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姝
-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被引量:1
- 2006年
- 察举制是科举制的前身与母体。在长达七八百年的选官过程中,察举制曾经有:“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等等因素作用其间,结果则是“以文取人”为主导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最终成了定局,发展成为科举制。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
- 安姝
- 关键词:察举制科举制理性行政必然性
-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 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被引量:10
- 2008年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引导大学生实现此目标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在科学理论上实现价值认同,在有效方法上增强价值认同,在多样化、多元化中引导价值认同。
- 安姝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简论
- 2010年
- 特色文化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面对同构性与多样性并存、低层次性与可塑性并存、人文性与功利性并存的特色文化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以服务地方为依托,确立办学理念特色;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以校训为切入点,营造校园文化特色等等,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 安姝王守义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文化
-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构
- 2011年
-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有重大的启示:基于人的现实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针对性;基于人的实践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基于人的社会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综合性;基于人的主体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启发性;基于人的历史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时代性。
- 郭芸安姝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
- 和谐社会视野下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2
- 2008年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教育公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存在的教育不公平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教育公平,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 安姝武步成
-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
- 社会阶层分化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 2007年
-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进程中,结构转型、机制转换、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基调,多元的、开放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农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社会阶层分化也引起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关系及其性质、对象、范围发生重大变化。认真研究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是调整和确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方针政策的迫切需要。
- 安姝
- 关键词: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结构分化知识分子阶层现代社会中国社会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和现实路径被引量:13
- 2022年
-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要求,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会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新机遇,但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和政策红利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 安姝
- 关键词:农村教育
- 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 2013年
- 该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安姝刘维兰
-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性
- 2014年
- 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而要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群众利益的根本原则。
- 安姝王霞娟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实效性
- 也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被引量:4
- 2007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与他们特殊的职业性质、特殊的教学要求、职业的无成就感以及多重角色的冲突等诸多因素有关。通过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升华事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要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会角色换位等方法来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 安姝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