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宇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病毒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5篇肠道
  • 5篇肠道病毒
  • 4篇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4篇肠道病毒71...
  • 3篇基因分型
  • 3篇基因特征
  • 3篇甲型
  • 3篇甲型H1N1...
  • 3篇VP1基因
  • 3篇病原学
  • 3篇病原学监测
  • 2篇型别
  • 2篇神经氨酸酶
  • 2篇鼠类
  • 2篇酸酶

机构

  • 16篇长春市疾病预...
  • 5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白城市疾病预...
  • 1篇白山市疾病预...
  • 1篇辽源市疾病预...
  • 1篇吉林市疾病预...
  • 1篇通化市疾病预...
  • 1篇四平市疾病预...
  • 1篇军事科学院军...

作者

  • 16篇孙宇
  • 13篇孙炳欣
  • 10篇崔薇
  • 8篇吴静
  • 7篇初秋
  • 6篇乔凤娟
  • 5篇刘红
  • 5篇张兴国
  • 2篇沈博
  • 2篇王爽
  • 2篇周剑惠
  • 2篇魏雷雷
  • 1篇孙伟
  • 1篇张云仙
  • 1篇曹凤瑞
  • 1篇刘汉芬
  • 1篇常新
  • 1篇龚云伟
  • 1篇范明
  • 1篇陈创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春市2016—2020监测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长春市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征,了解其变异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109株,PCR扩增H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株的HA基因进行进化和变异分析。结果长春市109株分离株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的HA蛋白相比均有S84N、S162N和I216T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变异,且有1株发生了HA蛋白D222N位点突变,提示此毒株可引起患者下呼吸道症状。109株病毒株的HA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6.9%~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2%~100%。在进化树分析上,都属于6B.1大分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HA在基因进化树上离早期疫苗株A/California/7/2009越来越远,同一年份里也有毒株位于不同的小分支内。结论长春市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在不断的变异中,应持续进行监测,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提供参考。
崔薇初秋李晨光龚云伟赵春艳孙宇隋天卓孙炳欣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征
长春市2012-2013年流感病毒核酸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长春市流感病毒核酸的监测结果,掌握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5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037份,总阳性率为25.17%。在此期间,共出现两次流感流行高峰:第一次是在2012年2月-3月,主要以乙型和季节H3N2型流感病毒为主;第二次是在2013年1月,主要以季节H3N2型和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为主。结论应加强流感监测,避免流感大流行的发生。
崔薇刘红初秋刘汉芬孙炳欣孙宇乔凤娟
关键词:流感流感病毒
吉林省长春市肠道病毒Echovirus 18 VP1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分析2015年长春市一起发热伴出疹疫情中患者粪便肠道病毒Echovirus 18型(E-18)毒株VP1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其他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VP1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和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经RT-PCR方法扩增获得4株774 bp的VP1基因片段并测序,经同源性分析比较发现,各序列间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国内外E-18病毒VP1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长春病毒株与2015年同时发现的河北省分离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7%,氨基酸同源性为99%.与Metcalf原型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0%,氨基酸同源性为93%,氨基酸对比发现有18个位点发生突变.结论 吉林省首次发现E-18型肠道病毒,为中国E-18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孙炳欣吴静孙宇崔薇张兴国
引起吉林省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的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引起吉林省2011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VP1区基因的特征。方法对2011年分离自吉林省8个市(州)HFMD病例的35株EV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基因进行RT-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和MEGA 4.0软件对VP1基因进行同源性和基因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吉林省2011年的35株EV71分离株均属于C4a基因亚型;其VP1区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9%~100%之间,分属于3个进化枝,形成3个传播链,与2008年安徽阜阳株亲缘关系最近,VP1区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6%~99.3%,与2007年的北京株和2003年的浙江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2011年吉林省各市中,既存在3个EV71传播链共流行的市,同时监测到2个EV71传播链共流行的市,还发现3个只有单一EV71传播链的市,每个传播链均在5个市流行传播。结论 2011年在吉林省内,3个C4a基因亚型EV71的传播链同时循环传播引起HFMD的流行,未发现优势传播链。
