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帅春

作品数:34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新生儿
  • 8篇休克
  • 8篇脓毒
  • 7篇脓毒性
  • 7篇脓毒性休克
  • 4篇通气
  • 4篇细胞
  • 3篇导管
  • 3篇动脉
  • 3篇治疗新生儿
  • 3篇胎儿
  • 3篇缺氧
  • 3篇疗效
  • 3篇难治
  • 3篇宫内
  • 2篇导管相关
  • 2篇动脉压
  • 2篇新生儿转运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指数

机构

  • 30篇广东省妇幼保...
  • 10篇广州市第一人...
  • 6篇暨南大学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作者

  • 34篇帅春
  • 15篇叶秀桢
  • 10篇汪灏
  • 9篇王越
  • 9篇张静
  • 9篇莫镜
  • 7篇杨杰
  • 5篇肖昕
  • 4篇陈运彬
  • 4篇罗先琼
  • 3篇聂川
  • 3篇高薇薇
  • 3篇林倩清
  • 3篇张金萍
  • 2篇向建文
  • 2篇罗爱明
  • 2篇吴婕翎
  • 2篇封志纯
  • 2篇熊爱华
  • 2篇杨琳琳

传媒

  • 7篇中华新生儿科...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广州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结局预测指标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液体超负荷(fluid overload,FO)、血乳酸水平对早产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诊断难治性脓毒性休克并需要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按不同胎龄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氢化可的松治疗前VIS最大值、FO和血乳酸均值与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患儿结局的关系,计算ROC曲线截点值,得出各指标对早产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50例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早产儿,预后良好组20例,预后不良组30例。两组胎龄<32周早产儿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前VIS最大值、FO和血乳酸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2~36周早产儿中预后不良组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前VIS最大值[(56.1±15.7)比(37.1±12.9)]、FO(%)[108.2(78.6,137.7)比55.5(10.3,100.7)]和血乳酸均值(mmol/L)[8.3(4.6,12.0)比4.8(-0.8,10.5)]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乳酸均值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截点值为4.1 mmol/L,约登指数为1.732。结论VIS、FO和乳酸水平不能判断极早产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结局,但有助于中晚期早产儿的病情判断,其中血乳酸均值预测效能最佳。
林颖仪廖海玲马冬菊王越钟隽镌张静莫镜叶秀桢帅春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乳酸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疗效。方法 对 4 5例HMD患儿进行SIMV ,观察上机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5例于实施SIMV后 ,青紫即刻减轻或消失 (77 8% ) ,34/ 4 5例 (75 6 % )吸气呼吸困难减轻 ;6h内动脉血氧分压由 (5 84± 1 0 6 )kPa升高至(8 15± 2 2 2 )kP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由 (7 32± 1 6 8)kPa降低至 (5 70± 1 4 2 )kPa ,血氧饱和度由 6 7 87±11 75升高至 86 6 7± 7 75 ,pH值由 7 2 1± 0 0 9升高至 7 35± 0 0 5。 38/ 4 5例 (84 4 % )HMD患儿被治愈 ,死亡3/ 4 5例 (6 7% ) ,4例自动出院。结论 SIMV模式对HMD有良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帅春肖昕罗先琼周晓光张金萍
关键词: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
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1例
2021年
目的介绍一例因反复发热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15天男性新生儿,该患儿最终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方法出生15天男性住院患儿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少、无汗,反复发热,我们对其进行皮肤活检最终确诊。结果皮肤活检显示皮肤附属器消失,诊断为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本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影响牙齿、头发和汗腺的发育或功能。最常见表现为反复发热。结论对于新生儿有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排除感染等引起发热的因素后,应考虑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可能,避免延误病情。
萧国良杨杰叶秀桢帅春袁玉美
关键词:外胚层发育不良婴儿
活血补气方对胎鼠宫内发育迟缓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活血补气方 (丹参、川芎、当归、黄芩和黄芪 )对胎鼠宫内发育迟缓 (IUGR)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 ,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被动吸烟法建立孕鼠IUGR妊娠模型。IUGR妊娠鼠被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例 ) ,即中药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和未干预组 ,每天分别给予活血补气方汤药 3、1、0 3ml/ 10 0g和生理盐水 1ml/ 10 0g。另选 10只正常妊娠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每天给予生理盐水 1ml/ 10 0g。于妊娠第 2 1天处死孕鼠并剖腹取胎 ,测定胎鼠体重、鼻 臀长 ,并计算胎仔重量系数。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和酶免疫法(EIA)测定妊娠晚期孕鼠血NO、ET 1含量和尿 8 epi PGF2α含量。结果 :与未干预组比较 ,各干预组的胎鼠体重、鼻 臀长及胎仔重量系数均明显增加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为P <0 0 1) ;干预组的孕鼠血NO水平升高 ,血ET 1水平降低 ,NO/ET 1比值升高 ,尿 8 epi PGF2α水平降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为P <0 0 1)。结论 :IUGR妊娠时 ,孕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并存在着NO/ET 1失衡 ,可导致胎鼠IUGR的发生 ;活血补气方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能抑制IUGR妊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调节NO/ET 1平衡 ,对胎鼠IUGR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熊爱华肖昕帅春刘秀香
关键词: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中医药疗法动物实验围产医学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置入PICC导管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PICC致CRBSI的发生率为6.36/1000导管日(32/5028);检出病原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46.9%(15/32),革兰阴性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也较常见;检出的细菌均为耐药菌,真菌尚未见耐药。胎龄〈28周早产儿CRBSI的发生率高于胎龄28~32周及≥32周的早产儿(27.9%对9.9%和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生体质量〈1000 g的早产儿CRBSI的发生率高于≥1000 g者(19.2%对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长〈20 d的早产儿CRBSI的发生率低于20~30 d和≥30 d者(2%对20.9%和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极低体质量儿留置PICC时引起CRBSI的多为条件致病菌,且致病菌大多为耐药菌。引起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和PICC管留置时间长。
