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贞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通道闪电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根据广东顺德与青海大通地区2002年夏季多次雷暴过程中地闪的电场和光学资料,研究了一次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点的闪电(MGPF)和产生、影响MGPF的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371次地闪中MGPF有62次(约16.7%);青海119次地闪中MGPF有21次(约17.6%).2)广东与青海MGPF的相邻接地点间的时间间隔分布分别为20~342 μs和8~172 μs.3)随着回击次数的增加,闪电在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点的几率降低.4)广东与青海MGPF的回击前梯级先导速度无量级差异.闪电在一次回击过程具有多个接地通道,因而对地面设施将产生更大的危害,这对雷电防护设计和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孔祥贞郄秀书陈成品张广庶张彤
- 关键词:地闪
- 人工触发闪电中的M分量特征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2005-2008年期间在山东开展的人工触发闪电试验中所观测到的通道底部电流、不同距离垂直电场及高速摄像光学资料,对人工触发闪电10次回击之后的33次M分量电流波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的M分量电流波形具有较对称的结构特征,峰值电流的几何平均值为743 A(标准偏差为0.55);波形10%~90%上升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241μs(标准偏差为0.46);M分量的半峰值宽度的几何平均值为318μs(标准偏差为0.36);M分量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1.1 ms(标准偏差为0.24)。人工触发闪电的回击与其后发生的M分量相比,波形明显偏窄,M分量的幅值明显小于回击。对M分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分量的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和持续时间3个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升时间与半峰值宽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73;持续时间和半峰值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7。M分量的峰值电流与半峰值宽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45和-0.37。
- 赵阳郄秀书陈明理孔祥贞张广庶张彤张廷龙冯桂力
- 关键词:人工触发闪电电流参数
- 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雷暴和闪电特征
-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具有独恃的天气气候特征,所发生的雷暴和闪电也有明显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2002~2004年夏季在西藏那曲野外闪电观测资料以及相关气象资料的分析,对青藏高原雷暴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
- 郄秀书谢屹然张彤张广庶孔祥贞王怀斌张义军董万胜赵阳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雷暴的闪电放电特征
- 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导致了其雷电活动的特殊性。由于青藏高原的雷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地闪的梯级先导前都具有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为了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于2003年7~8月利用高速摄像系统(成像率100...
- 孔祥贞郄秀书张广庶张彤董万胜陈成品张义军王怀斌
- 关键词:地闪电荷结构
- 文献传递
- 人工触发闪电直窜先导-回击放电参量的估算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2005和2006年夏季在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中获取的近距离电场和电流资料,对14次直窜先导-回击放电过程的放电特征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利用实测直窜先导电场结合源电荷先导模式得到的结果与利用实测电流结合传输线模式得到的结果接近,说明2种估算方法都是可行的.人工触发闪电回击速度平均值为2.14×108 m/s,与自然闪电继后回击速度接近;直窜先导速度比回击速度小一个量级;直窜先导电流范围为0.5~6.1 kA.人工触发闪电直窜先导线电荷密度、电位分别为71.4μC/m和9.77MV,均与回击峰值电流呈正相关,直窜先导速度、回击速度与回击峰值电流没有相关性.反演得到的空中触发闪电回击电流峰值的变化范围为12~39 kA,与利用传输线模式估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这为难以直接测量的空中触发闪电电流的反演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 杨静郄秀书张其林孔祥贞赵阳周筠珺张廷龙冯桂力肖庆复
- 关键词:人工触发闪电
- 一次人工引发闪电初始电流及其电磁场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07年
- 研制了近距离闪电磁场变化测量系统,并在2005年夏季山东滨州的人工引发闪电试验中,获得了闪电电流和距闪电通道60 m处的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磁场变化同步观测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一次人工引发闪电放电初始阶段的电流及近距离电磁场。本次引发闪电中火箭拖带的导线底端通过一段5 m左右的尼龙线与引流杆相接,这段空气间隙击穿放电所产生的电流为720A,对应的60 m处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变化分别为0.38 kV/m和11.26μT。对同步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工引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电流脉冲时间间隔为18.0-25.0μs,平均峰值电流为23.0A,变化范围为16.9-41.0A;单个先导过程转移电荷量的平均值为84.3μC,变化范围为57.8-141.0μC。60 m处先导电场峰值和磁感应强度峰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7 V/m和0.3μT,变化范围分别为8.7-28.2V/m和0.116-0.544μT。先导电流峰值Ip(A)与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峰值B(μT)之间满足Ip=61.9B+2.56。
- 杨静郄秀书张其林周筠珺冯桂力孔祥贞张廷龙肖庆复张广庶王怀斌
- 关键词:电流电磁场
- 对未来雷电研究的思考
- 我国地域辽阔,雷暴和雷电现象复杂且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而雷电研究又起步较晚,特别是现代防雷技术正处于发展时期,许多科学和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加强对雷电发生、发展物理过程和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揭示雷电的机理与成灾过程...
- 郄秀书冯桂力孔祥贞周筠珺
- 关键词:雷暴防雷技术雷电物理人工引发雷电雷电监测
- 文献传递
- 首次回击具有双接地点的地闪光学和电学特征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7
- 2003年
-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数字化高速摄像系统和时间分辨率为1μs的快、慢天线闪电电场变化测量仪在广州附近观测到一次首次回击具有两个接地点的负极性地闪。两个分支到达地面的时间间隔约为30μs;在发生回击R2时,其中一个分支的直窜先导发展成为企图先导。观测发现M-分量的发光要比梯级先导强;回击间的K-变化与云中的在击穿和通道的延伸有关,但不引起云地间通道的发光。光学和电场变化的同步观测证实了直窜-梯级先导的发展速度与前一次回击的时间间隔有关,较快的先导发展速度对应于较短的回击时间间隔,较慢的发展速度对应于较长的回击时间间隔。另外,本文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生双接地点的四种可能原因。
- 孔祥贞郄秀书王才伟张义军王怀斌张翠华
- 关键词:电场变化
- 青藏高原一次地闪放电过程的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和快、慢电场变化仪以及宽带干涉仪系统等探测仪器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所观测的地闪资料,对一次地闪回击及其之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闪先导前的云内放电过程发生于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之间;云中部负电荷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8—4.5km;闪电的起始放电发生区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1.7km;初始流光在云外发展时具有很大的水平分量和较多的分支;梯级先导的速度为1×10^5m/s,在向地面发展时出现较大的弯曲;首次回击放电过程与低海拔地区没有差异,通道中的峰值电流有24.1kA;继后回击相对较弱.
- 孔祥贞郄秀书赵阳张彤张广庶董万胜
- 关键词:青藏高原电场变化
- 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波形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对2005年夏季在山东引雷实验中获得的一次传统人工引发闪电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流资料进行了分析。整个电流持续时间约1120ms,包含10次回击过程,时间间隔为18—210ms,平均为87ms;回击电流峰值的几何平均值为11.9kA,变化范围为6.6~21.0kA。通过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的对比分析,发现传统人工引发闪电的回击电流峰值(10~17kA)与自然闪电的继后回击(12-18kA)基本一致;空中人工引发闪电的首次回击(也有作者称为“小回击过程”)电流峰值(24~37kA)略小于自然闪电的首次回击(30-45kA);不同地区下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峰值存在最大约50%的差异;上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峰值(8~10kA)小于其他类型的回击。
- 张其林郄秀书孔祥贞周筠珺杨静张廷龙冯桂力肖庆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