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伟娟

作品数:50 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14篇红细胞
  • 7篇血管
  • 5篇蛋白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小鼠
  • 5篇基因
  • 5篇剪切弹性模量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学
  • 4篇粘度
  • 4篇他汀
  • 4篇细胞骨架
  • 4篇流变特性
  • 4篇洛伐他汀
  • 4篇内皮
  • 4篇伐他汀
  • 4篇苯肼

机构

  • 42篇北京大学
  • 12篇承德医学院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扬州市职业大...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宜宾市翠屏区...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馆陶县人民医...

作者

  • 50篇姚伟娟
  • 26篇谢利德
  • 24篇文宗曜
  • 15篇喀蔚波
  • 15篇孙大公
  • 5篇曾柱
  • 4篇陈凯
  • 4篇陈凯
  • 4篇董国祥
  • 4篇严宗毅
  • 4篇赵军
  • 4篇顾黎
  • 3篇李葵花
  • 3篇刘东海
  • 3篇李选
  • 3篇王新娟
  • 3篇王喜福
  • 2篇严慧深
  • 2篇翟国钧
  • 2篇郑建军

传媒

  • 6篇生理科学进展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4篇北京生物医学...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15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Co辐射造成活体红细胞变形与取向的异常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 6 0 Co大剂量全身均匀急性辐射的方法造成一种辐射贫血的动物模型 ,然后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观测 6 0 Co辐射对活体红细胞变形和取向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一种在低粘切变流场中能将红细胞变形指数 DI分解为取向指数 (DI) or和小变形指数 (DI) d 的新型激光衍射法 [1 ]、研究了 6 0 Co大剂量辐射后活体红细胞压积、变形与取向、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规律 ,并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的相应参数作比较 ,发现在 6 0 Co大剂量辐射后 ,开始这些参数变得明显异常 ,约 40天后逐渐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表明 6 0 Co大剂量急性辐射对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是长期的、严重的。这为研究辐射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及正确地挑选辐射贫血模型提供了理论与实验的基础。
谢利德姚伟娟陈凯杜红梅张秋实孙大公文宗曜
关键词:红细胞流变特性血沉钴60
K562细胞转p16基因前后流变学特性的改变被引量:5
2001年
将 p16抑癌基因转入 p16阴性的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 ,采用微吸管技术并配合某些生物物理技术 ,研究K562细胞在转基因前后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 ,p16基因的引入使K562细胞表面电荷密度增加 ,抗渗透破碎能力变差。用标准固体粘弹性模型拟合微吸管实验结果后 ,发现表征细胞最大变形能力的弹性系数K1 增加 ,而另一弹性系数K2 粘性系数 μ 无明显改变 ,说明p16使K562细胞刚性增大。这些结论将加深对 p16基因抑制肿瘤转移和基因治疗理论和实验的认识。
姚伟娟梁玉陈凯谢利德孙大公王新娟文宗曜
关键词:K562细胞P16基因转基因抑癌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β1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重组人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s)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 actin,F-actin)及其部分骨架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生物学行为和提高基于DCs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效率提供线索。方法: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mDCs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实验分别研究细胞骨架F-actin的结构和部分细胞骨架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后的mDCs的F-actin出现了明显重排,F-actin的表达量在3 ng/ml组下调(P=0.000),在5 ng/ml组上调(P=0.000)。(2)mDCs表面丝状突起长度和数量的变化,长度在3 ng/ml和5 ng/ml组较对照组细、短(P=0.001,0.000);数量在1、3 ng/ml和5 ng/ml组较对照组少而稀疏(P=0.000);在7 ng/ml组mDCs表面丝状突起长度和数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4);通过回归分析细胞丝状突起长度和数量与F-actin表达量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828和0.746,P=0.000)。(3)细胞骨架蛋白结合蛋白的表达,fascin1在所有实验组中均出现了下调(P=0.001、0.000);p-cofilin1与总cofilin1的表达水平比在1 ng/ml和3 ng/ml组均下调(P=0.000);profilin的表达在1、3 ng/ml和5 ng/ml组均上调(P=0.001、0.001、0.013)。结论:TGF-β1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影响mDCs的细胞骨架F-actin结构及其部分结合蛋白的表达,提示在临床上施行基于DCs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时,需以适当的方式阻断TGF-β1的信号转导通路,这对进一步深入理解DCs的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郑勤妮许筱莉姚伟娟田克诚曾柱
关键词:成熟树突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骨架
