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彦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水通道蛋白亚型在中耳和内耳分布与表达的研究进展
- 2003年
- 水通道蛋白与耳的研究最近发展很快,它参与调节中耳和内耳的水平衡,对耳的听力和前庭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关于水通道蛋白是如何调节耳内的水平衡和影响耳正常功能的发挥,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就其亚型在耳内分布与表达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尹彦波迟放鲁
- 关键词:中耳内耳
- 前庭功能代偿过程中前庭反射和信号系统神经递质的联系
- 迟放鲁焦宇王胜军王璟袁雅生梁琴郭丽敏林岳鑫尹彦波景江华
- 建立单侧前庭神经切断的大鼠动物模型。采用拉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神经追踪、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传入前庭神经核Na-K-ATPase和传出前庭神经系统Na-K-ATPase的活性,了解病理状态下前庭传入和传出中枢的神经元活...
- 关键词:
- 关键词:前庭功能代偿神经递质
- 老年性聋:机制及对策
- 刘海瑛尹彦波
- 别嘌呤醇对内淋巴积水豚鼠耳蜗的影响
-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预防和治疗豚鼠实验性内淋巴积水是否有效.方法:1.积水模型的制备:取20只豚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10只,双耳均未手术和加药;模型6周组(术后6周观察指标)10只制备内淋巴积水模型,方法是采用右侧枕后...
- 尹彦波
- 关键词:内淋巴积水听觉脑干电反应醛固酮别嘌呤醇美尼尔氏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高分辨率CT多平面重组对镫骨性耳硬化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T,HRCT)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对镫骨性耳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8耳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耳硬化症的病例,并收集对照组132耳,所有病例均具有完整的听力学及颞骨薄层HRCT检查结果。以沿镫骨长轴面的MPR图像作为标准层面,结合横断面CT,分析耳硬化症患者的CT表现。结果138耳镫骨性耳硬化症患耳中,HRCT—MPR诊断阳性108耳,可疑阳性12耳,阴性18耳;132耳对照耳中,阳性4耳,可疑阳性9耳,阴性119耳。HRCT-MPR诊断镫骨性耳硬化症的敏感性为87.0%(120/138),特异性为90.2%(119/132);而常规2mm层厚CT的敏感性仅为47.8%(66/138)。镫骨性耳硬化症最常见的CT表现为前庭窗前区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或增厚并涉及镫骨。结论HRCT.MPR对于镫骨性耳硬化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沿镫骨长轴面MPR图像作为标准层面,可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 洪汝建尹彦波潘宇澄沙炎
- 关键词:镫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你需要做听力检查吗
- 2007年
- 生活实例
70岁的王老伯近来觉得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不但自己讲话声音越来越响,而且还一再要求人家讲话“声音响一点、语速慢一点”。昨天,王老伯去医院查了一次听力,结果被诊断为老年性耳聋,需要配戴助听器。
- 尹彦波孙红
- 关键词:听力检查老年性耳聋助听器声音
- 别嘌呤醇对内淋巴积水模型豚鼠耳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建立豚鼠的内淋巴积水模型,并研究别嘌呤醇对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枕后硬脑膜外进路做创内淋巴囊联合醛固酮腹腔注射制备豚鼠内淋巴积水模型,观察药物别嘌呤醇对豚鼠耳蜗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耳与正常耳比较耳蜗积水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BR 反应阈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耳和预防耳比较耳蜗积水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BR 反应阈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内淋巴积水可以通过右侧枕后硬脑膜外进路微创内淋巴囊联合醛固酮腹腔注射来成功制备。别嘌呤醇在预防和治疗实验型内淋巴积水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听觉脑干电反应的阈值。
- 尹彦波迟放鲁
- 关键词:内淋巴积水听觉脑干电反应醛固酮别嘌呤醇
- 耳石信息的传导通路
- 2002年
- 随着耳石信息的研究深入 ,临床医生对前庭系统的这一重要领域的认识和了解日益加深。鉴于这些研究有助于临床眩晕病人的治疗 。
- 尹彦波
- 关键词:传导通路眩晕
- 隐性听力下降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型小鼠进行全基底膜铺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拍照成像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耳蜗长度计算耳蜗所处的频率位置,最后用图形处理软件对突触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对照组小鼠和实验组小鼠的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前、后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病理改变特点。结果对照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有明显的分布特点,每个内毛细胞通过5~30个突触与耳蜗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连接,靠近蜗轴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较大,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较小。靠近柱细胞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偏小,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偏大。实验组小鼠在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第2天听觉测试结果显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阈值升高30~40 dB,2周后再次测试显示阈值恢复正常,但是ABR的Ⅰ波波幅下降46.1%,且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结构数量也减少了41.3%。而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丢失。结论听觉阈值功能测试对判断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不敏感;而听觉阈上功能测试对评价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相对敏感。
- 尹彦波袁雅生迟放鲁
- 关键词:噪声性聋突触小鼠
- 临床听力误判探讨
- 吴拥真尹彦波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