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自体
  • 3篇自体骨
  • 3篇自体骨髓
  • 3篇自体骨髓移植
  • 3篇自体骨髓移植...
  • 3篇骨不连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移植
  • 3篇骨髓移植治疗
  • 2篇皮瓣
  • 2篇皮瓣转移
  • 2篇皮瓣转移修复
  • 2篇皮肤缺损
  • 2篇缺损
  • 2篇足底
  • 2篇足底内侧
  • 2篇足底内侧皮瓣
  • 2篇足底皮肤缺损
  • 1篇动物

机构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国磊
  • 8篇张哲敏
  • 6篇刘建宁
  • 5篇张延祠
  • 4篇邸军
  • 3篇查君璞
  • 2篇刘俊川
  • 1篇申勇
  • 1篇杜伟
  • 1篇张静涛
  • 1篇朱晓光
  • 1篇张克亮
  • 1篇邵新中
  • 1篇张彦龙
  • 1篇段文旭
  • 1篇杨芳

传媒

  • 6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间隔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尽管骨愈合能力很强,但仍有5%~10%的骨折愈合受到干扰,导致骨不连,因此骨不连仍是目前骨折治疗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也是创伤骨科的主要问题。   骨髓具有成骨活性,许多作者的试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也充分肯定了...
张国磊
关键词:骨髓移植骨不连骨折愈合骨密度
文献传递
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治疗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08年
张哲敏张延祠刘建宁张国磊
关键词:骨缺血性坏死腕骨骨折骨折后青壮年
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01月-2015年01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足跟、足底外侧部皮肤缺损18例,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底、趾腹皮肤缺损11例。
张国磊邸军查君璞刘俊川张彦龙
关键词:足底内侧皮瓣足底皮肤缺损
手部肿瘤443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手部肿瘤(类肿瘤)在手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且种类繁多,可以发生于手部的所有组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总结了2003年4月至2010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具有病理诊断的手部肿瘤及类肿瘤患者443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
张哲敏张国磊邵新中刘建宁
关键词:手部肿瘤肿瘤患者病理诊断手外科
周围神经束的鉴别
2008年
张哲敏刘建宁张延祠张国磊
关键词:神经功能恢复纤维成分神经移植术神经纤维
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皮肤缺损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足跟、足底外侧部皮肤缺损18例,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底、趾腹皮肤缺损1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3.5cm×2.5cm~4.5cm×8.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韧耐磨,无溃疡出现,患足可负重行走,功能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国磊张哲敏张延祠张克亮朱晓光刘建宁
关键词:足底内侧皮瓣足底皮肤移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术后膝关节疼痛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常规牵引床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膝关节疼痛患者,提高对常规牵引床术中牵引复位带来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建科以来65岁以上,2011年10月至2015年7月,采用常规牵引床...
査君璞邸军张国磊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膝关节疼痛髓内钉牵引床
不同时间间隔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为临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制作骨不连模型,将所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A组为20d间隔组;B组为40d间隔组。定期进行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骨痂质量。结果术后11d及术后21d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两组实验侧表现大致相同;术后31d、术后41d及术后61d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A组实验侧均优于B组实验侧(P<0.05)。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可以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及质量。适当时间间隔的骨髓重复注射能更加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骨髓移植后的成骨作用主要体现在前30d,高峰值出现在10~20d。
张哲敏张国磊张延祠刘建宁
关键词:骨髓移植骨不连动物
体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与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以生物力学指标评价体外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侧、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为临床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生物力学指标。方法12个人工仿生肱骨,用摆锯在肱骨干髓端髁上距鹰嘴窝20 mm处行横形截骨模拟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随机分为肱骨中下段骨折内侧和外侧以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各6个。分别在固定器固定部位边缘粘贴电阻应变片,以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各组标本在压缩载荷下各测点的应变值,以单向虎克定律计算各测点的应力值。最后通过比较应力、应变指标评估体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稳定性。结果在相同载荷作用下,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外侧固定组各测点应力、应变大于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内侧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外侧内固定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后,在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均发生了变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固定组应力、应变改变较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张国磊刘俊川查君璞张哲敏邸军
关键词:肱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生物力学
近端型与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手术疗效比较
2023年
目的 比较近端型与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前路患侧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20-06采用颈椎前路患侧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3例肌萎缩型颈椎病,近端型22例,远端型11例。观察近端型与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比较术后萎缩最严重肌肉的肌力改善情况。结果 颈椎MRI显示近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受压部位:6例脊髓前角受压,5例腹侧神经根受压,11例脊髓前角和腹侧神经根受压;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受压部位:4例脊髓前角受压,1例腹侧神经根受压,6例脊髓前角和腹侧神经根受压。在MRI T2加权像上,近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中17例脊髓前角受压,7例出现髓内高信号;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中10例显示脊髓前角受压,5例出现髓内高信号。33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疼痛不适,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椎间隙塌陷、内固定物松动,术后均获得骨性融合。近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萎缩最严重肌肉的肌力评定结果优于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肌萎缩型颈椎病导致的神经损伤具有隐匿且严重的特点,采用颈椎前路患侧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而且近端型患者手术疗效好于远端型患者,同时术中应谨慎操作以避免损伤神经根及椎动脉。
张静涛杨芳杜伟申勇查君璞张国磊邸军
关键词:肌萎缩型颈椎病远端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