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和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解郁祛斑汤合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王海鹰陈国勤周聪和
- 关键词:黄褐斑中西医结合疗法维生素C
- 祛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口服祛风止痒颗粒(由荆芥颗粒1包、防风颗粒1包、僵蚕颗粒1包、金银花颗粒1包、蝉蜕颗粒1包、黄芩颗粒1包、牛蒡子颗...
- 周聪和陈国勤周兰
- 从古方中探讨男科用药规律被引量:1
- 1991年
- 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保存了丰富的中医男科临证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男科学术成就,试就对《千金要方》、《辨证录》、《景岳全书》、《傅青主男科》、《圣济总录》等30余种古籍中所载男科方256首,作一粗浅的统计分析,以探析男科方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男科临床提供借鉴。一有关方药的统计在30余部古籍中,记载了内服男科方256首,笔者运用统计方法,对其作过初步统计,用药总数按每首方剂使用药物不同品种累计计算,用药濒率见统计表。用药次数最多的是肉苁蓉,为114次,占44.6%,平均2.2方中即用药1次;依次为菟丝子。用药101次,占39.3%,即平均2.5方中用药1次;熟地用药94次,占37.5%,即平均2.7方中用药1次;远志88次,占35.7%,平均2.8方即用药1次。在256首方剂中。使用85次以上者4味药,80次以上者11味,70次以上者21味,70次以下者,未予统计。
- 周聪和
- 关键词:男科临床用药古方
- 陈实功疮疡诊治经验浅析被引量:3
- 1995年
- 对《外科正宗》中陈实劝疮疡诊治经验进行浅析,认为其可归纳为“病分真似,理究阴阳”、“局部整体,两相兼顾”、“轻重缓急,脾胃为本”及“治要活法,贵在审详”四个方面。
- 计络周聪和
- 关键词:医案医话疮疡中医药疗法陈实功中医诊法
- 金黄散外用抗感染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1989年
- 金黄散出于吴谦《医宗金鉴》,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天花粉、甘草组成。临床外用治疗急性体表化脓性感染,具有较好疗效。为探讨其外用抗感染机理,我们作了一定的实验研究。
- 周聪和谭新华李彪
- 关键词:金黄散抗感染药理实验
- 香蓉散治疗体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 1994年
- 将健康大白鼠随机分组,分别进行香蓉散的药理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香蓉散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作用;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炎性渗出;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作用。经50例体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病例观察,有效率达96%。
- 袁银山谭新华李彪周聪和
- 关键词:体表药理学
- 女性痤疮患者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关系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女性痤疮患者中医证型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比较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等中医证型共90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PRL、FSH、LH、T、E2、P水平,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分析各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女性痤疮患者各证型组血清T、FSH、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3组血清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2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经风热组、湿热蕴结组F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痰湿凝结组FSH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H、P、PRL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尤期是T、FSH、E2代谢失衡在女性痤疮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不同中医证型与T、FSH、E2失衡密切相关,不同证型女性痤疮患者其性激素失衡有其各自的特点。
- 王海鹰周聪和陈国勤
- 关键词:女性痤疮性激素辨证分型
- 补肾疏肝清热活血方治疗寻常痤疮215例被引量:4
- 2006年
- 王海鹰周聪和陈国勤
- 关键词:寻常痤疮补肾疏肝清热活血方疏肝活血方黑头粉刺皮肤疾患
- 凉血祛风颗粒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凉血祛风颗粒(生地、槐花、丹皮、玄参、黄芩、防风、徐长卿、甘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服用凉血祛风颗粒,对照组服用地氯雷他定片,治...
- 周聪和陈国勤
- 文献传递
- 男性不育症的辨证论治
- 1989年
- 男性不育症,即因男子性功能障碍(阳萎、早泄、射精不能)和精液异常(精液量少、精虫数目少、精虫畸型、精液不液化等)所致。祖国医学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确切疗效,简述如下: 发病机理男性不育症,究其成因不外乎是七情内伤,六淫侵袭、饮食不节、房事过频、劳倦伤精、脏腑虚弱及药物所伤。正如:《石室秘录·子嗣论》所云:“男子不生子,有六病……一精冷也,一气衰,一痰多,一相火盛,一精少,一气郁也”。
- 周聪和
- 关键词:不育症辨证论治