛋白表达对估计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符淳张琼英卢放根张志胜林礼茂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恶性P16抑癌基因细胞增殖
子宫颈癌前和癌变患者血清标记物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检测65例子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患者与102例正常对照组的SF、β-hCG、CEA、及AFP水平。结果实验组SF、β-hCG及C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子宫颈癌临床期别增高而升高;AFP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SF、β-hCG及CEA诊断子宫颈癌的可用度分别为53.4%、55.7%、53.5%,三项指标联合应用的可用度可提高到70.0%。但无助于早期癌肿诊断。
谢汉华张志胜徐立礼
关键词:血清标记物鳞状细胞
宫颈妊娠的药物治疗(附2例报告)被引量:1
2000年
胡小良吴宜林林秋华张志胜
关键词:宫颈妊娠药物疗法
端粒酶在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 2 6例宫颈癌、1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及 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2 6例宫颈癌和 12例CIN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8.46 % ,5 0 .0 0 % ,所有正常宫颈组织端粒酶表达阴性。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出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 ,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马艳陈忠东张志胜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端粒酶病理学
孕妇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的监测
1990年
对465例孕妇进行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uV)、弓形体(Tox)感染的监测。孕妇 CMV 感染率为3.58%,新生儿先天性 CMV 感染率为3.01%。孕妇 RuV 感染率为3.6%,胎儿先天性 RuV 感染率为2.8%。未发现母婴有Tox 感染。4—14月龄时随访:6例先性 CMV 感染儿中患先心病1例,7例先天性 RuV感染中死胎1例,早产2例,存活6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障碍。提示孕妇感染对婴儿的危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黄裘高洁生严淑芳周汉昭张志胜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体孕妇感染先天性感染
p16,Rb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2000年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中p16和Rb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p16蛋白的阳性反应主要在细胞浆 ,其阳性表达率随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 (G1~G3 )和临床分期 (Ⅰ~Ⅲ )而递减 (P<0 .0 5 ) ;②Rb蛋白的阳性反应在细胞核 ,其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G1~G3 递增 (P <0 .0 5 ) ,随临床分期Ⅰ~Ⅲ递减 (P >0 .0 5 )。③p16和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 (r =- 0 .430 1,P <0 .0 5 )。结论 :p16和Rb蛋白失活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共同失表达可能为晚期事件 ,与不良预后有关。
靳双玲张志胜杨元华贺国强吴宜林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全文增补中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0年
吴宜林张志胜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致病机理
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婴儿的关系
1989年
对465名孕妇和264名新生儿进行了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筛查,结果孕妇、新生儿CMV分离阳性率分别为2.37%、1.14%,血清CMV—IgM阳性率分别为2.68%、2.65%,分离或CMV—IgM阳性率分别为3.58%、3.01%。母婴配对研究结果宫内感染为6/9。6名先天性CMV感染儿1年随访,5名生长发育正常,另一名患重症先天性心脏病。
严淑芳高洁生周汉昭曾冬元黄榕杨艳辉尹飞陈英杰黄裘张志胜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婴儿围产期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