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敏
- 作品数:133 被引量:6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年龄≥80岁的高龄慢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天1次。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并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TG、TC、LDL-C、UA、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FR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TG、TC、LDL-C和UA、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F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性肝损害、横纹肌溶解等,仅治疗组有1例轻微肌痛,1例轻微头痛,未经特殊处理,3 d后症状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高龄慢性肾病患者中,除调脂外,还可降低血UA、BUN、Scr、尿蛋白,升高GFR,从而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且毒副反应少,安全性好。
- 王萍曾敏蒙绪卿符秀虹何扬利陈积雄孙晓敏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高龄慢性肾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 右归丸及其拆方干预对老年肾阳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右归丸及其拆方对老年肾阳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60岁以上的肾阳虚证患者8例进入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右归丸组及温肾阳组各4例),另将4例60岁以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外周血白细胞的6条基因(SYPL1、PHF14、ARHGAP18、RECQL、OSTF1和SEC23B)的差异表达,并以GAPDH作为内参对照。结果右归丸组及温肾阳组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t右归丸=20.657,P<0.01,t温肾阳=51.000,P<0.01);治疗后两组间总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74.432,P<0.01)。RT-PCR结果显示,SYPL1基因,在右归丸组和温肾阳组的表达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左归丸=-35.631,t温肾阳=-13.000,P<0.01),且治疗后右归丸组和温肾阳组的表达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各组的SYPL1基因表达存在差异(F=487.049,P<0.01),温肾阳组表达上升程度不及右归丸组。其他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与SYPL1基因状况类似。结论 (1)右归丸及温肾阳中药复方对老年肾阳虚患者的基因差异表达均有改善作用,右归丸优于单纯温肾阳复方治疗效果,验证了阴中求阳法的优越性。(2)老年肾阳虚患者的基因表达在短期内不能单独依靠药物恢复至完全正常,需要一个长期和综合的治疗过程。
- 唐杨项磊周卫东孙晓敏刘艳艳罗仁赵晓山
- 关键词:右归丸肾阳虚证
- 一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该药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淫羊藿23~28%,肉桂9~11%,黄芪18~22%,五味子14~17%,红景天9~11...
- 贾钰华徐煜凌周凤华孙晓敏刘晓瑜余林中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远期疗效研究
- 魏连波叶任高吕志平栾图李幼姬龙海波周伟东孙升云肖炜李智军姜斌梁东辉夏东斌孙晓敏陈杰彬
- 简要技术说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自1984年3月至2007年3月进行了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①比较了RN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在缓解率、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之间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疗法
- 一种防治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肉桂挥发油10~90%和黄连素10~9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选用肉桂挥发油...
- 赵晓山罗仁周琳黄沁孙晓敏马柯刘艳艳陈洁瑜陈泽伟卢汉祺游艳婷
- 文献传递
- 从“阴中求阳”角度探讨右归丸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右归丸及其拆方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右归丸治疗组及其拆方温肾阳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右归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右归丸中的温肾阳中药复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外周血白细胞、血清抗体、补体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外周血白细胞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血清抗体、补体的改变方面2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治疗组在治疗肾阳虚证方面优于其单纯温肾阳中药复方对照组,提示"阴中求阳"法优于单纯温肾阳治疗。
- 唐杨项磊周卫东孙晓敏刘艳艳罗仁赵晓山
- 关键词:阴中求阳
- 定心方系列方防治心律失常、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与机制
- 贾钰华周凤华孙学刚赵晓山孙晓敏张丽华陈育尧杨萍程赛博刁建
- 1.项目属于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基于多年临床实践,秉承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AS)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法和机制,创新提出“从心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定心方中医药防治
- IgA肾病肾阴虚证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汉族人IgA肾病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方法选择IgA肾病且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以及正常人作为其对照组,进行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采用TrizolBD法提取总RNA,用SMART技术逆转录并扩增总cDNA,用RsaⅠ酶切基因组cDNA成大小不等的片段,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进行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PCR,然后将PCR产物与U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后,再用PCR方法插入片段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IgA肾病肾阴虚证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了IgA肾病肾阴虚证的差异cDNA片段,其中正向消减文库共获得325个阳性克隆,反向消减文库获得306个阳性克隆,从而成功地构建了IgA肾病肾阴虚证的cDNA消减文库。结论S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cDNA片段,成功构建了IgA肾病肾阴虚证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克隆肾阴虚证的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 魏敏孙晓敏黄平赵晓山李玉萍陈晶赖名慧罗仁
- 关键词:IGA肾病肾阴虚证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
- 抗恶性疟原虫EBA-17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 2005年
-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EBA-175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恶性疟原虫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恶性疟原虫EBA-175(Ⅱ区F2段)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间接ELISA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ELISA、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重组EBA-175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3、2E8、2H5、4A1、4C3、4H9,6株McAb经鉴定其亚类5株为IgG1,1株为IgG2a,6株McAb的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256~1:512,腹水效价为1:12 800~1:25 600,间接ELISA显示其中4株McAb 1F3、2H5、4A1、4H9能与恶性疟原虫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只有1F3、4A1、4H9在Western blot试验中识别恶性疟原虫Mr约35000的虫源蛋白.结论获得了能稳定分泌高特异性抗EBA175 McAb的杂交瘤细胞.
- 郝文波洪艳华孙晓敏宁云山张冬梅潘卫庆李明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
- IgA肾病肾阴虚证的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初步观察IgA肾病肾阴虚证患者血浆蛋白质组的变化与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肾阴虚证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IgA肾病肾阴虚证患者、肾阳虚证患者与正常人血浆总蛋白,银染显色;PDQest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定性定量差异表达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通过Mscot-Wizard软件进行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与正常人和IgA肾病肾阳虚证相比,在IgA肾病肾阴虚证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中绝对高表达的蛋白质斑点14个,绝对低表达的蛋白质斑点17个;定性差异表达分析发现IgA肾病肾阴虚证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中特异出现的蛋白质斑点9个,缺失的蛋白质斑点17个。结论同病异证患者血浆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对中医证候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
- 孙晓敏刘艳艳张乐罗仁赵晓山
- 关键词: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