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 作品数:26 被引量:2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川西丰谷区须四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丰谷21井和川丰563井的薄片观察和地质分析,认为丰谷地区须四段钙屑砂岩储集物性受溶解作用影响,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孔洞缝中方解石流体形成主要由钙屑砂岩中碳酸盐岩屑重溶。
- 张帅王国芝黄盛郝杰
- 承德宽城坳陷重点地区页岩油气资源调查井冲洗液技术研究
- 2025年
- 冀承页1井小口径页岩油气调查井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构造位置为燕辽裂陷槽承德盆地宽城坳陷卢家沟向斜带,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不仅存在涌水及漏失问题,且目的层段洪水庄组碳粉砂质页岩结构松散破碎,黏土矿物组成中蒙脱石含量高,水敏性强,井壁稳定性差。钻探施工存在易塌、易漏、易卡钻风险,对钻探工艺及冲洗液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该井的钻遇地层,细化分析各井段对冲洗液的性能需求,研发配制了冀承页1井专属冲洗液体系,并针对目的层页岩开展冲洗液配比正交实验,确定了目的层冲洗液配方:水+3%Na-B+3%(土重)Na2CO3+3%KHM+1%GPC+0.2%K-PAM+0.2%Na-CMC+1.5%MSDS,因地制宜地开展冲洗液维护措施,在实际钻探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钻探工程冲洗液技术提供借鉴。
- 刘凤双王皓尹飞李泽群王硕丁战勋李运鹏张帅孙红举鲁建军李佳伟王书晴王建宇喇瑶瑶
- 关键词:页岩油气破碎地层
- 断陷湖盆沉积层序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新生代发育的主要含油气断陷湖盆,具有十分可观的资源储量。为了更好地指导油气储层预测,辅助勘探方案的制订,通过黄河口地区丰富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以及钻测井等资料,全面分析了渤海湾盆地黄河口西洼东营组沉积层序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区东营组可划分为3套三级层序,其中SQ3和SQ2进一步划分为湖扩域和高位域。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相四种沉积体系,从SQ3至SQ1呈明显的继承性发育特征。沉积层序演化过程主要受到了古地貌和基准面变化的控制,其中坡折带作为古地貌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态和规模成为控制层序和沉积体系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为沉积物供给提供保障,而且成为沉积物的搬运和卸载有利场所;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基准面变化,它通过影响A/S的大小,控制沉积物的储存状态,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组合,最终在两种因素的耦合下形成了黄河口西洼复杂的层序、沉积模式。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以断失现象出现,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部砂质滩坝大面积发育,而在南部斜坡带不整合特征以地层超覆为主,并形成持续发育、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未来勘探目标可设定为分布在滨浅湖砂质滩坝中的有利储集砂体。
- 赵春晨刘豪张帅潘卫红马波
- 关键词:沉积层序坡折带基准面变化断陷湖盆东营组
- 羌塘盆地隆鄂尼-昂达尔错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在隆鄂尼-昂达尔错地区新近发现了3个古油藏带,这使得古油藏带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延伸了30~40 km。综合地表和井下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数据研究表明,古油藏带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黑色砂糖状白云岩,浅灰色、灰黑色泥晶灰岩、微晶灰岩、藻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介壳(藻)灰岩;储集空间主要有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构造裂缝、压溶缝和溶蚀缝;孔隙结构类型以中孔中喉或细孔中喉型为主;储层总体达到Ⅱ类储层标准;隆鄂尼区块储层潜力最大,其次是昂达尔错区块,最后是赛仁区块;新发现的赛仁区块具有三个区块中最好的物性,有进一步工作的潜力;白云岩储层物性优于灰岩,是羌塘盆地最有价值和潜力的目标储层。
- 李启来伊海生梁定勇季长军张帅
- 关键词:羌塘盆地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体系中自生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被引量:13
- 2014年
- 在祁连山冻土区含天然气水合物或存在水合物异常的钻孔岩芯中发育一种半充填或者全充填岩石裂隙的自生黄铁矿,即"裂隙型"黄铁矿,其产状与在该地区发现的水合物产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其分布主要集中于水合物层或异常层的下方区域.通过对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DK-6孔含"裂隙型"黄铁矿岩芯样品开展黄铁矿形态学、微量、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裂隙型"黄铁矿具有沿岩石裂隙面呈台阶状定向排列的立方体形态黄铁矿为主并伴生"圆形"构造、较低的Co/Ni和Sr/Ba值、较低的ΣREE含量、LREE较HREE相对富集和明显的Eu负异常以及?34SCDT值正偏等特征,这种独特的晶体形态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在空间上与水合物层或异常层间的分布关系均与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体系密切相关.由于气候变化是影响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裂隙型"黄铁矿可能是区域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合物发生次生变化的产物,其分布的密集程度反映了当水合物稳定带缩小时,底界处水合物分解最为强烈,而稳定带内水合物分解相对较弱,其分布的顶底界记录了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曾存在的最大范围.
- 王平康祝有海卢振权黄霞庞守吉张帅江少卿李清海杨开丽李冰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体系冻土区
- 羌塘盆地冻土结构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多年冻土广泛分布,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找矿前景。基于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资料,从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角度提出了羌塘盆地3种主要的冻土结构类型,其中由冻融层、含冰沉...
