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功娟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化工部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氯乙烯
  • 2篇中毒
  • 2篇生物监测
  • 1篇电化厂
  • 1篇烟气
  • 1篇烟气治理
  • 1篇乙烯单体
  • 1篇职业中毒
  • 1篇生物监测指标
  • 1篇羟脯氨酸
  • 1篇橡胶
  • 1篇橡胶厂
  • 1篇橡胶硫化
  • 1篇硫化
  • 1篇氯乙烯单体
  • 1篇氯乙烯作业工...
  • 1篇劳动保护
  • 1篇监护
  • 1篇氨基己糖

机构

  • 4篇化工部

作者

  • 4篇付贵生
  • 4篇孙功娟
  • 4篇管康
  • 4篇王樟龄
  • 3篇夏龙君
  • 1篇蔡绍玉
  • 1篇巫志鹏
  • 1篇皮裕林
  • 1篇张辉珍
  • 1篇何国良
  • 1篇徐京龙

传媒

  • 3篇化工劳动保护...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某电化厂氯乙烯作业工人连续监护报告
1995年
氯乙烯本身除麻醉作用外毒性并不大,大部分氯乙烯单体进入机体后经肺部以原型呼出体外。但它的代谢产物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肝脏代谢后产生的环氧氯乙烷、氯乙醇、氯乙醛毒性很大。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人体中核酸、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结合,而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它可引起肝脏肿大,指端溶骨,雷诺氏病及代谢紊乱等,有人统称为氯乙烯病。
赵永波付贵生夏龙君孙功娟蔡绍玉王樟龄管康
关键词:电化厂氯乙烯监护中毒
羟脯氨酸及氨基己糖作为氯乙烯单体生物监测指标的探讨被引量:3
1997年
工人长期接触氯乙烯单体(MVC)可以致氯乙烯病。为了筛选生物监测指标,我们给大鼠经肺吸入不同浓度的氯乙烯单体,经过6周和8周后监测多项指标,结果发现高浓度组中羟脯氨酸和氨基己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人群中也得到证实.
付贵生管康王樟龄孙功娟夏龙君皮裕琳
关键词:氯乙烯单体生物监测羟脯氨酸氨基己糖
橡胶硫化烟气治理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从事橡胶硫化的工人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要求对生产环境进行治理是国内外专家的共识。但治理后是否有效、效果如何,有必要作一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我们以青岛第二橡胶厂的治理技术为评价对象,对橡胶硫化烟气治理效果的评价做了研究。1 车间概况与治理技术1.1 内胎硫化车间概况。车间长67m,宽30m,高5m,总容积10000m^3,总面积2010m^2。共有硫化机29台(其中25台集中于车间西侧,成直线排列;另外4台列于北侧),接头机6台,炼胶机5台。
褚悰善刘桐张封三付贵生何国良夏龙君管康王樟龄张辉珍孙功娟徐京龙
关键词:橡胶厂烟气治理劳动保护
氯乙烯生物监测指标筛选——作业工人调查被引量:2
1997年
某厂10名工人接触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288±300mg/m3,班末肺泡气中氯乙烯平均浓度为24.8±19.7mg/m3,肺泡气中的丙酮浓度为1.75±1.11mg/m3,尿中硫撑双乙酸浓度为1.06±0.95mg/L。丙酮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尿中硫撑双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甘氨胆酸接触组平均315±237μg/dL,健康对照组平均99.9±68.5μg/dL,病毒肝炎组平均808±1186μg/dL,差异非常显著。血清羟脯氨酸和氨基己糖,接触组分别为20.5和153.6mg/dL,对照组分别为10.6和48.3mg/dL,接触组都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王樟龄付贵生付贵生巫志鹏管康孙功娟巫志鹏任恒岩
关键词:职业中毒生物监测氯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