范明周剑惠张燕魏雷雷王爽张云仙苟伟民马学军齐忠孙宇赵海霞孙伟陈创
关键词:手足口病VP1区基因特征
长春市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长春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方法采集长春市地区鼠肺样品,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提取阳性样本中病毒RNA,利用RT-PCR法扩增S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和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长春地区共捕获褐家鼠100只,检测到阳性样本3份,阳性率为3.0%。通过测序获得3株病毒的S基因片段序列,经同源性分析比较发现各序列间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其他汉城病毒(SEOV)核苷酸同源性在95.4%~100%之间,3株病毒全部为SEOV。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3株病毒在同一组内,属于S3亚型。结论研究表明长春市褐家鼠中携带的汉坦病毒为SEOV型,S3亚型。
孙炳欣孙宇沈博吴静
关键词:汉坦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
长春市双阳地区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长春市双阳区鼠类中汉坦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1年双阳地区捕获鼠类,取鼠肺组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阳性标本进行汉坦病毒M片段扩增并测序,与其他毒株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树分析。结果收集100份鼠肺,经IFA检测到1份阳性,阳性率为1%,对其进行逆转录巢式PCR扩增,结果为汉城(SEO)型HV,与代表株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SY-4部分M基因片段序列与其他SEOV核苷酸相似性为95.4%~9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100%。系统树显示,该序列属S3亚型。结论本次获得HV是SEO型,亚型为S3亚型。
孙宇孙炳欣沈博吴静
关键词:汉坦病毒核酸检测基因分型系统发生分析
寨卡病毒及寨卡病毒病被引量:1
2016年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2015年4月起,在巴西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寨卡疫情,同时出现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聚集病例,WHO强烈怀疑与寨卡病毒疫情有关。2016年2月,
崔薇刘红孙炳新初秋孙宇吴静
关键词:疫情
2016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2016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及时防治手足口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手足口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6年1月-12月共采集623份病例标本,阳性率为64.53%,高发期在5-10月,其中95.02%病例在6岁以下。结论长春市2016年手足口病原的优势株为柯萨奇6型(CA6),其次是柯萨奇CA16型及其他非EV71和非CA16型。
乔凤娟孙宇孙炳欣阴原吴静
关键词:手足口病PCRCA16
长春市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及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长春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学及分布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3年1月-12月共采集病例标本376例手足口病例的标本,阳性率为68.94%,96.05%的病例在6岁以下,高发期在5月-9月。结论 2013年长春市手足口患者以小于6岁的儿童为主,其主要病原是柯萨奇6型(CA6),其次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孙炳欣许爽崔薇刘红孙宇吴静
关键词:手足口病PCREV71
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EV-A71)VP1基因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收集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医疗机构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标本中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确定型别。对EV-A71的VP1区扩增并测序,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源性和氨基酸变异位点。结果: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685例,发病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呈逐年递降趋势。每年流行趋势基本相同,呈单峰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吉林省长春市14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地区为高新区(129.14/10万)、宽城区(102.17/10万)和经开区(100.98/10万)。病例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吉林省长春市EV-A71阳性样本各月份均有检出。2014年3-9月和2017年5月-2018年5月,手足口病毒型别以EV-A71为主,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测序获得EV-A71序列146条,其中除2017年3条序列和2018年7条序列属于EV-A71的B5亚型外,其余序列均属于C4亚型中的C4a亚型。VP1区145氨基酸位点为E,2018年2株检测到VP1104D,另外3株检测到VP1218R,其余各株主要毒理位点和抗原性位点未发生变异,EV-A71的B5亚型较C4亚型有VP143E、VP158T和VP1184T3个氨基酸位点差异。结论: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发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男性幼童,引发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以EV-A71为主,主要为C4a亚型,也有少部分B5亚型的流行,部分氨基酸变异位点需持续监测,以免造成大范围流行。
张兴国李晨光张智丽孙宇崔薇初秋乔凤娟王宇冰孙炳欣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VP1蛋白基因型别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