- 王平康祝有海张旭辉张帅庞守吉肖睿李冰
- 关键词: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
- 文献传递
-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现场识别方法被引量:7
- 2013年
-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赋存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陆上永久冻土区和海底沉积物中的规模巨大的新型能源。在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过程中,钻探取样和天然气水合物岩芯研究仍是识别和推断天然气水合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在钻探现场快速有效地识别出天然气水合物及相关异常特征就显得极其重要。近几年在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过程中,探索性地总结出适用于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现场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肉眼观测、孔口气涌观测、岩芯红外测温、岩芯裂隙孔隙水盐度测定、岩芯气体解析与组分测定和岩芯次生构造与伴生矿物鉴别等方法。利用该套现场识别方法和随钻岩芯编录,有效地查明了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在岩芯中的产状和分布特征,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和试开采试验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平康祝有海卢振权黄霞庞守吉张帅杨开丽
- 关键词:地质学天然气水合物冻土区
- 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在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5
- 2020年
- 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进行找矿的。因此,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对矿产资源的定位、定量预测具有重要的的指示作用。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机器学习方法不要求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分布形式,且具有非线性以及泛化能力强等特点,因而逐渐地被应用于矿产资源的定量预测评价,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随机森林、受限玻尔兹曼机、极限学习机等。本文通过设计理论实验,可视化了不同算法,提出了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中的效果存在不一致性的假设。在此基础上,以湖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甘肃合作金矿整装勘查区的地球化学异常提取为研究内容,将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以及支持向量机应用于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提取与识别工作。在香花岭研究区,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果较好,在合作研究区,随机森林的结果较好,从而验证了上述假设。通过生成两研究区的地球化学异常图,讨论了该方法在两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的地质意义和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此外,还完善了基于多种监督机器学习方法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流程,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李苍柏肖克炎李楠宋相龙张帅张帅楚文楷王凯
-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支持向量机
- 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垂直剖面中微生物的分布与多样性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冻土区储存着大量的有机碳,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冻土不断融解退化,土壤微生物对冻土有机碳的分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加重全球温室效应。在研究中,为了解冻土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布与多样性,对青藏高原冻土区垂直剖面中的微生物组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剖面土壤样品中的古菌与细菌的16S r RNA基因和真菌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分别构建其基因文库,通过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垂直剖面土壤中古菌序列分别属于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两个门,它们分别占克隆序列总数的29.0%和71.0%;其中泉古菌门只包括Group1.3b/MCG-A这一种类型,在古菌序列中所占的比例为29.0%,广古菌门包括4种类型,其中Methanomicrobiales序列在古菌克隆文库中所占比例较高(52.0%);分层位看,冻土活动层古菌优势类群包括Group1.3b/MCG-A、Methanomicrobiales和Methanosaetaceae,过渡层的优势类群包括Group1.3b/MCG-A和Methanomicrobiales两类,而古菌在冻土层的优势类群只有Methanomicrobiales这一种类型。细菌序列分属于10个类群,其中放线菌(Actin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与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为剖面主要的优势类群,分别占克隆序列总数的28.9%、16.9%和12.1%;在冻土活动层,细菌的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而在冻土过渡层与冻土层,细菌优势类群仅包括Actinobacteria一种类型。所有真菌序列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分别占克隆序列总数的75.3%和24.7%;子囊菌以Cladosporium sp.和Pseudeurotium bakeri为主要的优势类群,担子菌以Dioszegia sp.为主要的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35.5%、34.4%和22.6%;真菌在冻土活动层的优势类群只包括Pseudeurotium bakeri这一种类型,而在冻土过渡层与冻土层,真菌优势类群则包括Dioszegia sp.和Clad
- 王艳发魏士平崔鸿鹏苏新祝有海卢振权胡非李来鹏张帅刘晖
- 关键词:青藏高原冻土区垂直剖面生态效应
- 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布曲组鞍形白云石成因被引量:10
- 2016年
- 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中发育有大量的鞍形白云石,其岩相学特征表现为正交偏光下的波状消光以及弯曲的晶面和解理,阴极发光整体呈暗红色,无明显的环带。鞍形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52.8~174.1℃,盐度均值(23.3%Na Cl)远高于现代海水盐度,表明其形成经历了高温高盐度的演化过程。微区同位素分析显示鞍形白云石δ13C值介于-4.81‰~4.29‰,δ18O值为-11.2‰^-7.51‰,根据白云石—流体氧同位素分馏方程得到成岩流体δ18O(SMOW)值为5‰~11‰。综合分析认为,鞍形白云石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深埋藏环境,是热液流体调整改造作用的产物。地层水加热再循环过程中在孔隙或裂缝较为发育的部位沉淀形成鞍形白云石,高盐度的地层水可能来自沉积期古海水与埋藏期地下热卤水的混合。鞍形白云石的成因研究表明,晶粒相对较粗大的砂糖状白云岩是地表/近地表形成的白云岩重结晶作用的产物。
- 张帅夏国清伊海生蔡占虎李启来
-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布曲组中侏罗统羌塘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