ApoE和Tmod1基因双敲小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的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和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Tmod1)基因双敲小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的改变。方法将心脏过表达而全身其他部位敲除Tmod1的小鼠(TOT/Tmod1-/-)与ApoE-/-小鼠杂交获得ApoE和Tmod1的双敲小鼠(ApoE-/-/TOT/Tmod1-/-),并进行基因型鉴定。从ApoE-/-和双敲小鼠取血检测血细胞计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结果同ApoE-/-小鼠相比,双敲小鼠血细胞计数部分指标有显著性改变;红细胞的最大变形指数和变形曲线积分面积明显降低;渗透脆性显著变差;血脂中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升高。结论 Tmod1的敲除能够引起小鼠红细胞流变性和血脂水平的改变。
丁方许丁文刘鲜梅崔雨萌李葵花谢利德姚伟娟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
在体网织红细胞微观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向兔耳缘静脉注射0.1ml苯肼,使兔子产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注射后1~3天内,其体内新生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约3天后新生网织红细胞占全血红细胞的百分比最大可达到35%左右,得到大量在体同步生长的网织红细胞。在网织红细胞被...
文宗曜谢利德孙大公姚伟娟喀蔚波
关键词:苯肼网织红细胞
文献传递
Rho/ROCK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从中膜向内膜的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狭窄以及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关键步骤。Rho相关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ROCK)作为RhoA下游的重要效应分子,通过调控微丝骨架组装和局部连接而在VSMC迁移和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醛固酮、一磷酸鞘氨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等生物活性物质经相应受体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调控VSMC迁移。研究Rho/ROCK在VSMC迁移中的作用对理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陈忠岩姚伟娟
关键词:RHOROCK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动脉粥样硬化
FTIR对TFAR19基因促红白血病MEL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 FTIR方法 ,研究了 TFAR19基因转染前后 ,小鼠红白血病 MEL 细胞内重要组分的变化。经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 ,获得了稳定携带 TFAR19基因的 MEL- TF19细胞 ,RT- PCR检测表明 ,该基因在 m RNA水平有表达 ;撤除血清诱导凋亡 ,在此过程中进行了 FTIR检测 ,结果显示 :转染 TFAR19基因后 ,细胞内蛋白质相对核酸的含量增高 ,细胞转录活性增强 ,细胞内磷脂的相对含量降低。所有这些变化都反映了 TFAR19基因的促凋亡作用 。
顾黎谢利德姚伟娟喀蔚波孙大公文宗曜
关键词:小鼠细胞凋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静脉人工血管桥内膜增生的形态学特征及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静脉人工血管桥内膜增生特点及洛伐他汀可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犬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颈静脉人工血管搭桥模型,以洛伐他汀作为实验干预药物,4周后取出人工血管标本,观察人工血管通畅情况,观察吻合口内膜增生形态、厚度以及新生小血管情况等,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3条人工血管完全闭塞,全部吻合口均可见明显内膜增生,实验组近端、远端内膜增生厚度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5,0.040),增生内膜表面可见内皮细胞覆盖,增生内膜中可见新生小血管形成,实验组近、远端内膜中新生小血管的数量均多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1,0.031)。结论:4周时,吻合口内膜增生明显,同时伴有新生小血管形成,洛伐他汀可以减少内膜增生的厚度,并能够促进新生小血管的形成。
翟国君姚伟娟贾子昌韩金涛赵军李选董国祥
关键词:人工血管血管内膜增生洛伐他汀
血细胞流变特性研究
文宗曜姚伟娟曾柱喀蔚波孙大公谢利德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心,采用多学科交叉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从2000年以来,已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血细胞发育、生长、血癌细胞基因治疗等微观血液流变学研究方面获得了创新性进展。首次发现了原红、早、晚幼红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疾病治疗
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增殖调节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差异性。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洛伐他汀的培养基f0、0.001、O.01、0,1、1、10μmol/L),分别于96孔板中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培养,在培养24、72、120h后以MTT法对两种细胞进行细胞活性及增殖情况评估。结果培养24h,0.1μmol/L的洛伐他汀对HUVECs存在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培养72h,1斗mol/L的洛伐他汀对HUVECs存在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培养120h后,O.001、0.01、0.1、1μmol/L的洛伐他汀与对照组相比HUVECs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10μmol/L的洛伐他汀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培养24h和120h,各浓度组洛伐他汀对VSMCs的增殖无显著调节作用;培养72h,0.001、0.01、1、10μmol/L的洛伐他汀对VSMCs的增殖存在部分抑制作用,未发现剂量相关规律性。结论洛伐他汀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存在双向调节作用,与浓度相关。体外浓度0.1、1μmol/L时可以表现出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浓度达10μmol/L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相同浓度下,洛伐他汀无促进VSMCs增殖的作用,并且存在部分抑制VSMCs增殖的作用。
翟国钧董国祥李选赵军姚伟娟王喜福
关键词:洛伐他汀增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