帅春封志纯汪灏叶秀桢张永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菌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米力农在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米力农在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0.5 mg/(kg·次),1次/6 h,共8次,鼻饲;治疗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负荷量20μg/kg,10 min内静注,维持量0.75μg/(kg·min),静滴,两组均治疗48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输出量(SV)、肺动脉压(PAP)、肺动脉平均压(PAMP)、血氧饱和度(Sp O2)、氧合指数(OI)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χ2=5.541,P=0.019)。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V、Sp O2、OI及Pa O2高,PAP和PAMP低。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可提高行机械通气治疗的PPHN患儿临床疗效,提高血氧含量、改善持续动脉高压状态,且安全性较好。
杜岚岚梁树陈佳姚仲伟杨洋帅春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米力农血氧含量机械通气
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层流病房前后新生儿感染情况调查
2014年
目的研究我院新生儿科采用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的新生儿感染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本院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新生儿临床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新生儿感染部位和各细菌分布率的变化。结果新生儿层流病房使用前后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细菌分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道的感染率下降明显,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结论层流病房能降低新生儿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但新生儿皮肤感染及其他浅表部位细菌感染发生率仍然较高,证明还应强调加强院内消毒及清洁管理,进一步降低医源性感染。
汪灏帅春张又祥肖雪黄笑群
关键词:新生儿
血流动力学监测质量改进对脓毒性休克新生儿液体超负荷及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质量改进对脓毒性休克新生儿液体超负荷(fluid overload, FO)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无创心排量监测及功能性心脏超声项目实施前后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病例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为改进前组,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改进后组, 改进前组常规进行液体复苏, 经验性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改进后组根据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指导液体复苏和(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较两组患儿休克后24 h、48 h、72 h的FO、扩容量、有创呼吸支持时间、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休克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284例患儿, 改进前组136例, 改进后组148例;改进后组虽然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时体重均低于改进前组(P<0.05), 但48 h、72 h的FO、72 h内扩容量、肺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低于改进前组[48 h FO(%):29.0(-11.3, 73.7)比52.5(11.3, 79.0), 72 h FO(%):8.6(-30.9, 67.2)比38.3(-8.5, 76.1), 72 h内扩容量(ml/kg):11.3(0.0, 34.1)比39.4(12.2, 67.5), 肺出血:12.2%(18/148)比23.5%(32/136),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7%(4/148)比8.1%(11/13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的FO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肺出血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监测质量改进可有效改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FO, 降低肺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
马冬菊钟隽镌林颖仪张静莫镜帅春王越叶秀桢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脓毒性休克
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早期预测指标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程中的最高脓毒性休克评分(septic shock scores,SSS)分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情况、诊断脓毒性休克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截断值作为脓毒性休克发生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共纳入130例患儿,难治组54例,非难治组76例。与非难治组相比,难治组患儿诊断脓毒性休克时的pH、BE值、每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与心脏指数比值(mean arterial pressure to cardiac index ratio,MAP/CI)[(12.7±5.2)比(8.8±2.9)]、SSS[床边式SSS:1(0,3)分比0(0,0)分;计算式SSS:4.4(1.3,19.2)分比1.3(1.2,1.4)分;改良版计算式SSS:16.7(3.4,20.6)分比2.6(1.8,4.0)分]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P/CI高是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0.734,最佳截断值为11.6,敏感度62%,特异度87%,阳性预测值79%,阴性预测值77%;改良版计算式SSS高是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0.845,最佳截断值为5.8,敏感度83%,特异度72%,阳性预测值21%,阴性预测值97%。结论MAP/CI升高(≥11.6)、改良版计算式SSS升高(≥5.8)可分别作为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诊断及预测死亡的早期指标。
钟隽镌莫镜张静林颖仪马冬菊王越帅春叶秀桢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难治性休克新生儿
甘氨酸对脂多糖和缺氧诱导鼠坏死性肠炎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索甘氨酸对抗内毒素和缺氧所诱导鼠坏死性肠炎 (NEC)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 ,给予麻醉和机械通气。试验组 2 0只经静脉给予甘氨酸 ,5min后给脂多糖 ,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甘氨酸。所有大鼠 90min后吸入浓度从 2 1%降至 5 %的氧 ,继续机械通气至鼠死亡或存活 180min ,采血样和小肠标本进行检查。用ELISA法测血清TNF -α ,硝酸还原酶法测NO ,肠组织作病理检查并进行NEC分度。结果 :两组的存活时间为甘氨酸组 (15 9 2 5± 2 2 78)min与对照组 (138 75± 19 0 5 )min ,差异显著 (P <0 0 1)。甘氨酸组小肠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1)。血清TNF -α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 (12 0 74± 47 2 2 )ng/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 2 0 2 3± 90 35 )ng/L(P <0 0 1)。血清NO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 (15 2 96± 6 5 5 3) μ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2 7 19± 10 4 11) μmol/L (P <0 0 5 )。 结论 :甘氨酸能降低脂多糖和缺氧诱导的NEC鼠血清TNF -α和过量的NO的含量水平 ,减轻肠病理损伤。
柳国胜康举龄陆大祥关洁宾钟小兰杨方刘硕帅春聂川罗先琼黄云祖
关键词:甘氨酸内毒素类肠炎脂多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