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艳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诊疗分析
- 2010年
- 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诱发外周血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的一种疾病,患者表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和比容(HCT)增高,伴有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似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体征和临床表现。
- 崔东艳郝洪峰王冬青杜延会
-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应激性诊疗分析
- 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各类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随病情的加重呈进行性降低;肝硬化失代偿期明显低于肝硬化代偿期(P<0.01)。结论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前白蛋白的检测对肝脏疾病病情的估计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 李萍张代民崔东艳许会彬王化芬崔庆
- 关键词:Α1-酸性糖蛋白前白蛋白肝脏疾病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骨髓免疫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89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IR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状况,观察骨髓细胞活化状态,探讨IRH/IRP的免疫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方法检测IRH/IRP患者外周血清IL-2、IL-4、IL-6和IFN-γ的含量,分析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并对患者组Th1类细胞因子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和升高率以及骨髓细胞免疫活化状况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血清IL-4、IL-6和IFN-γ呈现不同程度明显升高(P<0.01),其中IFN-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75±3.67)pg/ml和(8.69±1.68)pg/ml。患者Th1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与Th2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FN-γ的变化与IRH/IRP者细胞免疫活化密切相关,IL-4和IL-6可能参与与IRH/IRP体液免疫的活化,感染等可加重多重免疫活化,细胞因子含量和骨髓细胞免疫状况的监测有助于IRH/IRP的诊断并有利于评价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
- 崔东艳吴强强郝红峰岳青杜延会
- 关键词:细胞免疫TH1TH2体液免疫
- Lis结合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科自动化分析仪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简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规范检验报告单,实现双向通讯。方法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 IS)连接。结果全自动分析仪中的条码识别器根据条形码所带信息自动向分析仪发出检验指令,最后检测结果及病人信息回传到电脑中,形成完整的电子检验报告单。结论通过条形码与检验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全自动分析仪既可读取检验数据又可程序自动控制分析仪的双向对接。减少了重复录入检测选项的耗时及差错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检验报告,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 秦丽赵书平孟光源崔东艳孙颖
- 关键词:检验信息条形码自动化分析仪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的破坏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通过ELISA方法检测30例CMV感染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2)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3)针吸细胞学观察颈部淋巴结细胞学,(4)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免疫细胞释放POX、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IL-17A和IFN-γ表达状态。健康查体人群血清标本作为对照,无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涂片作为骨髓免疫染色比较。结果(1)患者血清IL-17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IL-17(48.23±3.86)ng/L与(20.16±1.05)ng/L;IFN-γ(40.16±3.11)与(8.17±1.92)ng/L P<0.01]。(2)患者CD16^+/CD56^+NK细胞比例显著升高,[(43.54±6.01)%与(14.01±3.25)%,P<0.01],CD3^+CD4^+T和CD3^+CD8^+T细胞比例减少,[分别为(20.91±5.15)%与(35.10±4.88)%,(15.41±5.13)%与(25.11±3.92)%,P<0.05]。(3)骨髓和淋巴结中可见到较多异常淋巴细胞和体积巨大、吞噬大量CMV包涵体的巨噬细胞(MΦ)。CMV可感染破坏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活化的MΦ还能吞噬CMV感染病变的血细胞。(4)骨髓造血微环境中活化的MΦ释放POX呈强阳性,高表达Ⅱ类分子HLA-DR、炎性因子IL-17A和IFN-γ。(5)22例白细胞升高者经更昔洛韦联合抗生素治疗2周后,其中16例感染灶消失,WBC计数和CMV-IgM水平降至正常;6例CMV未转阴者,病情迁延,粒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范围以下。另14例入院时粒细胞或血小板计数减少,CMV-IgM下降缓慢,更昔洛韦治疗长达4周以上。结论CMV可通过血液感染骨髓有核血细胞和有丰富细胞器的血小板破坏造血。MΦ具有双重性,既吞噬CMV病毒和病毒感染的血细胞,又能释放POX、IL-17A和IFN-γ等炎性因子,介导骨髓炎症反应。
- 崔东艳张杰张桥郝红峰吴强强孙黎飞
-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免疫损伤
- 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的HIV感染与梅毒感染患者淋巴结细胞学表现二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淋巴结肿大是基层医院门诊常见的疾病,淋巴结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以其快捷简便的优势,是基层门诊医生首选的检查方法,是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和肿瘤转移患者门诊早期检查的重要手段。艾滋病(HIV)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早期时,机体免疫细胞增殖、活化,抵抗HIV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的侵袭,因此,淋巴结肿大是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 明汇崔东艳孙黎飞郝红峰吴强强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感染淋巴结肿大HIV感染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针吸细胞学检查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检测
- 2003年
- 崔东艳孙思才
-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清一氧化氮酶动力学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IMA与cTnT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心肌梗死组45例。分别于胸痛发作2、4、6、12、24h采静脉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胸痛2、4h时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胸痛6、12、24h时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2、4h时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组胸痛6、12、24h时(P<0.05);心肌梗死患者胸痛4、6、12、24h时肌钙蛋白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患者胸痛6、12、24h时肌钙蛋白T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胸痛4h时(P<0.01)。结论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的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 李萍崔东艳王化芬崔庆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T
- 免疫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救治急危重血液疾病疗效观察
- 2013年
- 2005—2011年笔者应用免疫吸附与血浆置换技术在急危重免疫相关性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李钢刘长伟崔东艳葛林阜刘少锋王桂臣李铭郝红峰孙黎飞
- 关键词:免疫吸附血浆置换免疫相关疾病
- 继发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色病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男,62岁。因双下肢麻木、浮肿3年。头晕乏力2年,皮色青灰,伴心慌、胸闷,腹胀8个月,在外院予以对症治疗效果差。查血WBG3.12×10^4/L。Hb72g,L,pit241×10^9/L,肝脏CT检查提示:肝糖原累积症,双侧胸腔积液,即以“肝糖元累积症传营养性贫血”收住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查体:面部及双上肢呈青灰色,双眼巩膜轻度黄染。双下肺叩浊,呼吸音低。
- 崔东艳
- 关键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色病肝糖原累积症继发双侧胸腔积液双下肢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